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荷兰的第三天,也是我全职带娃的第三天。
遥想起这周初在澳大利亚雨林里徒步的我,居然已经恍若隔世。
一进雨林,我们玩的第一个项目是看着好玩玩起来更好玩的:高空滑索zipline。
那天的行程安排是:我和朋友的老公带着老大和老二冒险。
她带着老三在林子里转悠。
高空滑索光是离地30米这一点就有点“吓人”。
雪上加霜的是,若是姿势不对,滑行速度就会太快或太慢。
太快了,冲撞力太强,抵达的时候撞着会痛。
若是太慢了,加速度不够,又会到不了下一个平台,挂在半空中进退两难。
虽说,每次出发之前,站在出发台上,导游都会认真地给我们讲解注意事项和动作要点。
但说心里话,一开始,我多少有点紧张的。
站在出发台上,双腿和小心脏都有些颤抖。
但没想到,旅程结束之后,我又兴奋又开怀。
妥妥地被澳大利亚导游的搞笑和松弛圈粉了。
(图片来自景点官网。)
图片里的帅小伙,就是我们的导游本人。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玩儿。
虽说听了很多动作要领讲解和安全须知,但总难免纸上谈兵。
登上出发台,两脚一蹬let it go, 不到抵达台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太慢还是太快,上岸和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
有一次,一个团友抵达速度太快,没抓住平台边供人往上爬的绳子,又把自己弹了回去。
眼见着“意外”发生,我本能地喊了声“Oh no"。
结果,身旁的导游小哥处变不惊,笑着对弹回去的哥们说:ha ha, bye bye.
话音刚落,只见他娴熟地用器械把绳索放到小哥面前,例行公事般地把小哥拉上了“岸”。
看他这一顿操作猛如虎,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原来就算出“意外”了也没事,人家导游准备得充分着呢。
轮到朋友老公滑之前,他坑爹的二儿子许愿说:
希望我爸滑不过来,出个洋相,哈哈哈哈!
导游说:
虽说我特别能理解你这个心愿,但你爸应该能滑过来。
因为一般胖一点重一些的人,都能滑过来。
也不知道是上天还是朋友老公听到了来自亲儿子的诅咒夙愿,
我和她家二儿子
空有“体重优势”的孩儿他爹居然因为姿势太过放松,速度过慢,还没到滑索尽头,就停住了。
导游又娴熟地捞他上岸,岸上的团友们笑作一团。
朋友老公有些狼狈,狐疑地问:
are you laughing at me?你们是在嘲笑我吗?
导游立刻接了句:
no we are laughing with you。不不不,我们就和你一起高兴高兴。
一个词的改动而已,化尴尬为玉帛。
旅程快结束的时候,导游和朋友一家已经混熟。
动不动和他老公开玩笑,假装要把他推下去。
这一路嬉戏打闹,一开始的紧张,变成了后面的松弛和享受。
还真得感谢这专业技能过硬、出梗能力极强的澳大利亚帅哥导游。
这松弛这幽默,真的很难让人把他和出发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讲解安全须知的讲解员联系在一起。
出发前,同行的10个人被拖去一个“小黑屋”,接受安全培训。
安全讲解的时候,朋友的老公一直刷手机。
讲解员提醒了他一次。
过了一会儿,他又按耐不住手指,刷了起来。
讲解员看见了,非常严肃地对他说:
我要是再看你刷一次手机就请你出去,不能上滑索了。
否则,你很可能会被救护车拉走。
讲真,讲解员当时那个气场,震到我了。
这些年在国外,我很少遇到这么“凶巴巴”的歪果仁。
不一会儿,他又突然停掉演讲视频,给我们出了个随堂考题。
当时我特别吃惊,想说,出来玩一玩而已,何必搞得像上学一样如此认真。
回头想想,我有点懂了。
这不就是育儿最高境界“边界内的自由”嘛。
导游陪我们玩高危游戏,一路松弛又搞笑,甚至还爱拿“安危”开玩笑的前提:
就是在出发前,讲解员确保每个人熟知了这一路上的安全须知和要点。
确保了安全,才能有安全限度之内的松弛和自由。
高,实在是高啊。
朋友老公被讲解员点名批评的时候,我心想:
反正不是我老公,和我没关系,看个热闹吧。
后来,一边滑一边和我旁边一个独自开车环澳旅游白发苍苍的大妈聊起来。
她问我:你们一家人带孩子出来玩啊?
我赶忙解释:不不不,他们仨一家的,我就是他们妈妈的朋友。
大妈说:
哦,原来是这样。你要是不说,我一看你们四个人的队形,就会assume……你懂的。
出了林子,我又品了一下大妈的话,我悟了。
敢情刚才朋友家老公被讲解员喝止上课开小差,丢的这个脸,还是算我头上了。。。
拖了好久才安排上的南非小众宝藏芳疗护肤品牌维多利亚花园,终于返团了。
这次暌违7年再次重逢,我送给朋友的礼物也是维多利亚花园的护肤品。
第6次返团,好评太多,随便摘录一些给大家看看。
错过团文的可以戳这里:
对产品了如指掌的老顾客,可以直接戳下图下单。
这次还有前所未有的社群晒单抽免单的活动,扫下方码加小助理获知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