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洛阳从夏商周到隋唐五代,共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儒释道三教兴于洛阳,几千年来都是中华文明的中心。相较于拥有强汉盛唐的古都西安来说,洛阳为都城的时期不是中国最强大的时期,但是由于洛阳此地夏商周三朝定鼎,儒释道三教成型的原因,堪称中华文明的圣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北宋司马光的这首诗也肯定了洛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作为三朝定鼎、三教勃兴之地,洛阳也成为幼年期的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西安、北京、南京等古都也是无法望其项背的。那么洛阳何以拥有如此地位,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呢?这个其实和洛阳地区独特的地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自古以来黄河与济河东西并行,构成了中国北部的东西主轴,太行山伏牛山隔河济二渎相望、将北部中国分成了平原和山地两种地理形态。太行山-伏牛山与河济二渎十字交叉点其实并不是洛阳,而是洛阳东部的嵩山-荥泽一带,嵩山的中岳之名也得自于此,洛阳则位于嵩山-荥泽一线的偏西方向。由于部落联盟后期战争频率越来越高,将夏后氏首领-华夏部落首领-帝王三个职位合一的夏启,为了避各邦国部落的锋芒,才从阳城-钧台西行进入了洛阳。
洛阳所在地区被称为洛阳盆地,由崤山及其支脉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余脉万安山等围合而成。洛阳盆地包括洛宁凹陷、宜阳凹陷、洛阳凹陷3个次级构造单元,长约150公里,宽16公里至30公里,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其中,洛阳凹陷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可以被夏后氏完全占据,不必与其他部族分居,属于天然的帝王之宅,一直默默无闻的洛阳盆地,因此取代了各地上古氏族的发祥之地,成为中国文明成熟期的培育地。
如果单论历史悠久的话,洛阳绝不是文明的首发之地,先不论尧舜所居的晋西南地区,就连洛阳西边的卢氏县,都隐藏着一位上古大佬,这就是尊卢氏。尊卢氏是伏羲女娲氏族联盟中的一个执政氏族,距今有八千余年,相较于拥有四千年建成史的洛阳城,尊卢氏的历史渊源足足是洛阳的两倍,受制于不同文明阶段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要求,同期的洛阳盆地内并没有成为上古氏族活动中心。
洛阳成为天下政治中心是由于部落到邦国阶段过渡的结果,夏商周三代先后建立了斟鄩、西亳、洛邑等王都,进一步强化了洛阳的地位。作为尧舜指点江山的临汾-运城在后世重要性开始下降,而洛阳的影响却一直延续到隋唐,直到宋代之后才明显衰落,这兴起与衰落就不单单是作为政治中心造成的结果,文化中心在这里也提供了重要的加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核心,洛阳作为三教共同的圣地,地位等同于西方三教共尊的耶路撒冷。道教是由老子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总结而成,他当时在洛阳为官,掌管周王室典籍;儒家是由孔子结合周公思想形成的,他曾经问礼于周,入洛邑向老子请教;佛教是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洛阳白马寺是汉传佛教祖庭。东周兴起的道家和儒家与东汉兴起的佛教,又再一次强化了洛阳的地位。
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同扶持的结果,今天的北京城也是如此。北京与洛阳不同的是:洛阳恰好在华夏族形成之初和汉族形成之初作为首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也是同样的效用,北京做首都时期如果能完成汉族向中华民族过渡的,自然会完全取代洛阳的历史地位。睢阳、宛丘、房邑也是这样被后来的城邑所取代的。
民族融合的节点,一般也是新思想产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都城,往往会成为后世族群的集体记忆。在此阶段的都城,于本民族而言都会具有特殊意义,被尊为本民族的圣城,这不仅仅是洛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代表的原因,全世界大部分民族的圣城亦是如此诞生的!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