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政策短板,需要尽快补齐

文化   2024-12-16 22:58   北京  

昨天《光赚钱不干活,那就把钱吐出来》谈了芯片,认为美国科技巨头只顾在中国赚钱,不愿意投入资源阻止美国政府出台损害中国利益的政策,还举例了医疗领域的例子,在美国医药界的努力下,从2018年到2024年,美国政府始终没能实现对中国的切割。

这当然不是美国医药界心善,而是理性思考的结果。美国医药界需要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而不同于芯片领域中美差距快速缩小,医药领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无法对美国形成有力威胁,因此,自然不急于搞切割。

先说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卡住美国的地方。

主要是原料药供应。
得益于中国强大的产业基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和供应国。以仿制药闻名的印度,超过8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而美国本土药品生产需要的原料药大多数也来自于进口,中国占比很高,中国在抗生素、维生素原料方面更极具优势。
如果中国减少原料药出口,某些发达国家的医疗系统就会运转不灵,所以昨天分享谈到美国医药界说如果跟中国切割,会导致美国陷入药荒、医疗系统面临崩溃风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全球贸易中,原材料等供应链上游抗压能力更强,对于药品,美国也得两害相权取其轻。虽然任由中国医药企业抢占市场,会导致经济损失,但是如果没有了中国的原料药供应,目前全世界找不到可以替代的,那么美国本土制药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生产的药物无法满足社会卫生需求,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是区区经济损失这么简单。

而且也确实有案例。比如2016年中国齐鲁制药一厂房爆炸,这家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出口的抗生素哌拉西林,而全球市场的哌拉西林主要由中国生产,于是爆炸导致停产后,引发全球供应短缺。

对美国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民生和民众健康,还威胁到美国的国防安全,也就是军队用药。美国军队采购按要求只能在签署了《贸易协定法案》的国家生产,中国并不是这一法案的签署国,按理说不能为美军提供药品,严格的讲也包括原料药。

但美军在医药领域一直对中国制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在是避不开。比如有一些签署国的药企,实际早就被中国收购了,亦或者与美军签订采购合同的药企,总部在法案的签署国,但是生产工厂却在中国本土,更别说采购产自中国的原料药。

所以对美国来说,虽然从2018年以来,每年都折腾要制裁中国医药行业、要搞切割,但法案总是被狙击。关键在于相比经济利益,卫生健康和军事安全更加重要。

但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在医药领域,我们短时间内无法追上,甚至还存在被拉开的风险,而且从进出口药品结构来看,我们对美西方的依赖也很高。

药品已经是中国工业制品中逆差最大的一项,除了2021年抗疫情类药品出口猛增,使得药品出口从2020年的913亿元猛增到2490亿元,当年贸易逆差缩小到200亿元,但也仅仅是2021年而已,之后很快恢复到巨额逆差状态,2023年逆差超过2000亿元。

关键是进出口结构,中国出口药品中一半左右是原料药,而进口的多为高技术、高价值的药品和原料药。美国担心失去中国的原料药供应导致威胁社会安全,而对我们来说如果失去进口的成品药,损失也很大,患者是等不起的。

可以说,美国在医药领域优势很明显,最大的优势来自于丰厚的利润。美国市场是全球医药领域最大的金矿,几乎所有创新药,在美国的售价都是最高的,美国在全球创新药销售额的占比超过一半,医疗支出占到GDP20%左右。

所以医药领域一直有一个说法“美国人为全人类用药承担了巨额医疗成本,马斯克也说“美国几乎独挑全球药物研发重担”。

利弊都很明显,弊端在于美国人的医疗负担极重,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在拖垮美国财政,而据李玲教授分析“破产的美国人有三分之一是因为医疗”;而利主要是针对医药企业以及创新药研发,只有足够的利润才能支持全世界最庞大的医药研发,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创新药。

也正是因为全球近一半的医药研发、医药营收来自于美国市场,利润占比更高,美国在全球医药领域具有近乎绝对的主导能力,根本不认为有哪个国家能在短期内对美国医药行业带来威胁。
创新药的技术、市场以及金融投资都在美国手里。
这跟芯片是不一样的,芯片领域中美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在当前最火热的AI领域,最近谷歌前CEO施密特认为,中美之间的差距不是之前认为的至少两三年,很可能只有一年之差。

但药品领域很难短期追上。因为药品的研发周期很长、不确定性更大,需要用海量的资金和时间堆起来,尤其涉及到人身健康,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不可能单纯靠集中资源短期内突破,谁也担不起急功近利的风险。

