这周一,我吐槽了下我的外国婆婆。
(戳文章:忍我的外国婆婆好久了,还是吵了一架)
说是吐槽,其实是反思婆媳关系。
结果,引起共鸣的同时,也招来了质疑:
看到留言后的我,做了以下三个动作:
截图,
删除,
拉黑。
拉黑倒不是因为这个人说的话一点道理都没有。
也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摔门发脾气是理所应当。
而是这里面的审判爹味太重,让人无福消受。
拉黑这种事儿,我以前是没有勇气干的。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曾经有一度,看到这样的留言,我心里虽然不舒服,但也会质问自己:
你是不是听不进去反面意见?
不是说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吗?
怎么人家不过就是质疑你,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但你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拉黑别人?
来自外界和内部双重审判,让我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但后来,我发现,很多有道理的“忠言”,之所以逆耳,是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审判和贬低你,而非和你探讨事情的另一种可能性。
所以,这样的“忠言”,它就算说的都是“真理”,如今的我也会选择屏蔽。
人到中年,我学会了听话,不仅听说话人的内容,也听他说话的动机。
往往,让我觉得逆耳的忠言,出问题的不是话语的内容,而是说话人的立场和动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的文章里时常会有错别字(这篇很可能也有)。
看到错别字的读者常常分两种:
一种是“就错别字论错别字”,告诉我哪里错了,让我改一改。
另一种则是劈头盖脸地指责:
检查错字是对读者最基本的尊重,你发文章之前不检查一下吗?
这么多错字非常影响我的阅读体验,你不知道吗?
有一次遇到一个特别夸张的,号称我通篇文章是错字,让她看着看着产生了生理性不适。
我特地检查了一番,没看出几个错字。只好诚恳地请她指正。
她说,
“随地大小爹”是什么鬼?
“秃如起来”的秃是怎么回事?
“课题分离”难道不该是“客体分离吗”?
我一一解释。
但她不能接受,随后取关。
于是,我渐渐明白:
那些就事论人一开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判你的人,他们看起来的沟通和表达,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探讨的空间。
对于他们给出的“忠言”,我得学着屏蔽,远离那些消耗自己能量的人。
事实上,那天的文章留言里,我置顶了一条:
观点本身,也是对我的一些表达和做法提出了质疑。
但这样的留言,不仅不会让我觉得被审判或冒犯,还会让我感到受用,且心存感激。
因为作为一个公众表达者来说,我虽然知道凡事都有双面性。
而在单次表达中,表达者往往只能突出其中一个面向。
很难面面俱到(也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而这样的表达,会引起一些人的共鸣,治愈他们的同时,也会冒犯到另一些人。
而对于一个话题完整的探讨,则需要评论和留言来补足。
我感谢这位读者用自己的视角,提出了我表达当中有可能给她人带来的歧义和误导。
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而做到这些的同时,她没有道德审判,只有实事求是的探讨。
这样的忠言,它不仅不逆耳,反而很受用,在如今的“你的说法不合我意就开喷”的公共讨论环境中,弥足珍贵。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愿大家都有屏蔽逆耳忠言的勇气。
也愿更多人愿意带着敞开且批判的心态,与他人沟通。
至于,我们究竟该追求“情绪自由”还是“情绪稳定”,下次再和大家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聊一下我的想法。
想听的可以按"赞"让我知道哟。
团购进行中:小小的身材,大大的能量【根元冰箱除味器】。
作为全球冰箱除味器的开创者,根元利用臭氧技术+负离子技术,双效作用,达到杀菌、除味、保鲜三效合一。
高效杀灭食源性致病细菌,呵护全家人的入口健康。
👇点击图片链接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