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垃圾堆里找黄金

文化   2024-12-06 22:02   北京  
有读者留言,说某人说的话难道没有可取之处吗?
当然有,比如批评金融行业不了解现实、不去调研、把自己看得太重等等,认为金融行业从业者调研很有问题;还分析为什么今年所有金融机构都觉得很痛苦,因为板子终于打到金融行业所在的阶层了,开始感受到寒冷,被要求降本增效、退回奖金,这是过去几十年都没有感受过的痛苦,所以开始抱怨连连。
剖析的很好,终于有一个金融行业的代表人物,而且还是市场派的站出来对整个行业发出质问。
金融行业虽然平时把理性、风险意识挂在嘴边,但事到临头做的并不好。一个基本的道理,过去一年多,金融行业很多人都在唱空、制造负面悲观情绪,似乎觉得这样就能出一口怨气,但从理性角度,金融关键就是对未来的预期,只有大家都认为未来更好,资本市场才能繁荣,金融从业者才能赚到更多钱。
如果金融人是故意制造恐慌,借机作空牟利,那也就罢了;但从实际看,哪怕行业头部,多数也不具备做空牟利的能力。那这就很荒谬了,金融行业唱空未来,最受损的恰恰是金融行业本身,其他行业大不了离开资本市场,去干自己的事情,可金融人又能去做什么呢?
所以,从理性和利益角度,金融行业最应该想尽办法释放乐观预期,让所有人都觉得未来会更好,才有钱赚。哪怕公开说好,实际偷偷作空呢?
此外,最值得肯定的是认为2016年之后全球格局不一样了,已经回不到过去了。这其实已经算是常识了,但在金融行业却非常难得。比如小镇2023年底跟香港金融圈的几位朋友交流,他们仍然很天真地认为,旧金山会晤之后,2024年中美关系将大幅改善、回到过去,并且是真的以此作为投资策略的基础,小镇当时就没忍住直接批判了。
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点,比如对利率和汇率的看法,虽然小镇并不认可分析的过程和结论,切入的视角,是小镇之前没有想到的。

所以,当然有价值。
但问题是,这个价值需要自身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去其糟粕。基础包括理论的、政策的、社会的、产业的认知,还要对各国国情制度有一些了解,能够综合过去、现在的信息,对未来进行一定的判断,总之就是信息搜集和辨识能力。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又如何能够从毒药中找到有价值的草药呢?
乱吃药会死人的。
一个正常人得病,一定会选择去医院看医生,而不是找江湖术士。
信息时代,信息不是少而是太多,但时间和脑力是有限的,认知一旦被污染,想要清理干净可就麻烦了。
所以,强烈建议要有选择的看,找更靠谱、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的,比如正规的书籍、真正的学者和政策参与者等等,这就相当于建一道防火墙,才能识别木马和病毒。
看书多了,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人说的,不过是书本上很浅显的东西,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写进了政府文件,被反反复复的说。
垃圾堆里可能有黄金,如果翻遍全世界的垃圾堆,肯定能发财。
但如果能翻遍全世界的垃圾堆,那为什么不去金矿淘金呢?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既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是为了跳出火坑

■  被忽悠瘸了,后果很严重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