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场主角演变路径!

文摘   历史   2024-06-24 17:17   上海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古代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上万年的岁月中,人群的合作与斗争贯穿了始终,权力主角先后经历了女人和男人,本部和外部、文臣和武将三个阶段。彼此在斗争与合作中逐渐融为共同体,内外部的共同分化组合下,推动着组织内部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这三个阶段的人群斗争与合作的时候的信息,被中国历代先民以各种形式传递下来了,这其中男人和女人的斗争不光缺少文字记载、连传说都很少,本部和外部的合作与斗争以传说为主、信史为辅,文臣和武将合作斗争记载最为详细。

人的概念在燧人氏出现前后才产生,这里首先有一个人兽分离的过程、远古时期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负责采集,二者分工合作的同时,还伴随着父系族群和母系族群的竞争。男人和女人的这场竞争在伏羲时代开始逐步落幕,原因就在于伏羲发明了嫁娶制度,两个氏族内的男女开始脱离各自氏族和酋长的控制,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家庭,原来的氏族逐渐结合为更大的部落体。由通婚的同源氏族形成的部落在内部聚合的同时,也开始排斥其他的部落,传说中的第一次权力之争也在这一阶段,这就是共工和女娲争夺大位的传说。接下来本部和外部的冲突就开始加剧,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在部落联盟这一阶段开始密集起来,本部和外部后面演化为宗王和外戚两股势力,本部和外部的斗争一直到秦始皇消灭全部领主、并吞天下后才告一段落

在本部和外部的斗争处于历史次要地位时,二者合并后的,内部的文臣和武将在权力上的重要性自然与日俱增,成为权力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文臣群体脱胎于治理本部时的人手,武将群体则脱胎于外部竞争时的应对人群,二者的共同身份臣属概念则出现的早得多,燧人氏身边就已经有明由(谯明氏后裔)等四佐了,但这个时候还谈不上有什么政治斗争,直到伏羲女娲给世人定规矩后,从上到下硬性的政治统治才开始彻底成型。不管是燧皇的四佐之一明由,还是羲皇的下相柏芝,他们还都属于文臣的范畴,武将是随着部落之间的战争而发展来的。在父系社会之下,男人和女人在本部和外部的对应下,也出现了宗王和外戚这两个群体,黄帝之后的时代,宗王和外戚往往还兼任文臣和武将的身份。

夏朝的建立,主要是夏后氏宗室和外戚涂山氏在出力,涂山大会就是在大禹妻子女娇的老家。夏启上位后,击败了同出自姒姓的远亲有扈氏,之后夏后氏宗室反目,夏启儿子们争斗不休、太康弟仲康勾结有穷氏首领后羿夺位。后羿灭仲康后,仲康子相出逃,后被寒浞杀死、相大将逃入葛国,相之子少康在岳父有虞氏的支持下起兵征讨寒浇时,这位将军和其子说服葛伯助少康,夏朝在诸侯、外戚和武将的联手支持下绝而复立。

之后的商周两朝建立,主要也是依靠宗室和外戚,区别在于商朝的伊尹即是文臣又是外戚(陪嫁奴隶),周朝的姜子牙文武双全又是外戚(姬发王后是姜子牙女儿邑姜)。商周两朝建立时主要依靠的是宗室,灭亡时是外戚争斗的结果。商纣王时期,兄弟和王叔都已边缘化,苏国和东伯侯这两方外戚争斗,葬送了商朝;周幽王时期,郑桓公和虢石父虽然还有一定权力,但最后权斗失控依然是褒国和申国两个外戚。此时公侯都有领地,内控中央、外掌封国、宗室就是部落时代的本部势力、外戚就是部落时代的外部势力,宗王和外戚虽然也兼职文臣武将,但此时权力斗争的核心依然是王室的宗室和外戚,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领主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后,文臣武将才开始取代宗王和外戚,成为权力修罗场上的主力。

