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2024 | 人工智能在ACS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   健康   2024-11-21 18:09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上方蓝字国际循环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AHA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编者按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AI)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心电图(ECG)作为常见的诊断工具,准确解读需要专业知识,而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在心电图诊断、预测和筛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次AHA 2024上,展示了AI技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机器学习用于预测ACS的全因死亡率


ACS仍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可靠的ACS患者死亡风险预测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现有的传统模型提供了一定的判别价值,并且未纳入ACS预后的当代预测因素。机器学习模型已成为一种替代方法,可提供改进的风险评估。本研究旨在比较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风险评分,以预测ACS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研究者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统计方法在ACS事件预测方面的对比研究,截止到2023年11月1日。主要结果是用C统计量测量的对比差异,机器学习模型和传统方法在评估全因死亡风险方面的置信区间为95%。

结果,共计纳入10项研究(239 627例患者)。所有机器学习模型在所有终点的总C统计量为0.89(95%CI:0.86~0.92),而传统方法为0.82(95%CI:0.79~0.85)。各个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方法的C统计量差异为0.07(P<0.05)。三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校准报告不一致。

与传统风险评分相比,机器学习模型对ACS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有更好的区分。尽管优于GRACE和TIMI评分等成熟的预后工具,但目前机器学习模型方法的临床应用仍不确定,特别是考虑到现有研究方法学的局限性,还需要更多的模型验证。







AI工具准确预测闭塞性心肌梗死,可能减少假阳性导管室激活


通过心电图(ECG)早期准确诊断闭塞性心肌梗死(OMI)对于及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导管室激活(CLA)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新的移动应用程序的预测准确性,该应用程序利用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算法,在评估潜在CLA的急诊科(ED)患者中区分OMI和非OMI病例。

研究对2023年8月22日至2024年4月6日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巴恩斯犹太医院急诊室评估潜在CLA的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心搏骤停后到达的患者。移动设备应用程序使用OMI ECG AI算法(称为Queen of Hearts,QoH模型)重新分析每次CLA之前获得的心电图。然后将每个心电图归类为OMI或非OMI。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结果进行盲检。

结果在102例CLAs患者中,57例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QoH模型预测54例(52.9%)患者有OMI。与非OMI患者相比,预测有OMI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冠状动脉造影(94% vs. 17%)、接受急诊PCI(85% vs. 2.1%)、冠状动脉造影更可能检测到急性冠状动脉血栓(74.1% vs. 0.0%)。所有46例符合STEMI心电图标准的患者均被正确识别为OMI。2例预测有OMI但没有STEMI心电图标准的患者被发现有急性冠状动脉闭塞。OMI患者的高敏感肌钙蛋白峰值较高。在55例预测非OMI患者中,45例患者中有41例(91.1%)未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10例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有6例(60.0%)没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研究得出,基于AI的QoH模型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OMI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该模型的实施可帮助临床医生识别患者的OMI触发CLA的风险,并且AI模型的使用可能导致潜在假阳性CLA的降低。



参考文献:

[1]Aashray Gupta, MBBS, MS, Ammar Zaka, MD, Cecil Mustafiz,etal.Abstract 4138355: Machine Learning for Prediction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2]Samantha Harris, MD, MBA, FREDRICK BROWN, MD, Adam May,etal.Abstract 414460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 Accurately Predicts Occlus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May Reduce False-Positive Cath Lab Activations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凡原创文章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