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 2024 | 陈桢玥教授: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全方位管理新思路

健康   2024-11-09 19:26   北京  

点上方蓝字国际循环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长城会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冠心病与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之间常常存在紧密的关联,两者“如影随形”,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在第35界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陈桢玥教授带来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全方位管理新思路,让我们先睹为快。





陈桢玥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美国Mayo Clinic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 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与代谢疾病中心秘书长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会 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1+1>2


当冠心病遇上糖尿病,斑块负担和ASCVD风险倍增

01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据《2023年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1],目前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已高达1139万,且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更令人震惊的是,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冠心病。而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T2DM患病率高达33%~54%[2],即使尚未确诊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也常伴有各种糖代谢指标异常,并且与冠心病的病情程度、疾病负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4]。 

02

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合并T2DM的冠心病患者通常发病年龄更早,且起病隐匿,而发生血管病变的部位更广泛,病情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更高[2]。糖尿病通过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激活炎症反应,形成脂质沉积,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图1)[5,6]

图1. 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示意图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的斑块总负荷更重,狭窄更严重,且进展至更晚期。多项研究,包括中国台湾的队列研究和中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CARE-II,均证实了这一点[7,8]。糖尿病人群的斑块数更多、狭窄更严重、斑块评分更高,且更容易出现钙化和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提示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03

长期危害与综合管理


与无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使心血管疾病(CVD)发生时间早10~12年,更需重视早期干预。一项丹麦队列研究显示[9],2型糖尿病男性在43岁时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即为5%,等同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55岁时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2型糖尿病女性在51岁时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达5%,与非2型糖尿病女性61岁时的心血管风险相当。因此,要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优化综合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早筛早治


糖脂共管已成为降低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ASCVD风险的基石

01

糖脂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血脂异常和T2DM是促进冠心病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还常伴有高血压、肥胖等其他CVD危险因素。因此,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核心目的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长期预后。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施综合管理策略,全面控制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

糖脂代谢紊乱协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形成。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累积暴露量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LDL-C累积暴露量达到一定阈值时,会相继出现动脉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功能障碍以及斑块形成,进一步证实了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程早期的重要作用。

02

早筛策略


斑块早筛:共识推荐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测方法,以检测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将ASCVD的晚期管理转向亚临床阶段的早期预防。《202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指出筛查的意义包括[10]:改善风险预测评分的准确性,对中危患者风险进行再分类,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心血管临床结局。ASCVD疾病负担沉重,需将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关口前移,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1]

血糖早筛:2023 ESC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建议:在初次评估时应评估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糖状况,并采用空腹血糖和/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对所有CVD患者进行糖尿病筛查。这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03

早诊策略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慢性冠脉综合征(CCS)管理指南推荐无创性诊断技术协助冠心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12]。这些技术包括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等。对于无创检查无法确诊的患者,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有创性功能评估,以确认或排除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绞痛(ANOCA)/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的诊断。

04

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LDL-C等危险因素对于斑块的消退具有重要意义。PESA研究提示[13],年龄和LDL-C对斑块的影响存在相互作用,生命早期暴露于高LDL-C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比后期暴露更显著;在年轻时更严格地控制LDL-C等风险因素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可能对降低临床事件的风险产生长期影响。此外,Meta分析显示[14],LDL-C每降低1.0 mmol/L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18%。因此,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降低LDL-C水平是降低ASCVD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

优化管理


全面降低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的ASCVD风险

01

血脂管理与目标


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的血脂管理至关重要。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的推荐,患者的LDL-C目标值应低于1.4 mmol/L且至少较基线降低50%[15]

各大指南一致推荐,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冠心病伴/不伴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脂药物。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显示,他汀降LDL-C治疗对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具有显著的心血管保护效果[16]

02

血糖管理与目标


根据2024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的血糖管理专家共识[17],建议大多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控制目标为<7%,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无低血糖风险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控制目标(可放宽至<8.5%)。

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ACS或PCI围术期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策略未能被证实获益,反而增加低血糖风险,因此建议采取较为宽松的血糖控制范围。病情越严重,目标应越宽松。如果患者可耐受,建议空腹或餐前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

图2. CCS患者管理路径[17]


图3. ACS患者管理路径[17]


总结

冠心病人群庞大,且常常合并糖尿病,使斑块负荷和ASCVD风险倍增,亟需有效管理。早筛、早诊、早治以及重视糖脂共管是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SCVD风险的关键。通过合理选择降脂药物、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以及优选降糖药物等措施,可以全面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2023年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中国循环杂志,2022,37(10):974-990. 

3. Xu W, et al. Cardiovasc Diabetol. 2022;21(1):217. 

4. Mai Z, et al. Diabetes Metab. 2022;49(1):101411. 

5. Salekeen R, et al. Int J Cardiol Cardiovasc Risk Prev. 2022;14: 200143. 

6. Low Wang CC, et al. Circulation. 2016;133(24):2459-502. 

7.Wu TW, et al. J Formos Med Assoc . 2022 Jun;121(6):1133-1140. 

8.Gao X,?et al.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9:39:1234-1239. 

9.Gyldenkerne C,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3;82(16):1583-1594.

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05(1):1-13.

11. Nielsen R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83(21): 2112-2127.

12.Vrints C, et al. Eur Heart J. 2024 Aug 30:ehae177. 

13.Mendieta G,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3 Nov 28;82(22):2069-2083.

14.CTT Collaborators. Lancet. 2008 Jan 12;371(9607):117-25.

15.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8: 237-271.

16.González-Juanatey C, et al, Savana Research Group. J Clin Med. 2022;11(20):6004.

17.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循环杂志,2024,39(4):342-352.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心肾代谢时讯》编辑部)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