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会议】下定决心,打开自我束缚

文化   2024-12-09 22:46   北京  
面对内外部巨大压力下,思维上的自我约束终于要打开了。

这是小镇看今天政治局会议的最大体会,这一转变最具有战略性。

今天的重磅会议是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官方新闻稿的第四段基本就是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的开头一句话,今天会议之后,惯例最早11日将举行经济工作会议,最迟不晚于20日。

在官方新闻稿中,有这么几句话:“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对应解开自我束缚的战略转变。

注意这些表述,力度极大。“更加积极”“适度宽松”“超常规”,这都是至少2012年以来首次提出。

这都是不同于过往的加力动作,而且力度很大。

按照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传统观念,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目前都已经基本到顶了,已经没有多少储备弹药了,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总感觉国家的刺激政策力度不足。比如声势很大的政策发布,能够拿出手的增量资金也不过千亿级别,其他的诸如化债等,虽然也很重要,但毕竟不是增量资金。

这跟2008年的4万亿,以及4万亿带动的20多万亿地方追加刺激截然不同,当年这些资金基本是投入到了大项目、大基建,立竿见影的带动了经济爆发。

但我们真的没有弹药了吗?

当然不是,准确的说,我们现在最多不过是把前线常备库的弹药接近用完了,但后方战略储备还没有动用,最重要的是弹药仍然维持日常低强度生产,别说启动战时状态,距离满负荷生产还有遥远的距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顾虑很重。
这些顾虑来自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不希望埋下多年后爆发的隐患,也是希望看得更清楚一点,不急于进行大动作。
尤其要再观察下美国的试水。比如美国大规模增发货币带来严重通货膨胀,对这件事我们非常警惕,但现在看,美国经济并没有因为持续的高通胀而衰退,反而存在低空飞过的可能性。

经济学终究仅仅只能用于解释过去,在没有巨大变动的情况下,经济学理论的预测还是值得参考的,但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经济学几乎可以说不存在了,否则何以解释美国今年完全违背基本经济学原理的经济现象?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经济学被颠覆之际。

当前美国统计造假很多,但统计本就是一个大概的、模糊的测算,本就不完全准确,从各方情况来看,显然美国长期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大大低于经济学理论推测。

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事情,或许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中美国力远远超过其他一切国家,有些事发生了根本变化。适用于一般国家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越来越无法解释中国和美国。

同时国内也有一些新的情况,主要是用了大半年时间逐步探索,一点点尝试打破曾经的思维约束。这些思维约束有很多,财政、货币政策都有,其实这种自我约束未必有多少科学依据,只是惯性延续,时间久了、知道的人多了,本来没什么道理的限制就有了真实的力量。

比如3%的赤字率限制

这个可以说是财政政策的最大的自我约束之一。这个3%其实跟拍脑袋差不多,最初来自于欧元区的入盟标准,也就是1991年公布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当年各国对于赤字还非常警惕,这个3%的标准实际上也没什么严格的经济学理论或者经验支持,纯粹是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协商谈判的结果,最后找了个整数。

小镇更倾向于认为是欧洲习惯了5分制,3分不高不低挺合适。很多看起来特别重大的决策,其实真实的过程没那么复杂。
实际上欧盟各国早就打破了3%的限制,比如法国2024财年赤字率超过5%,预计可能达到5.6%,整个欧元区的2023年平均赤字率已经达到3.6%,如果还严格按照1991年的标准,整个欧洲没几个合格的。

只不过一个标准一旦定下来了,无论制定过程多么荒诞,慢慢的就会形成惯性,由于欧盟的影响力,3%就成为国际公认的一个标准。同样类似的还有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率2%的长期目标,其实也是拍脑袋来的,只能说美联储拍脑袋比普通人更有影响力,所以后来有了大量的自发解释,这也算是“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吧。

中国实际早就突破了3%的赤字率,但是由于长期的惯性和大众认知,所以明面上一直维护3%的红线,所以就有了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但是无论是国债还是特别国债,能有什么本质区别,怎么就不计入赤字呢?因此,现在也不过是名义上维持3%的赤字率,就算是不考虑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等,官方发布的实际赤字率也早就突破过3%。

