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重磅会议】下定决心,打开自我束缚
文化
2024-12-09 22:46
北京
面对内外部巨大压力下,思维上的自我约束终于要打开了。
这是小镇看今天政治局会议的最大体会,这一转变最具有战略性。
今天的重磅会议是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官方新闻稿的第四段基本就是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的开头一句话,今天会议之后,惯例最早11日将举行经济工作会议,最迟不晚于20日。
在官方新闻稿中,有这么几句话:“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对应解开自我束缚的战略转变。
注意这些表述,力度极大。
“更加积极”“适度宽松”“超常规”
,这都是至少2012年以来首次提出。
这都是不同于过往的加力动作,而且力度很大。
按照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传统观念,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目前都已经基本到顶了,已经没有多少储备弹药了,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总感觉国家的刺激政策力度不足。比如声势很大的政策发布,能够拿出手的增量资金也不过千亿级别,其他的诸如化债等,虽然也很重要,但毕竟不是增量资金。
这跟2008年的4万亿,以及4万亿带动的20多万亿地方追加刺激截然不同,当年这些资金基本是投入到了大项目、大基建,立竿见影的带动了经济爆发。
但我们真的没有弹药了吗?
当然不是,准确的说,我们现在最多不过是把前线常备库的弹药接近用完了,但后方战略储备还没有动用,最重要的是弹药仍然维持日常低强度生产,别说启动战时状态,距离满负荷生产还有遥远的距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顾虑很重。
这些顾虑来自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不希望埋下多年后爆发的隐患,也是希望看得更清楚一点,不急于进行大动作。
尤其要再观察下美国的试水。比如美国大规模增发货币带来严重通货膨胀,对这件事我们非常警惕,但现在看,美国经济并没有因为持续的高通胀而衰退,反而存在低空飞过的可能性。
经济学终究仅仅只能用于解释过去,在没有巨大变动的情况下,经济学理论的预测还是值得参考的,但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经济学几乎可以说不存在了,否则何以解释美国今年完全违背基本经济学原理的经济现象?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经济学被颠覆之际。
当前美国统计造假很多,但统计本就是一个大概的、模糊的测算,本就不完全准确,从各方情况来看,显然美国长期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大大低于经济学理论推测。
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事情,或许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中美国力远远超过其他一切国家,有些事发生了根本变化。适用于一般国家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越来越无法解释中国和美国。
同时国内也有一些新的情况,主要是用了大半年时间逐步探索,一点点尝试打破曾经的思维约束。这些思维约束有很多,财政、货币政策都有,其实这种自我约束未必有多少科学依据,只是惯性延续,时间久了、知道的人多了,本来没什么道理的限制就有了真实的力量。
比如
3%的赤字率限制
。
这个可以说是财政政策的最大的自我约束之一。这个3%其实跟拍脑袋差不多,最初来自于欧元区的入盟标准,也就是1991年公布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当年各国对于赤字还非常警惕,这个3%的标准实际上也没什么严格的经济学理论或者经验支持,纯粹是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协商谈判的结果,最后找了个整数。
小镇更倾向于认为是欧洲习惯了5分制,3分不高不低挺合适。很多看起来特别重大的决策,其实真实的过程没那么复杂。
实际上欧盟各国早就打破了3%的限制,比如法国2024财年赤字率超过5%,预计可能达到5.6%,整个欧元区的2023年平均赤字率已经达到3.6%,如果还严格按照1991年的标准,整个欧洲没几个合格的。
只不过一个标准一旦定下来了,无论制定过程多么荒诞,慢慢的就会形成惯性,由于欧盟的影响力,3%就成为国际公认的一个标准。同样类似的还有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率2%的长期目标,其实也是拍脑袋来的,只能说美联储拍脑袋比普通人更有影响力,所以后来有了大量的自发解释,这也算是“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吧。
中国实际早就突破了3%的赤字率,但是由于长期的惯性和大众认知,所以明面上一直维护3%的红线,所以就有了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但是无论是国债还是特别国债,能有什么本质区别,怎么就不计入赤字呢?因此,现在也不过是名义上维持3%的赤字率,就算是不考虑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等,官方发布的实际赤字率也早就突破过3%。
考虑到1991年至今,欧美尤其美国近几年的赤字情况,3%的标准已经没必要维持了,完全可以打破。
类似的还有
60%的负债率
。这也是来自于1991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来有不少人很认真的解读为什么设置60%,比如认为这是当时各大国的平均负债率,还有的认为在赤字率3%、负债率上限保持在60%的情况下,欧盟(当时是欧共体)长期经济增长率能够维持在5%左右。
其实这些解释全是瞎扯,跟3%赤字率一样,都是各国谈判的结果,然后作为一个通行标准,需要取整。就好像我们设定的年度GDP增长目标,一定是0或5取整,比如4.5%、5%、5.5%,不可能设置一个4.8%这样的目标。小镇去年底跟人交流2024年GDP增长目标的时候,就说考虑到2024年的不确定性,设置4.8%是一个比较合理、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结果对方一句话就反驳了,因为目标需要取整。
