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习近平2024年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第二年,婆婆说:那块抗金地种春棉花吧,好地能收两季,那地只能收一季。
婆婆是一家之主,她说那块地种棉花,没有人反对说种麦子。
婆婆领我去打营养钵,培育栽棉花的苗子。我第一次学打营养钵,笨拙地使唤着手工营养钵机子。婆婆蹲在地里摆营养钵,我弯腰如虾用脚打营养钵。婆婆蹲累了就坐在地下,我弯腰累了就直起身子仰脸望一望头顶的天空和身边的四野,天空苍茫,野地空旷,风吹过我耳际带走时间的痕迹。一年年,光阴荏苒,我长大后就是为来这里栽种棉花吗?这个面目和善身材矮小的老婆婆和我之前的二十四年有什么关系呢?我要喊她娘,我要在她儿子抓阄分到的土地上干活!我不甘心!
我累了,我不想干了。我说:我不干了,我要去城里赶集。我放下手里正干的活说走就走。我不管婆婆惊愕的表情和野地里风一吹就干的泥土,扔下营养钵机子,拍拍屁股上的沙土,我义无反顾地回家骑了车子进城去了。
我逛了城里最大的百货商场。城里最大的百货商场也就三层楼高,一楼卖百货,二楼卖衣服和床上用品,三楼卖家具。我口袋里装了十块钱,十块钱是一张大票子,我舍不得换开花掉,原封不动地装回来。天快黑的时候我悄悄溜回家,远远看到没有大门和院墙的庭院里,婆婆和公公正在吃晚饭,微弱的灯光下他们的面目恍惚,神情冷漠。我悄无声息地从他们身边走过,感觉无言以对他们眼神里的责问,我隐约听到他们在低声地交谈:看,儿媳妇回来了。回来了?回来就没事了。
我蛇一样快速地潜进房间里没敢再出来。我饿了,丈夫给我端来饭菜汤水,吃饱喝足后我决定明天好好去地里干活。
第二天我醒来时太阳已灌满房间,家人都下田去了。我手忙脚乱地收拾一下就往村外的田地赶,春天的野外除了风的随意吹拂就是草的恣意生长麦地里开满了白色的和黄色的小花,荚菜、看麦娘婆婆纳、小蓟都赶着麦子往上长。小媳妇和村姑站在麦地里,一根一根拔草,像拔头发里的白发,她们弯腰低头一丝不苟的神情怀着对土地的虔诚,相信麦地里多一株小草就会少收一穗麦子,相信把时间交给大地就是往粮仓里积攒黄金。
走到我家地里,看到一畦打好的营养钵静静地躺在那里。一个个俊俏的小泥钵整齐地排列在畦子里,阳光抚摸着大地,抚摸着打好的营养钵。我想是婆婆喊公公来打营养钵了,他们打好了营养钵又去别的地里干活了。站在春天的阳光下我很愧疚,大地深沉,大地上的长辈也像大地一样饱含深情。我望向远方,除了这片盐碱地上没有长庄稼,野外没有一寸土地是闲置的,麦子连接着麦子,一直到云天相接的地方。麦地拔草的女人,像蜜蜂一样栖落在大地上,她们低头的姿势从没有改变,年复一年用尽了洪荒之力和野草纠缠不清。我将加入到她们的行列,走到麦地的深处,和麦子一起站在大地上,呼吸麦香,聆听风声,等太阳把我的肤色晒红,直至把我思想里那些虚幻的东西完全剔除,满脑子只装下大地的事情。
小草的种子长出来还是小草,玉米的种子长出来还是玉米,大地的女儿种在地里还是大地的女儿。一年年对农事的耳濡目染之后,大地上的事情慢慢潜移默化到我的骨子里,并且根深蒂固。我跟婆婆学会了栽棉花、打扁枝、摘棉花顶。我从她的言传身教中知道腻虫喜欢藏在棉花芯上,红蜘蛛喜欢藏在棉花叶的背面,棉铃虫则深藏在鲜嫩的棉花桃子里。她教给我种玉米豆子和花生的行距深浅以及对土壤的要求,她说种玉米要深挖坑并用脚踩瓷实,豆子和花生则要浅挖坑并轻轻盖上湿土即可。豆子花生要等晴天播种,播下种子怕下雨,一场雨水就拍了种子。雨水拍了的种子长不出来芽,苗芽窝着脖子把头顶的泥土顶成盖子也长不出来,须重新播种,重新播种常常误了农事,所收无几。而玉米绿豆不怕雨水,雨水拍了更好,拍了更瓷实,根系扎得更深。
婆婆把她的种植经验毫不保留地教给我,她把我带到大地的深处,从轻盈的摘棉花到沉重的拉板车;从捏着一粒种子丢到泥土里到背着喷雾器打药;从拿着小铲子割草到拿着两米多长的锄头锄地;从惧怕尖利的麦芒和锋利的玉米叶到累了困了就直接躺在麦子上闭眼休息到一头钻进玉米地里从不畏缩。婆婆成功把我带到劳动人民的队伍里,她含笑九泉了。我想婆婆无意培养我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她在不知不觉中把我教成了一个精通农事的真正农人。这是村庄农人的延续,一代一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我曾苦笑着对丈夫说:你娘还是把我带出来了,说好听这是传承,说不好听了这是把我带到地墒沟里去了。他快活地说:这里是广阔天地,你想咋发挥就咋发挥,你的大地你做主,不是很幸福吗?我哼一声表示对他的不满,要不是他,我认得婆婆是何许人?沙土地淤土地与我有什么关系?
多年后,我把一年收一季的盐碱地改造成一年收两季的壮地,把零零散散的四亩地成功地倒换成十亩地,把公公婆婆送到村南的土地里,他们再也不管我南地种麦子还是种蒜了。我的土地我说了算,我想种十亩玉米就种十亩玉米,想种十亩红薯就种十亩红薯。大地厚重,苍茫无语,总是在村外等我去播种去施肥,也在村外等我去收获去欣赏四季不同风光。我割麦子也割玉米,一茬一茬庄稼割回家,看似我在收割大地的果实,其实大地最终会把我收割到它的怀抱里。
我还是会在五月的黄昏马不停蹄地割麦子。一车一车麦子拉回家,倒在车棚里,我满怀深情地看着一车麦子倒进去,又看着另一车麦子倒进去,一万多斤小麦把车棚装满,我心满意足。我彻底地沉醉在收获的甜蜜里。我醉眼朦胧地看着像山一样堆积在我面前的粮食,得意地对丈夫说:当蚂蚁都饿死的时候,也不会饿死我们。
其实这些粮食除了留下少许的种子外,我会全部卖掉。十亩麦子能卖一万多块钱。每一年收麦子的小哥都会把没有拆封的一万钱递给我,我一张一张数着那些大红的票子,像数着青春的背影,艳丽而悲壮!
半辈子埋在泥土里的生命已经彻悟了活着的意义,不争不怨,不喜不悲,忘掉岁月里的虚幻和灰尘,安安静静保留一颗未泯的童心。
是的,我至今还童心未泯,深信大地就是一个神秘的魔术师。一粒种子在风的手中能变成十粒种子,在大地的胸膛就是万里碧波。一粒种子能够收获一百颗粮食,一百粒种子就是一万颗粮食。一百倍一万倍回报给人类的大地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它的神奇?有什么理由不珍爱它的无私奉献?
让这个司空见惯的故事再次感动我们吧。我们需要对熟视无睹的事情做一次深情凝视:勿忘本返璞归真。
(作者 孙爱雪)
END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fengxianwenyi
投稿邮箱
jsfxwlg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