更何况,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有效支持创新药研发的政策环境。
当前的医药政策更强调国内药企服务民生,要让利于民,尤其体现在集采上,重点是压低成本,目的是先建立兜底的医疗保障,整体而言对民生利大于弊。但低价导致企业现金流受损,不利于行业龙头的出现,也打击了创新投资的积极性,显然不利于需要高投入、高风险的本土创新药研发。

国内这些年也有些药品、医疗器械实现了国产替代,典型的是心脏支架,在2020年被纳入集采之前,国产市场占比超过七成,平均售价1.3万元,确实不便宜,但相比进口支架的2万元,已经低不少了。而集采后,直接降到了700元左右,平均降幅94.6%,甚至有国内企业开出了469元的最低价。

集采后确实有利于民生,从2020年11月纳入集采,仅2021年到2023年这三年时间,中选心脏支架使用量年均增长17%,总计达561万条,中选心脏支架使用量占95%,超过370万患者获益。

但是代价呢?

集采前,国产心脏支架年市场规模在百亿级,集采后锐减到10亿级,这导致国内医药企业收入和利润极具萎缩,很难投入足够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
对国际巨头而言,它们的产品线更丰富,中国市场占比并不高,个别产品在中国市场售价锐减,对这些巨头而言,顶多是皮外伤,但对中国仍然处于起步期的医药企业而言,算得上伤筋动骨了,不仅自有资金锐减,还会影响到医疗产业资本投资和市值。

除了资金和创投问题,目前的政策体系对于创新药也有颇多限制,主要体现在审批和准入上。比如中国目前每年大量进口药品,如果能够让更多药品从进口转为本土生产,对于缩小贸易逆差、确保药品供应安全都是有利的。但是目前政策,对于境外药品转本土生产,要求过高,比如要求原辅料企业备案并且提交完整技术资料,很多境外供应商有顾虑。

而国内创新药面临定价两难。

创新药定价低了,影响创新,企业不愿意研发,就会转而搞仿制药、中成药这种几乎没有风险的,然而中国每年超过2000亿药品逆差,如何解决?

但是定价高了,医保承受不起,毕竟中国有14亿人,就拿上面提到的心脏支架来说,如果还是每条上万元,医保根本就不可能承受,只有大幅降价,才能全额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当然是全民的福音。

上述两难问题,只靠国家基础医保,几乎是无解的。

更多细节不一一赘述,小镇认为关键症结是:中国的医药政策体系不完整,兜底已经比较扎实了,但是缺高需求的部分
有很多人希望花更多钱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从医疗公平角度,这属于富人可以获得比穷人更好的医疗服务,当然不公平,但是创新必须由更有支付能力的人去买单,买单之后才能促进技术进步,最终才能惠及所有人。

如果老想着公平,最终就是低水平的大锅饭,想要吃饱都不容易,更别说吃好了。而有支付能力的人也会选择去海外购买医疗服务,导致大量资金外流,最终反而支持了其他国家的医药创新。

解决之道还是多元供给,要在国家基本医保之外,强化商业医疗保险。比如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基本的医疗服务由国家医保报销,但如果这个人对医疗有更高的要求,想要让专家看病,想要吃更好的药,想要享受更好的医疗环境和服务等等,这部分就可以由商业医保报销,要衔接好基础医保和商业医保。

但现在,就算想花钱,因为医保报销的限制,也不容易获得。

要想搞好商业保险,就需要做很多改革,尤其是管理体制改革,得有更专业的部门专门负责监管,还要把关键的数据提供给商业保险机构,包括疾病发生率、各类药品的审评数据等,只有拿到这些关键数据,商业保险机构才能合理确定保费和报销标准。

中国保险业发展远远不足,如果商业医疗保险能够发展起来,跟国家基础医保形成高低配,当前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国家基础医保以集采和仿制药为核心,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压低成本,这才能普遍提高全民医疗保障水平,让穷人也能用得起心脏支架。

商业医疗保险,可以满足更高的医疗需求。让有钱人把钱花在国内,不仅缩小逆差,还能支持国内创新药研发,当创新药获得了足够利润,之后就可以转入基础医疗和集采体系,惠及更多人。

基础医保兜底,商业医疗创新,如此方能良性循环。

希望在十五五期间,商业医疗保险能够真正激活,两条腿走路才稳。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西式“女权”,是邪路,更是死路

■  光赚钱不干活,那就把钱吐出来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