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城里的“旗杆街”

文摘   2024-10-11 17:02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 习近平2024年8月6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丰县旧县衙之西侧有一个很有名气的街巷名称——旗杆街和旗杆巷。
百米长的旗杆巷并连起大同路和旗杆街两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在这里,沿街还能看到明砖清瓦,乃至民国景象。昔日的繁华,旧日时的隆昌,历史的尘埃,时代的创伤,隐约可见蛛丝马迹。

(图片来源于天地图)

“旗杆街”是因为丰县城西八里坊王氏七世孙王铸之功名,在家门前立“旗杆”而得名。王铸,字百图,任某卫千总之职,住于丰县城,故在家门前立有“旗杆”,鉴于他的声望,所在该街巷则称之为“旗杆街”。娶刘氏,生子五人,其中长子、次子失传,三子翠然,四子浩然,五子曰然。
旗杆街的形成,在《王氏族谱 》《 丰县志》中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即王铸的生卒时间、任职时间,都没有确切的记载。
从其世系所见,他属于丰县始祖天眷之七世孙,应当在明朝的中后期。
明朝洪武三年( 公元 1370 年 ),知县傅时即旧址修筑,浚隍而鼎新之。成化二十一年(公元 1485 年),知县邝颐修四门。
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年),知县于让复修东西二门楼。
弘治十四年(公元 1501年),知县王纪复修南北二门楼。
正德十三年(公元 1518 年),知县裴爵因环城筑堤,捍御水患。
嘉靖五年(公元 1526 年)六月,黄河复决,城陷。知县高禄遂将县城迁至旧城东南华山之阳,在此长达二十五年。
嘉靖九年(公元 1530年),知县赵寿浚沟(华山之后的“秦沟”,秦始皇二十八年破坏丰县帝王之气时所挖的“断龙沟”)筑墉,以防黄水。二十一年(公元 1542年),知县李崇信增拓城址。
三十年(公元 1551年),知县徐营应民众魏墇、王佺、赵通等人的申请,为方便县境西、北部百姓进城报事之方便,将华山县城迁回丰县老城旧址,创造土城,其范围约如日城之三分之一:周长一千九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余。
三十四年(公元 1555 年),知县戴辅始修建四门楼橹,东曰启元,南曰大享,西曰美利,北曰肃贞。
三十八年(公元 1559年),知县胡ㄨ(yì 义)心增筑旧城堤,本厚三丈五尺,顶一丈四尺高一丈二尺。
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年),知县费思箴始包以砖石,凡楼橹雉堞以及铺舍,无不鼎新,视旧改观焉。易其四门额,东曰望华,南曰中阳,西曰障澜,北曰大泽。
万历三十年(公元 1602年),河决朱旺口丰县正当其冲,城乡一片汪洋,积水几乎与护城堤持平。知县戴一松防守严密,并对护城堤增高加厚,使县城赖以存留。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河南一带流冦猖獗,掠徐破萧,对丰县形成威胁,知县方遴偕创建四门瓮城,坚于守护。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 1645年),县知事胡增光于城角外创建炮楼四座。
顺治五年(公元 1648 年)秋,有寇警,知县阎珺增筑女儿墙二尺,城外堤上复筑土城数百丈,开隍池,架以木桥,重城巨堑,对城区防御起到重大作用。
从以上叙述可知:丰县城的建筑与变迁,经历了无数次修复与完善。
那么,按王铸为迁丰始祖之七世孙,明朝建立至此时已 220 余年,“旗杆街”的形成时间应该在此之前。

(作者 白光华


END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fengxianwenyi

 投稿邮箱 

jsfxwlgzh@163.com



丰县文艺
文学艺术交流平台,推送前沿知识、经典品味、精品美文、摄影作品、书法美术、文艺信息、征稿启事等系列,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