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家”太多了,能不能谦虚点

文化   2024-12-17 21:23   北京  
现在的头衔过于泛滥,一个个总想拿头衔抬高身价,就很无语。
比如各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是二级市场搞证券交易的,对一级市场都了解不多,但公开讲话,不是去分析自家业绩、分析行情,而是动辄大谈经济,甚至有的人竟然公开说自己对经济学毫无研究,这算什么“经济学家”?明明应该是“首席分析师”。

还有投行,VP(副总裁)都成了低级头衔的。之前就有朋友说了一件早年“糗事”,某投行联系某地政府,说公司的一位VP(副总裁)要来洽谈业务,当地一看副总裁这么厉害,直接请县长出面接待,结果人来了一看,不过是一个20冒头的小职员,根本没什么职权。
还有互联网更是头衔大放送。传统上市公司,总监已经是很高的职位了,然而在互联网公司,出门在外几乎人人总监起步,当然这是外部头衔,反正不是政府职级,夸张点也无妨。但是有的互联网公司甚至把“专家”当成略有经验的岗位代称,一个公司10万人,恨不得6万专家,甚至还有高级专家、资深专家,专家如此廉价?
搞到现在,各种“家”漫天飞,随便写几篇文章,就敢号称某某学家,实在不行还可以搞跨界,出门在外不是个总、家的,都不好意思见人。
真不如谦虚点。
比如极大促进英国工业革命,创造蒸汽船、桥梁、隧道,建造全球首条铁路的布鲁内尔,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就是以他下马车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如此人物,头衔也不过是“著名工程师”而已。
而国内最高级别负责专业领域的,也只是称之为“师”,也就是各项目组、央国企乃至部委里面的三总师,既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规划)师,也没谁自称为“家”。
不过也确实没办法,毕竟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只是大可不必看到个头衔,就觉得说的有道理。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光赚钱不干活,那就把钱吐出来

■  关键的政策短板,需要尽快补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