实际上世界主要经济体早就抛弃了60%的负债率限制。2023年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是118.2%,G7国家平均是123.4%。
根据财政最新公布数据,目前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是85万亿元,包括30万亿国债、40.7万亿地方债、14.3万亿隐性债,政府负债率是67.5%,哪怕达到G20平均水平还有60多万亿的空间。但肯定不能这么算,因为隐性债务绝不仅仅是第二轮化债提到的14.3万亿,但就算这样,再增加20万亿国债也问题不大。
而在货币政策领域,也有类似的自我约束。最核心的就是
银行的净息差
,之前设置了1.8%的警戒线,实际早就打破了。这个1.8的警戒线来自于2023年4月公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提出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但实际上政策原意也不过是一个净息差参考线,并不是现在市场上说的警戒线,这只是一个打分标准,净息差0.8%以下净息差得分为0分。
1.8%的标准也是根据特定条件算出来的,有一些基础设定,如5%的经济增长、2%的通胀率、2%的货币超发,以及银行需要年增9%的贷款,还要有30%的分红率。这么多条件,很多早就不符合现实了。
但因为净息差参考线的存在,所以在推动银行让利的时候,顾虑很多,虽然现在国内利率不断下降,但因为通缩的影响,实际贷款利率反而更高了,已经超过了前几年的水平,当前企业承受的实际利率甚至比2022年还高。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大局,利息差可以进一步缩小,而货币政策也可以更加宽松。近期《金融时报》已经放风,表示未来货币政策要适度宽松,而今天的会议也明确“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这从央行对债市的态度也能看出来,上半年对于国债到期收益率看的很重,想了很多办法,但现在2%收益率已经被打破了,但破了也就破了,央行态度很温和,9月就已经表态说“
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果,央行尊重市场作用
”。
而且近期很多能够参与到决策的官方智囊,也纷纷公开表态可以打破过去的诸多自我束缚。
现在的情况早就不是上世纪90年代初了,今年尝试了一些打破。比如超长期特别国债也能用于刺激短期消费,专项债可以用来化债,真做了以后发现没有原本想象的可怕,市场和民众也并没有产生恐慌,反而普遍认为力度不够。
原来是“自己吓自己”。
当然,更关键的是形势所迫,未来贸易战烈度肯定要加剧,而且不同于上一任特朗普上任第二年才启动贸易战,这次一定来的更快,很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就要全面发动,本周叙利亚的变局,就有点风雨欲来的味道。
而且这一次还会继承拜登的特色做法,也就是加强美国商务系统的针对性措施,加强出口管制,对芯片等关键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围堵,试图把世界切割为两个平行部分;同时还会大大加强关税。
这种时候,就算有后遗症也顾不得了。就像同样面对出血,民间医生肯定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感染、后期康复甚至费用等等,而战场上的军医只考虑止血,活下来才有被感染的资格。
这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倒逼,在压力下打开自我的思维束缚,就会发现原来可以动用的手段还有这么多。
但话又说回来了,相比美国从2020年不得不动用政策层面的战略储备,中国一直压到2025年才开始考虑打开自我束缚,这已经是取得了优势,毕竟大国之争,胜负可能就在毫厘之差。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争取实现第二次入世,借力倒逼国内改革
■
中国没有兑现入世承诺?胡说八道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
促进生育,靠三瓜两枣是不行的
学习不是照抄,要进行中国式改造
第十次集采,怎么争议这么大?
医疗行业浪费太严重了
中国房地产的未来是美国,不是日本
读书比死还可怕,这才是帝国面临的困境
变乱交织,未来去向何方?
重磅推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与政策前沿研修班”首期招生开启
农民需要利益代言人
400元的新农合是全世界最好的保险
分蛋糕、做蛋糕,到底哪个更有利于分配?
必须想办法拉动劳动密集型就业
能不能赦免贪官?
对熊孩子,哄是没用的,得打
统计口径确实应该修改,但关键还是得治本
宁可浪费,绝不错过
各种“家”太多了,能不能谦虚点
关键的政策短板,需要尽快补齐
光赚钱不干活,那就把钱吐出来
个人养老金为何出台?适合谁?
西式“女权”,是邪路,更是死路
从来没有救世主,要靠自己
加入CPTPP的难点是劳工标准吗?
芯片是美国的命根子,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信息茧房好像破了
造谣传谣的“国贼”,能不能消停点?
不是政权倒台,而是“亡国”
叙利亚这“烂摊子”,与我们无关
有些苦难,来自于认知
【重磅会议】下定决心,打开自我束缚
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里
中国没有兑现入世承诺?胡说八道
“慕洋犬们”急了
争取实现第二次入世,借力倒逼国内改革
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万丈深渊
不要在垃圾堆里找黄金
被忽悠瘸了,后果很严重
还是不碰是非了,好好谈有价值的
既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是为了跳出火坑
两百年了,还是不长记性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有种谎言,叫只说部分事实
甩锅讹诈、讳疾忌医,只会让“毒祸”越来越重
最惠国待遇早已名存实亡
拿着双重标准勾结围攻,太无耻
大国没那么脆弱
欧美掉进了“发达国家陷阱”
关税就是目的,理由无所谓
一项备受重视的关键工作,为何落地如此难?
最大的威胁不是动荡,而是延续旧思维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