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做的事情比较多,除了上课、改作业等等本身是满工作量的,还要参与海教杯预演的听评课等等,还有学校的各项活动(校运会)涉及的会议,自己11月初的课题开题也需要做充分的准备……今天晚上抽空看了数十篇的各种有关自己题方向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期刊论文,感觉没有什么收获!
当然,这些文章读起来非常浅白,比我们大学学习的复变函数论等等简单多了!这个论文在原有的TPACK的观点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DM-TPACK,其实这就是论文的方法,要提出自己的新概念,然后去论证,去自圆其说!
反思1:您能从这些结论,得到对于指导我们教学有用的信息吗?笔者从结论3,发现其实所谓的技术融入数学,不就是我们平时在QQ群研讨的过程吗?在阅读这些长文后的困倦之余,笔者还是感觉QQ研讨中,去解决一个数学题目还有点好玩,感觉有收获!您可以先不看笔者给出的下面过程,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因为凭“直觉”、“直观感知”,首先需要绘制出准确的图像!
而某帮绘制的图像,显然是不精准的,由此进行的推理,都是错误的!实际上,萧若茂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初等、非常自然的方法:
其中的E点通过CAS计算得到
即利用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建立三个方程,然后计算交给计算机,得到点
精确解({a^2+b²=(a-cos(θ))²+(sin(θ))²,(a-cos(θ))²+(sin(θ))²=(cos(θ))²+(b-sin(θ))²}, {a,b})
这样得到的准确图像如下:
利用轨迹指令和最小值点指令,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从而验证出萧若茂老师的解法是正确的!
反思2:此题还可以一步的探究,例如把等边三角形,变式为正方形,……
您可以试试!
这个是很好的案例,希望能和上述提到的各位老师合作写一个文章投稿……
感谢参与探讨的各位老师!
还有孙生富老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