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秦国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国力蒸蒸日上,一改战国以来秦国的被动挨打局面,收复了魏国霸占的河西之地。之后秦惠文王、秦武王父子在位三十余年间,攻灭了巴蜀两国,臣服义渠国,打残了韩国。等到秦昭襄王上位后,秦国的势力进一步扩大,秦国和齐国一起对魏楚等国主导的合纵联盟,形成了强大的地缘压力!
秦昭襄王,名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他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母后是楚国人宣太后(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在位56年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国与列国先后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
秦昭王前期由宣太后和穰侯等四贵把持朝政,作为楚系外戚的四贵延续了春秋时期的策略,秦楚联合对抗晋国的模式,变成了秦楚两国与韩魏的竞争。在楚国的配合下,秦国暴打韩魏联军,公元前294年伊阙之战,秦将白起歼灭韩魏联军24万,魏国西部国土几乎尽丧,韩国开始向秦国臣服。公元前288年10月,齐秦并称东西帝,相约攻赵,试图彻底打垮韩赵魏合纵联盟,谋划因齐国二日后去帝号而于当年末宣告结束!
齐国在公元前287年组织四国攻秦做佯攻,单独派军于公元前286年年攻灭宋国,秦昭王策反攻秦诸国组成五国联军攻齐。公元前284年攻破齐国临淄,齐缗王出逃被杀,齐国大片国土被列国占领,此后一蹶不振,齐秦两国近50年东西并立,夹击三晋的时刻宣告结束。秦国随后与楚国翻脸,公元前278年,白起在鄢郢之战中歼灭20万楚军,楚国退出了合纵长行列,赵国继而成为秦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公元前274年,韩国救援魏国失败倒向秦国,魏国不满韩国倒向秦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在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中,消灭魏赵联军15万,魏国再次受到严重削弱,魏国步韩国后尘也逐渐沦为秦国的附庸。公元前260年,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国投入上百万人在长平爆发决战,秦军赢得惨胜,歼灭赵军45万,己方阵亡也高达30万。战后秦国进逼赵国国都邯郸,被魏楚赵三国联军击败,秦国所占大批领土被三晋收回,双方陷入战略僵持状态!
公元前256年,秦国攻伐韩赵两国逼近周王畿,楚国借着周天子名义组织合纵讨伐秦国,周赧王亦派西周公组织军队参与攻秦。秦国兵进周王畿洛邑,西周公献地投降,周赧王在悲愤中于同年驾崩,绵延800年的周王朝宣告灭亡。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享年75岁的秦昭王去世,秦国的征程告一段落了。
秦昭王极大的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地位,是秦国从争霸到独尊转变的一位君主,为后来秦始皇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终秦昭王一世,五十余年终难以兼并列国,这一方面是列国实力尚在,另一方面和当时的政治组织形式有关,虽然职业官僚早已兴起,但外戚与宗室对国策的影响依然很大。各国错综复杂的联姻,削弱了列国的政治执行力,这对秦国来说也同样如此,四贵长达四十年的专权就是最好的例子。
秦昭王对内要压制四贵,对外则要应对战国四大公子,秦国是在击败这内外领主之后才最终一统天下。赵武灵王身败名裂、活活饿死就是一个反例,秦昭王本身类似法国的太阳王一样,通过对外战争,极大的加强了君主的权威,但还没到扫清寰宇的时候。此时需要一位像晋献公那样“六亲不认”的君主才能破局,剪断宗室和外戚的双重桎梏,才能灭列国平天下。独特的人生经历,让秦昭王的重孙政,成为这最后的终结者!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