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口径确实应该修改,但关键还是得治本

文化   2024-12-18 22:52   北京  
从今年6月《金融时报》发文《如何理解M1增速变化?》算起,铺垫了半年,M1统计口径终于修改了,在原来基础上,新增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在调整前,中国M0、M1、M2分别包括以下范围:

M0指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M1+个人存款(活期、定期)+单位定期存款+非银存款+其他。

调整后就把M2中的一大块和一小块拿到了M1。参考10月数据,M1余额为63.34万亿元,而个人活期存款是39.4万亿,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是2.37万亿,统计口径调整后,M1规模增加了66%。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数据好看了。尤其M1增速、M1与M2的比值,这两个直接体现未来经济信心的关键指标。

M1一般被认为能够直接反映当期经济运行的景气度,因为M1具有高流动性,无论是想要消费还是投资,都需要定期存款账户转入活期账户,相当于从银行里把钱取出来,然后再去花。

今年M1指标表现很不理想,今年1-9月同比增速一直在下降,4月跌到负值,9月跌到-7.4%,这是有史以来的最低值。
10月才有所改善,但同比仍为-6.1%,只是环比改善了1.3个百分点。

而过去的M1指标,只在M0基础上增加了单位活期存款,但从2023年以来,单位活期存款受到三大因素影响,导致持续下降。

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地产销售萎靡,过去居民购买房子,就会把存在银行的钱提取出来,支付给开发商以后,就变成了开发商的活期存款,但这两年房地产销售锐减,就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

次要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不同行业分化,不少企业选择暂停扩大投资;另一个跟监管有关,今年4月下发文件禁止手工补息,存款收益低了,企业资金就从银行存款转入理财账户。

三大原因叠加,就导致2024年M1同比增速持续下降,被解读为“宽货币紧信用”,也就是货币供应很多,体现在M2增长很快,但贷款用于消费、投资的意愿不足,M2并没有转换为真正有价值的M1,也就出现了货币周转不畅、企业对未来的积极性不足,出现了通缩压力。

理论说到这就够了。

小镇之前谈失业率统计指标调整的时候就说,有些指标应该早点改,明显不合理、也不符合现实情况了,但是迟迟不改,等到数据很不好看,引起负面解读了,这时候才去改,就有点迟了。当然亡羊补牢是对的,但是能不能防患于未然呢?

就说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这个指标是2018年1月开始定期公布的,实际统计开始时间更早。但2018年的时候,00后都开始上大学了,中国高中、高校在校生比例大增,首次公开的时候就应该不包含在校生,结果等到去年才开始调整。

还有这次的M1也是如此。

国际通行标准,M1本就包括个人活期存款,但中国跟国际不一样,1994年首次将中国货币供应链分为M0、M1、M2的时候,M1就没包括个人活期存款。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在欧美广泛使用的个人支票,在美国,10美元也可以开支票,只要能开支票就可以当现金用来,类似的还有汇票、转账指令等可转让存款。

中国1986年开始试点个人支票,但使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1994年确定统计口径的时候,个人活期存款实际还得人去银行提取,没法直接转让,因此在当年不把个人活期存款纳入M1,这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但后来就不一样了,银行卡快速普及,后来极有了为发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在线支付,这几年更是实现了无现金化。个人活期存款里的钱,跟现金还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还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利息,否则算进M0里都行了。

央行这些年也四次修订货币供应链统计口径,但是主要是不断扩大M2的统计范围。今年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有一篇专栏《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的回顾和展望》,专门回顾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这篇文章也是为调整M1进行铺垫。

第一次修订:为适应资本市场快速发展,2001年6月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纳入M2;

第二次修订:为适应加入WTO后的变化,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货币供应量统计;

第三次修订:为适应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发展及住房保障制度实施,2011年10月,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纳入M2;

第四次修订:为适应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将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纳入M2。

该专栏报告分析认为,过去的口径调整没有涉及M1,不能反映中国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应该将个人活期存款纳入M1统计。

道理都对,但还是要说,应该早点改。如果早点改,更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也能让数据的波动变得更加平缓,而不会出现骤然的暴增暴涨带来的过度解读。

比如2022年1月M1统币突然下降1.9%,而就在前一个月同比增速还是3.5%,此前多年来一直保持0以上,当时引起很多负面解读,说经济不行了、企业不想投资了,结果下个月同比增速高达4.7%。短短一个月如此大的波动,而当时没有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显然是统计指标出了问题。

实际主要是春节同期错位导致的暴涨暴跌。
如果把个人活期存款统计在内,那么202112月到20222月,同比增速的变化在0.5个百分点以内,属于正常波动,也就不至于引起如此多的负面解读。

而针对2024年的M1同比增速,口径调整后,也能够大幅收缩同比跌幅。比如口径调整前,9月同比跌幅为-7.4%,10月同比跌幅为-6.1%。

调整后,9月同比跌幅变为-3.3%,比原口径少了4.1个百分点;而10月同比跌幅变为-2.3%,比原口径少了3.8%个百分点。

调整口径也绝不仅仅是好看一点,也关系到更准确反映经济现状,关系到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和调整。

比如前面提到M1和M2的比值,其实还延伸出来一个关键指标,那就是M1和M2的剪刀差,既“M1同比增速-M2同比增速”,如果剪刀差为正,代表市场对未来前景乐观,更愿意把钱用于消费和投资,也就是活钱占比高了;反之,就是持消极态度,更愿意储蓄而不是消费或投资。

这个剪刀差会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比如当剪刀差为负而且负值很高的时候,市场上就特别期待央行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放水。比如上面提到的2022年1月,几年来首次M1同比增速负值,当时市场上一些分析就认为央行可能会采取放水来刺激经济,只不过2月数据就恢复了,所以热度不高。

口径调整前,10月的剪刀差高达-13.6%,比9月创新高的-14.2%,但仍然非常高。但调整后,剪刀差就下降到-9.83%。从口径调整来看,也可以猜测,明年会宽松,但肯定不会像市场期待的那样。

不管怎么说,亡羊补牢总是好的。但真正关键的不是统计口径,而是想办法解决资金流动不足的问题,让钱动起来。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关键的政策短板,需要尽快补齐

■  宁可浪费,绝不错过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