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选择?选择对学龄前儿童分享行为及感受的影响

学术   科学   2023-11-01 08:46   北京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比如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甚至安慰他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于他们的社会交往以及个人幸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呢?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是否给孩子提供选择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想一想,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分享),还是替他们做了选择(比如要求孩子必须分享)?

以往的研究表明,是否给孩子提供选择确实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动机。并且,在不同的文化中,选择对儿童行为动机的影响可能有差异。比如,针对欧裔美国儿童和亚裔美国儿童的跨文化研究发现, 相比于自己做出选择, 亚裔美国儿童在父母为自己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有更强的动力; 而欧裔美国儿童则在自己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有更强的动力(Iyengar & Lepper,1999)。此外,在学业动机领域的研究发现,对于东方文化下的儿童来说,母亲为儿童做选择时,儿童的学业动机取决于母子关系的质量(Bao & Lam, 2008)。

基于这些有趣的问题和发现,本研究致力于探究选择对于中国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动机的影响。具体来说:

1.选择的自由如何影响中国学龄前儿童分享行为及动机?

2.当母亲为孩子做选择时,母子关系质量以及是否提供合理的解释是否会影响孩子的亲社会动机?


实验1

实验1主要研究选择的自由和亲子关系对于儿童分享行为及动机的影响。

研究者招募了来自上海和江苏的4至5岁学龄前儿童参加实验。实验分为选择情景操控阶段和新分享情境阶段。

在选择情景操控阶段,研究者向儿童展示一个小猴玩偶并向告诉他们小猴很伤心,随后呈现给儿童一个卡通贴纸。儿童们被随机分配到三个选择条件进,分别为自己选择条件、母亲选择条件和主试选择条件。

自己选择条件中,儿童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分享贴纸,研究者对儿童说“你可以把这个贴纸留给自己,你也可以把贴纸给小猴让它感觉好一点”。

母亲选择条件中,母亲为儿童做选择,研究者对儿童说“之前我们问过你妈妈,她说:你必须把这个贴纸给小猴让它感觉好一点。”

主试选择条件中,研究者为儿童做选择,研究者对儿童说“你必须把这个贴纸给小猴让它感觉好一点”。

研究者记录儿童在这次分享任务中是否分享,然后询问并记录儿童的心情是开心,一般般还是难过。

接下来是新分享情景阶段,研究者向儿童展示一个小象玩偶并告诉他们小象很伤心,随后给儿童呈现三个笑脸贴纸,并让儿童决定分享多少个贴纸给小象。研究者记录儿童在此情景中分享贴纸的数量。

实验1方法

实验1的结果发现,虽然选择条件对儿童的分享行为没有影响(各条件中的儿童都在面对一个新的玩偶时表现出高水平的分享行为), 但是母子关系调节选择的自由对于儿童分享时的心情的影响。

实验1中母子关系质量对选择条件与儿童分享心情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

具体来说,当亲子关系亲密时,母亲选择和自己选择条件下儿童分享时的主观感受一样积极;而当亲子关系中等或者消极时,母亲选择条件下儿童分享时的主观感受要比自己做选择时消极。这个结果说明,他人做选择并不一定会损害儿童的亲社会动机, 当做选择的他人与儿童关系积极时, 儿童表现出与自己选择时同样积极的主观感受。


实验2

实验2主要关注他人做选择时,是否提供合理的解释对儿童的分享行为及动机的影响。

研究者招募了来自上海的4至5岁的学龄前儿童。在选择情景操控阶段,儿童被随机分配到三种选择条件,分别是自己选择、母亲合理选择和母亲不合理选择。自己选择条件与实验1基本一致,母亲合理选择条件中,母亲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让小猴感觉好一点”,但在母亲不合理选择条件中,母亲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无论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须要把这个贴纸给小猴”。与实验1相同,主试测量儿童当下的分享行为和心情,并测量儿童在一个新的分享情景,面对新的分享对象(即,小象)时,分享的贴纸数量。

实验2 方法

实验2的结果发现,只有当母亲提供合理的选择理由时,才能促进并维持儿童的分享行为,使他们在不同情景下都表现慷慨的分享行为;而母亲的直接命令只能在当下提升儿童的分享行为,却不能持久地保证儿童在新情景下做出慷慨的分享。实验2进一步说明,他人做选择并不一定会降低儿童的行为动机,在他人提供合理的选择理由时甚至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促进作用。

实验2 结果


结论

本研究发现, 对于中国学龄前儿童来说, 相比于自己做选择, 母亲做选择并不一定会降低儿童的分享行为和主观感受。相反, 积极母子关系和合理的理由对于母亲做选择时儿童的分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亲子关系积极的母子, 母亲做选择的情境下, 儿童分享时的主观感受与自己选择时同样积极。当母亲做选择并给出合理的理由时,儿童在当下以及后续的类似情境下均有较高的分享行为。

反思

我们可以从自主性(autonomy)的角度来解释本文的发现。自主性是指做出行为的主体感觉自己是自身行为的创造者,而非受到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强迫。以自我决定理论为代表的大量研究表明自主性对于动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重要的是,自主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对于东方文化中的儿童来说,自主性的表达可以与关联感兼容。也就是说,东方儿童可以在认同他人选择,和内化他人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来满足自主性。对于本研究的儿童来说,当做选择的他人与自己关系亲密并积极时,或者当做选择的他人提供合理的解释时,儿童更有可能认同和内化此人的价值观和观点。

从实践意义上来说, 本研究为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可教育性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一方面, 家长和教育者与儿童构建良好的关系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 家长和教育者在引导儿童亲社会实践时要提供合理的意图和原因, 尤其是指明儿童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才能有效促进儿童对社会规范的价值认同与内化, 从而提升亲社会动机及行为。

本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借鉴本研究的方法对西方儿童进行探究, 并与中国儿童进行更直接的比较。此外,我们希望探究父亲或其他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人为孩子做选择的情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Bao, X., & Lam, S. (2008). Who makes the choice? Rethinking the role of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in Chinese children's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79(2), 269−283.

Iyengar, S. S., & Lepper, M. R. (1999). Rethinking the value of choice: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3),349−366.


推文源文:

吴文清, 张沁圆, 赵欣. (2023). 谁来做选择?选择对学龄前儿童分享行为及感受的影响. 心理学报, 55(11), 1815-1826.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免费下载全文PDF)

心理学报
发布《心理学报》文章目录及相关消息,查询审稿流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