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竞争激烈的世界: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学业填满,互联网大厂程序员披星戴月地工作……人们或多或少感受到一种社会氛围——大家都在原地旋转式地以“量”取胜,而并未螺旋上升式地产生“质”的飞跃。“内卷”成为了描述这种现象的网络热词,但舆论似乎仍未对该概念的内涵形成共识:有些人认为内卷就是“996”、“007”的工作方式,有些人认为“内卷”是无意义的努力行为。那么,内卷究竟是什么?对于个体而言,内卷包含了哪些内容?
抽丝剥茧:内卷的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
本研究对高校学生与在岗社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询问他们所认为的内卷,了解人们对内卷现象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层层剖析(即扎根理论),研究者提炼出内卷的4大特征维度:竞争行为、心理压力、社会规范、资源稀缺。
(内卷的心理内涵及访谈资料示例)
微观个体:竞争行为与心理压力
从个体心理出发,受访者多认为,内卷反映了具有多种不良性质的非理性竞争(如无意义竞争:已完成任务但却留到领导或其他同事离开才下班)。在这种情景下,“即使知道这样做长远看来没有好处,但大家都会这么做,所以自己也必须加入其中”。受访者也提出,内卷包含着人们对内部与外部压力源的感知(如对成功的追求、与他人进行比较等),并伴随着负性心理状态(如焦虑、自我否定):“内卷是一种短期消耗性行为,消耗了大量身心健康,对个人来说并不可能是可以长期承受的”。即,内卷包含竞争倾向和心理压力两个特征维度。
宏观环境:社会规范与资源稀缺
从多元互动与社会宏观环境的视角看,多位受访者表示,组织内部的社会规范与社会环境的资源稀缺促成了人们对内卷的感知。在集体环境中,多数人的特定行为模式(如加班)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下,人们常常感到“抱怨无用,现在身处这个社会规则下面,如果躲避不了,那就想着如何能更适应这个规则”。此外,受访者普遍认为资源有限是内卷产生的背景条件,即“内卷是大家争夺有限资源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部分组织将有限的资源当作一种激励机制,“希望员工间内卷,以此给公司带来利益”。然而,多数受访者却因有限的资源而感受到分配机制的不公平,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即,内卷包含社会规范和资源稀缺两个特征维度。(*上述引用内容均来自受访者)
由此可见,内卷源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当环境中可分配的资源有限时,身处其中的个体容易因争夺资源而产生竞争行为;当竞争行为增多,内卷就会成为一种群体规范,对群体内的成员加以压力,促使更多人加入“内卷文化”。尽管内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个体能力的速成、增加组织的短期效益,但无疑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引发人们的焦虑与压力情绪。
那么,在日常情境中,哪些人更容易感知到内卷,哪些人更容易做出内卷行为呢?本研究在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编写了测量内卷感知的问卷条目,通过三项子研究在1269人中进行问卷检验,并结合情境任务展开一系列调查,得到了个体心理层面的有效测量工具《内卷感知测量问卷》。研究结果表明,当感知到更紧的文化环境(社会规范强、对违规行为容忍度低)、更强的竞争氛围、更高的日常压力,或更频繁与强于自己的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人们会感受到更高程度的内卷,并随之更倾向于做出内卷行为。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您周围的内卷程度位于全国平均之上还是之下噢!
【快来测测吧!】
路在何方:怎样对待内卷?
“我们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停在原地”——这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红皇后的一句经典台词,也恰恰点明了今日社会诸多焦虑之源。在飞速前进的社会中,全力奔跑似乎都不一定能让我们“停在原地”。“内卷”之名的背后,实则潜藏着诸多个体努力适应世界变化的奋勉。本研究显示,内卷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面对有限的资源时,人们采取了付出与收益不匹配的竞争行为,这种非理性竞争形成了一种新的潜在规则,促使更多人加入其中,并引发焦虑、压力感等负面体验。
既然内卷就在身边,那么我们要如何“奔跑”才能真正向前呢?这横亘宏观社会及微观心理的作用机制,需要经由社会、组织与个人的合力方得转圜。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尝试开拓视野,寻找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如斜杠青年);审视潜在规则,不盲从于无意义的消耗。组织领导者则可以更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激励个体致力于团队创新,通过提升团队凝聚力,将零和博弈式的内部竞争引向同心协力的合作共赢。最终,在社会、组织与个人的共同运作下,将原地旋转式的“量”胜转为螺旋上升的“质”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感谢穆妍、朱佳佳、王雨薇、刘玉童、姚诗铭对本推文的中肯建议(排名不分先后)!
推文源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