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第11个心梗救治日丨牢记“1120”,规范应对急性心梗

健康   健康   2024-11-20 17:53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上方蓝字国际循环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2024年11月20日是第11个“中国心梗救治日”。这一节日的设立旨在提高普罗大众对心梗严重性和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并防范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1120”这一日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发生急性心梗后,立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心梗发作迅速、危害严重,其高发群体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对心梗的预防和防治尤为重要。



什么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部分或全部闭塞导致部分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局部心肌坏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CVD)患者约有2.9亿左右,其中冠心病患者超过100万,50%的CVD死亡事件可归因于AMI。随着药物治疗、溶栓疗法的改进和搭桥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有所降低。

急性心梗都有哪些表现?

急性心梗发作时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并持续15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以上。同时,患者常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呕吐、牙痛或下颌痛等全身症状。

发现急性心梗后怎么处理?

一旦发现急性心梗发作,最佳应对方法是立即拨打120电话,告知准确位置并说明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后等待救援。在此期间应尽量在靠近房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处理。如有条件,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心梗的治疗

心梗急性发作时,就医后可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及时开通血管,挽救生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段包括溶栓治疗、心脏支架等方式,可实现心脏再灌注,回复缺血心肌血液供应。黄金120分钟并非意味着急性心梗发作超过120分钟后救治就无意义。一般来说,在心梗发生后3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以溶栓和支架介入治疗为宜,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12小时内首选心脏支架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无缓解,24小时内仍然可以接受再灌注治疗。总体来说,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并发症越少,预后越好。

心梗高危人群

心梗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吸烟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患者,父母存在早发冠心病病史者。多数心梗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心梗危险因素,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预防心梗的发生,并关注心梗发作前兆表现。

心梗发作前兆

在心梗发作前数小时到数天内,都可能出现心梗发作前兆,主要包括如下表现:胸痛胸闷+大汗淋漓;长时间的恶心和呕吐;咽喉烧灼痛,可能伴有胸闷、憋气和大汗症状;上肢和左肩痛;持续后背痛;上腹部疼痛;牙痛或下颌痛。如果出现心梗发作前兆表现,且存在心梗发作风险因素,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心梗的

预防

1、定期体检:存在心梗危险因素者建议定期体检,其中30岁以上建议每3~5年体检一次,50岁以上建议每1~2年体检一次。

2、调整心态,愉悦心情:平时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谨慎紧张、焦虑和大喜大悲。

3、劳逸结合,起居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加班、熬夜。

4、营养搭配,合理膳食:减少动物脂肪摄入,控制胆固醇摄入,戒烟,少饮或尽量不饮酒。

5、适当运动,健康体魄:每周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增强体魄。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凡原创文章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