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本能:超越自私的基因?

学术   2024-07-02 09:09   北京  

推文源文

石荣刘昌唐慧郝俊懿沈汪兵. (2024). 发的善行:加工模式和情境紧急性影响亲社会行为心理学报, 56(9), 1239-1251.

当有机会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他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否会快速采取行动,直到后来才考虑到自身利益,或者只有本能的自私被克服后才能行为?2021年7月20日晚,郑州暴雨导致地铁5号线上多人被困,26岁的于逸飞在被救后却毫不犹豫地返回救人。在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时,他回答道“当时顾不上反应了,扭头一看一片汪洋,然后就冲上去了,这可能是作为医生的本能吧”。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危机中的亲社会行为。

(图源网络,侵删)

卡内基英雄奖章是北美地区专门用来奖励这类英雄行为的,其中一个获得者回忆到:“当我意识到铁轨上有辆汽车,并听到火车汽笛声的那一刻,真的没有时间思考、加工它……我只能快速反应。当被迫陷入这种情况时,人就会变得与众不同,我从没想过我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Rand和Epstein(2014)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对这类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紧急情况下的高风险利他行为主要是由快速、直觉的过程驱动的,并将这种基于直觉加工的亲社会反应定义为直觉亲社会行为。生物进化学家把人类描述成一种自私、自利的动物,但是人类经常通过表现出各种亲社会性来反驳这种观点。那人类到底是如何做出这类行为的呢?

  • 善良本能与自私基因斗争的人性之战

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存在这样一个争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社会使他们堕落;或者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社会能更好地教育他们。对于这一问题心理学的主流观点是:人类特别擅长对行为进行反思控制,这种能力能够抑制令人讨厌的行为,支持我们从事亲社会行为。这一假设认为在采取亲社会行为之前,个体必须克服具有遗传优势的自私冲动。用自我控制模型的语言来说就是自私是一种直觉的、热的,或系统1的趋势,亲社会性需要反思、冷静,或系统2来控制平息自私倾向(Kahneman,2011)。然而,人们的亲社会性真如反思模型(reflective model)所预期的是控制自私冲动的结果吗?

与西方“人性恶”的宗教思想不同,在中国文化中“性本善”的主张最为盛行(张岱年, 2017)。基于“人性善”的思想背景探讨亲社会性的本质和根源问题是不是又会呈现另一幅画面呢?孟子曾说道:“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人们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之心)。在假设的情境中,虽然落井的小孩与施救者并无亲缘关系,但在施救者的不忍之心被知觉线索激活后,便自动的产生了利他的冲动。 Sundararajan (2015)曾用认知评估理论对这种“不忍之心”进行分析,认为孟子所说的正是“当不忍之心被激发时,最好不要停下来反思”。可见,孟子认为不忍之心的关键,即在于对好恶做“简单、基本的评估”,而不是将复杂的认知过程置于优先的地位。在过去的十几年的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有力地表明,直觉加工可以促进亲社会决策,这表明在一些情况下亲社会行为可以是来源于直觉的、系统1的偏好。基于这些研究结果,Zaki 和 Mitchell 在 2013年提出了亲社会性直觉模型(intuitive model of prosociality),从而形成了该领域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促使研究者对亲社会性的根源进行重新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基于“人性善”的思想背景下探讨人类亲社会性的本质和根源问题而呈现的另一幅画面。

(图源网络,侵删)

  • “和事佬”的出现

目前关于加工模式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是混杂的。Isler 等人(2021)提出, 直觉善行和直觉自私可以在决策情境中以不同的强度共存,其中强度最高的直觉会在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两种直觉可能会相互抵消, 这也能解释以往文献中发现的直觉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困境中整体上呈弱效应或无效应的结果。社会启发式假说(socialheuristic hypothesis, SHH)指出, 在日常社会互动中通常有利的行为(即, 从长远来看有最大化回报的行为)会被自动化为社会启发式, 或广义的默认反应, 直觉加工往往有利于这些行为的出现 (Rand et al., 2016)。但是, 哪种行为会成为有利行为受个体特征和环境的影响, 个体对亲社会性结果的重视无疑是社会规范和个人经历的产物(石荣, 刘昌, 2019)。

(图源网络,侵删)

  • “慈善+互联网”赛道下的捐助行为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社交媒体上各种募捐信息和慈善广告令人应接不暇, 人们面对慈善呼吁时又会如何反应呢?慈善情境下的捐助行为不同于卡内基奖章获得者的英勇行为, 两者在“人−助人”效果联结程度和临场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慈善情境下捐助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呢?又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一问题, 我们借助可以实时记录脑活动的 ERP技术考察了加工模式和事件紧急性对慈善捐助的影响以及决策过程中的时间动态特征。一方面我们发现, 求助情境的紧急性和提供帮助所花费的成本很重要。面对紧急求助事件时, 人们更容易做出亲社会决策。提供帮助花费的成本较低时, 无论求助事件是紧急的还是非紧急的, 人们都会有较高的帮助意愿。但是, 随着成本变高,人们更愿意把有限的资源捐助给处于急需帮助的求助者。

另一方面,直觉和反思会影响个体的早期注意和对求助事件的评估, 快速、直觉加工条件下的求助事件能够捕获更多的早期注意, 而反思加工条件下可以实现对求助事件的充分加工。此外,直觉和反思会调节晚期阶段对非紧急求助事件的认知投入, 对非紧急事件的反思加工涉及更多的决策冲突, 需要消耗更多心理资源。

  • 你会是那个“冒险”的英雄吗?

随着“慈善+互联网”赛道的开启,随手慈善、指尖慈善渐成潮流。

朋友圈里转发的各种募捐信息和慈善广告令人应接不暇,你面对频繁的慈善呼吁会如何反应呢?你会“冒险(被骗等……)”行善吗?还是及时划走,主动选择避免同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免费下载全文PDF)

心理学报
发布《心理学报》文章目录及相关消息,查询审稿流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