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开会的第二天,吃完晚饭回到住处,点开邮件一看。
收到一封以色列学者的信,让我给以前一个同事写推荐信。
怎么表达我收到这封邮件激动的心情呢?
先给大家说说我这个前同事的故事吧。
Lya是我好多年前和前老板一起招进我们研究组的。
当时学校有一个新项目,需要招人。
招聘广告一放出去,投简历的有100多个人。
认真、踏实、聪明、又不张扬的Lya,从一众候选人里脱颖而出,成了我的同事。
前年年初,她在我们学校拿到了永久合同。
在学术界,拿到永久合同这种铁饭碗极不容易。
是很多人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好事。
结果前年年末,Lya却辞职了。
因为爱情。
Lya和她男友是一次徒步旅行认识的。
男友是以色列人,她是法国人。
她找到工作,来荷兰做博后,男友为了跨越异国的障碍,来荷兰陪他。
但他学历不高,刚退伍不久,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机场给以色列航空当保安。
他们感情特别好。
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是我们组的几个组员一起参加马拉松接力跑。
曾经爱跑步的我
两个人跑10公里,三个人跑5公里,最后一个人跑剩下7.2公里。
Lya带男朋友一起参加了这次接力。
男友跑完第一个5公里之后,隔一个人就轮到她了。
Lya好久没跑这么远的距离,有点紧张。
男友想给她加油打气,决定干脆陪她一起跑。
这样,就可以一路加油,一路打气。
男友去问主办方能不能陪跑。
荷兰人办比赛这些年,就没听过有人跑步还需要陪跑。
但也是因为爱情,就允许了。
他俩一起跑出运动场的时候,全场一起鼓掌,吃下了这一口上好的狗粮。
爱情,让两个学历和背景迥异的跨越种族和国别,奋不顾身地在异国他乡生活在了一起。
但现实生活,远不是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在一起”。
爱情照进现实,生活让他们又悲又喜。
在机场干了一阵子,Lya的男友很难再忍受保安这份工作的无聊和繁重。
辞职之后“赋闲”在家的他,想再念点书,好在毕业后找好点的工作。
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找工作碰了一鼻子灰的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荷兰不适合自己,想离开。
Lya犹豫再三,答应了。
但离开,就意味着她好不容易拿到的铁饭碗,砸了。
Lya和我提出辞职的那一天,我有点惊讶,也深感惋惜。
她是一个特别有潜力的学者,如果留在我们学校继续干,就算不是平步青云,但扎扎实实地做,金子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
但我也理解她为了“家庭”而作出的选择。
一开始,她们去了法国。
就业形势因疫情和各种原因日益不景气的法国,找工作很难。
所以,有一阵,她降低预期甚至抛弃了学术梦,只要是工作都会申请。
即便如此,她的求职路仍十分不顺。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她怀孕了。
她的儿子去年5月出生,比我家妹妹大两个月。
去年年末我们再次联系,他们已经搬回了以色列。
那会儿巴以冲突已经白热化,她男友被征兵入伍,一切都太突然了。
但她却说:
即便如此,到了以色列之后,有了男友家人的帮忙,他们的处境反而好一些。
我不止一次在心里想:
如果她和男友性别对换。
她工作稳定且体面,男友在家相夫教子,她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吗?
很多时候,女人面对人生艰难选择需要作出的牺牲和舍弃,不是因为爱情,只是因为她是个女人而已。
住在婆婆家,婆婆帮着带孩子,给Lya也减轻了不少压力。
但她说,最近从婆婆家搬了出来,有了自己的小家,她仍感到开心。
毕竟,在异国他乡寄人篱下,那个人还是自己婆婆,总有免不了摩擦。
在以色列,除了男友一家,Lya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
在这个陌生的过度,她需要学一门新的语言,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
我一度担心,她一个高知女性,该不会从此被困在他乡的家中,只能相夫教子吧。
她离职之前,我和她有一个合作项目,做了两年多。
她从去年休产假之后就没怎么参与了。
最近一次联系,她对我说,
对于这个项目来说,她的付出太少了,不配再留在项目上,应该退出。
我和她说,
这个项目初期你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时间和智慧。
项目有今天的样子,你功不可没。
后面你有一段时间没法参与,是因为发生了许多事情,它们只是发生了而已,不是你的错。
只要你愿意,我就会说服其它的合作者,不会让你退出。
等之后你的情形好一些,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参与项目的时候,随时欢迎你回来。
看了我的回复,她给我发了长长的消息。
说起了这几年的难处和心酸,言语中多是隐忍,但即便是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感动。
应该很久没有人和她说过:Things just happen, they are out of your control. It is really not your fault.
我懂,她正在经历着的煎熬、自责、委屈甚至绝望。
我也知道这个时候她多需要有一个人能看见她的隐忍自责和委屈。
我很庆幸,如今的我是一个说话有分量有“权势”的女教授。
我能“按我的心意”,去帮助我想要帮助的人,那些曾经在“权力的游戏”里,多次被牺牲的人。
一个同事因为休产假,被co-author逼着退出她曾经花费很多心血参与的项目,原因是她休产假的时候耽误了项目进度。
另一个同事因为生育事业多年止步不前,她的上司不仅不想办法帮她还说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了孩子之后心思就不在工作上了,自己不努力能怪谁呢?
这样的偏见和责难,往往来自于不需要亲自参与育儿的那一方。
他们往往有全职太太,帮他们承受着运转家庭的压力。
对于“生育”的艰辛,平衡事业和家庭让人绝望的无解,很难感同身受。
过去的一年里,我时常想起Lya。
偶尔发消息寒暄,听说她的近况,都会让我辗转。
但除了惋惜,我能做的并不多。
她的选择,毕竟是她的选择,只能由她自己去负责。
她的人生,毕竟是她的人生,也只能她自己过。
所以那天收到文初那封邮件的时候,我开心得跳了起来。
虽说开了一整天的会,累得半死,还得准备第二天一早的PPT。
但我还是赶紧写了推荐信发回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收到Lya的信息,说她收到了offer。
好开心好开心好开心。
是言语无法表达的开心。
那一刻,我应该是深切感受到了Girls help girls振奋人心的魔力。
只有当权者里有足够多类型的人,能代表足够多样的经历,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便是倡导diversity的意义。
身而为女,不是我们的错。
需要面对世间许多不公,也不是我们的错。
刚升正教授的时候,有人会说,我自己也会暗自揣度:
我的升职,多少还是吃了些“性别红利”。
但如今的我,已经坦然接受自己的“权势”。
因为我意识到,这世界恐怕只有女人会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吃了性别红利。
我从没听哪个男的取得了成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靠“性别”取胜。
虽说他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只是因为自己的性别,就处处被优待,一生吃的都是隐形的性别红利。
所以,我都想好了,哪怕真有性别红利,那我也要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吃下去。
不仅自己吃,也要替所有我能帮到的姐妹们吃。
团购进行中:让我重新定义护肤品,让我旧貌换新颜的神奇南非小众芳疗护肤品牌【维多利亚花园】。
英国王室配方+芳香疗法的医学基础+传世配方强强联合。
愿可爱的你,跟我一样,感受岁月痕迹的淡去,皮肤焕然的欣喜。
👇点击图片链接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