考虑到1991年至今,欧美尤其美国近几年的赤字情况,3%的标准已经没必要维持了,完全可以打破。

类似的还有60%的负债率。这也是来自于1991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来有不少人很认真的解读为什么设置60%,比如认为这是当时各大国的平均负债率,还有的认为在赤字率3%、负债率上限保持在60%的情况下,欧盟(当时是欧共体)长期经济增长率能够维持在5%左右。

其实这些解释全是瞎扯,跟3%赤字率一样,都是各国谈判的结果,然后作为一个通行标准,需要取整。就好像我们设定的年度GDP增长目标,一定是0或5取整,比如4.5%、5%、5.5%,不可能设置一个4.8%这样的目标。小镇去年底跟人交流2024年GDP增长目标的时候,就说考虑到2024年的不确定性,设置4.8%是一个比较合理、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结果对方一句话就反驳了,因为目标需要取整。

实际上世界主要经济体早就抛弃了60%的负债率限制。2023年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是118.2%,G7国家平均是123.4%。

根据财政最新公布数据,目前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是85万亿元,包括30万亿国债、40.7万亿地方债、14.3万亿隐性债,政府负债率是67.5%,哪怕达到G20平均水平还有60多万亿的空间。但肯定不能这么算,因为隐性债务绝不仅仅是第二轮化债提到的14.3万亿,但就算这样,再增加20万亿国债也问题不大。

而在货币政策领域,也有类似的自我约束。最核心的就是银行的净息差,之前设置了1.8%的警戒线,实际早就打破了。这个1.8的警戒线来自于2023年4月公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提出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但实际上政策原意也不过是一个净息差参考线,并不是现在市场上说的警戒线,这只是一个打分标准,净息差0.8%以下净息差得分为0分。

1.8%的标准也是根据特定条件算出来的,有一些基础设定,如5%的经济增长、2%的通胀率、2%的货币超发,以及银行需要年增9%的贷款,还要有30%的分红率。这么多条件,很多早就不符合现实了。

但因为净息差参考线的存在,所以在推动银行让利的时候,顾虑很多,虽然现在国内利率不断下降,但因为通缩的影响,实际贷款利率反而更高了,已经超过了前几年的水平,当前企业承受的实际利率甚至比2022年还高。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大局,利息差可以进一步缩小,而货币政策也可以更加宽松。近期《金融时报》已经放风,表示未来货币政策要适度宽松,而今天的会议也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从央行对债市的态度也能看出来,上半年对于国债到期收益率看的很重,想了很多办法,但现在2%收益率已经被打破了,但破了也就破了,央行态度很温和,9月就已经表态说“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果,央行尊重市场作用”。

而且近期很多能够参与到决策的官方智囊,也纷纷公开表态可以打破过去的诸多自我束缚。
现在的情况早就不是上世纪90年代初了,今年尝试了一些打破。比如超长期特别国债也能用于刺激短期消费,专项债可以用来化债,真做了以后发现没有原本想象的可怕,市场和民众也并没有产生恐慌,反而普遍认为力度不够。

原来是“自己吓自己”。

当然,更关键的是形势所迫,未来贸易战烈度肯定要加剧,而且不同于上一任特朗普上任第二年才启动贸易战,这次一定来的更快,很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就要全面发动,本周叙利亚的变局,就有点风雨欲来的味道。

而且这一次还会继承拜登的特色做法,也就是加强美国商务系统的针对性措施,加强出口管制,对芯片等关键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围堵,试图把世界切割为两个平行部分;同时还会大大加强关税。

这种时候,就算有后遗症也顾不得了。就像同样面对出血,民间医生肯定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感染、后期康复甚至费用等等,而战场上的军医只考虑止血,活下来才有被感染的资格。

这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倒逼,在压力下打开自我的思维束缚,就会发现原来可以动用的手段还有这么多。但话又说回来了,相比美国从2020年不得不动用政策层面的战略储备,中国一直压到2025年才开始考虑打开自我束缚,这已经是取得了优势,毕竟大国之争,胜负可能就在毫厘之差。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争取实现第二次入世,借力倒逼国内改革

■  中国没有兑现入世承诺?胡说八道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