西汉建立时,汉高祖主要依靠的是外姓王、宗室、外戚、武将等群体,之后刘邦就开始铲除异姓诸侯王、吕后和文景二帝打压同姓诸侯王,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势力一蹶不振。汉武帝即位后通过推恩令终于压倒了宗王势力,开始以外戚、武将和文臣作为掌控天下的助手,最后西汉忘在了有外戚身份的文臣王莽手中。东汉光武帝开国后,不再依仗宗王控制天下,以外戚和军功武将执掌江山,儒家文官作为权力的补充。通过母系外戚和妻系外戚的交替上台,维持权力游戏的流动性,外戚集团的走马灯式的上台下台,引起了皇帝的不安,代表皇帝的宦官开始进入权力参赛。随着外戚的衰败,宦官、文臣、武将的斗争成为东汉后期的政治剧本,世家大族这些文臣消灭了帝系的宦官势力后、镇压百年羌乱中崛起的凉州草根武将武装夺权,关西的文臣也开始效仿武将,开启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


两晋和南北朝的诸多政权,将上面讲过的政治权斗剧本走了一遍后,到隋唐两代发展出了新版本。科举制后文臣的分量开始迅速增强,不同于东汉时期的世家大族身份的文官依附于外戚成长,和代表皇帝的宦官以及武将集团不断斗争,唐中期之后的文官集团内斗已将开始,牛李党争是之后朝廷文官千年党争的源头。唐中期以后,武将的权力也急速膨胀,全国的节度使都开始向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看齐、原来依附于皇帝的宦官竟然到了随意废立皇帝的地步,宦官集团反咬皇帝并不奇怪,原来的宗王、外戚、武将、文臣,一开始又何尝不是皇帝的助手呢?发展到宦官反叛这步,皇帝在当时再也没有能够依靠的群体了(当时的社会条件还不足以迈入“民国”,普通老百姓并不能成为皇帝执掌天下的助手),总之一切都乱套了。

黄巢之乱后,汉朝以来活跃的的世家大族一蹶不振,宋太祖上台后开始强力限制武将权力,随后朝堂之上宗王、外戚、武将等势力开始凋零,文臣开始成为权力场上的绝对主角。宋朝和明朝由于是新朝初立、初期依然会有宗王权力极大的现象出现,也无法掩盖文官集团的光芒(宋朝和明朝的外戚是配角)。元朝和清朝(包括其他胡人政权)由于是部落进化而来,基本上会重新走华夏族和汉族政权的旧路,只是顺序会有所不同,所谓的汉人太过柔弱,只是因为宋明两朝延续之前的朝代,已经走过了宗王、外戚、武将这三条路,最后朝堂上只剩文官集团和代表皇帝的宦官而已(唐宋明三朝都出现了宦官带兵)。

无论斗争还是合作、我们都要尽量把自己这一方人数搞得多多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春秋时晋国“解放野人”,战国时秦国“解放奴隶”都是上策、近代欧洲上层利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夺权,都是同样的道理。这些政治人物的宏大事迹我们普通人只能观摩、但是现实中公司内部的纷争大部分人都会接触到的,老板身边的“宗室、外戚、武将、文臣、宦官”之间的恩怨,大部分现代人都有所耳闻,不管是政治组织还是经济组织都是同样的道理,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走好只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原创不易,朋友们别忘了点赞+在看+分享哦!


往期推荐

世间唯一的万世之国-巢国

秦朝推动姓氏合一,贵族时代盛大落幕!

宋元明清四朝,汉族内部的冲突与胡汉两族的融合?

欧洲雅利安人的五大族群!

从秦汉到隋唐,古代中国雄心壮志日益衰减的原因是什么?

史上最惨烈的金朝覆灭之路

夏商周秦四朝,华夏族内部的冲突与夷夏两族融合

楼烦国的流亡之路

春秋战国五百年间,天下主导权的转移过程

伊洛汝颍
讲述人类文明中的权力斗争和族群离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