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白露秋

文摘   2024-09-06 17:50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 习近平2024年8月6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晨光初照,金风沁爽,漫游于蒹葭苍苍的秋水之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瑟瑟获花随风漫舞,白鹭振翅滑翔,水面涟如花。淡淡荷香中,扭颈回眸便看到荷塘岸边,落羽杉棕红色的根系露出地面,像一组“十八罗汉”根雕图,或跌坐或伫立或凝思,这大自然的神来之作,让这“高天白露秋”更多了一丝奇幻与禅境之美。

秋阳撒金,给公园的花草树木笼上了一层如烟似雾的光晕。正痴醉于鸟儿欢鸣、紫薇俏绽中,忽闻雁唳长空,振翮云霄,这白露三候之一的“鸿雁来”,瞬间就将我送回童年。儿时每看到头顶有雁阵飞过,我们便欢快蹦跳着唱起儿歌:“大雁飞,去写字,写哪里?天空里。写个人,写个一,白云给它当橡皮…”那时,从城里归来的邻居雁儿总像个“领头雁”,她一脸认真为我们“布阵指挥”,天上群雁飞,地上我们这些“野娃娃”就伸开双臂,时而“人”字形,忽而“一”字形,像长了翅膀般满村疯跑嬉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极喜李清照词中的这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脊椎骨刚受伤的那些年,久卧病榻愁绪满怀,独坐西窗望斜阳,看到群雁从窗外掠过,那时最潟盼的就是云中友寄锦书来。纸短情长里满满的暖心与感动,那一份艰难岁月里的真挚友情,如白露之甘霖,在滋养和润泽着我,陪我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生命至暗期。

清晨的林间堤岸,莹莹露珠在草尖树叶间滚动,灿阳折射中发出熠熠光芒。我倏然想起《红楼梦》中薛宝钗所服用的冷香丸,其中药引中便有这“凝如脂,美如饸”的白露之灵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肥肉悦泽。”为吸濡这天降之甘霖,我也曾像芸娘般入夜将茶包挂于茉莉、白玉兰花树间,清晨又痴痴地拿一骨瓷小碗去郊野“收清露”。从一朵朵花瓣里、草尖上、树叶间轻轻抖落下一粒粒细小的白珠儿,这天赐的玉液琼浆我总会珍爱无比地捧回家,为家人烹泡香茗。那撷着花香与草味的茶汤,入口清馨自然,香韵尤绝。

行至公园,低头便被甬道边紧盈盈的牵牛花迷了眼,一对“鸳鸯蝶”双栖双飞,在花从间卿卿我我。在这花稀叶黄的白露时节,这颇富野趣的花儿,像一只只小喇叭,吹醒了我沉寂已久的往事。这清晨含着露珠开得姗姗可爱的小花,灿阳之下便蜷缩收拢。曾在《源氏物语》中读到它有个很诗意的名字“朝颜”。而我则独倾情于“夕颜”,日暮黄昏,劳作了一天的母亲烧一锅拌汤做宵夜,家乡称“烧汤”。满天繁星下,端一碗汤食“吸溜吸溜”蹲于花墙下,看深紫浅粉的夕颜在暮色里随风漫舞。蟋蟀在檐下轧轧而鸣,这被家乡人称为“促织”的小虫儿,母亲说它是在敦促妇人,该缝制寒衣了。夜色清凉,母亲在煤油灯的微若灯光里剥棉桃,而我则枕着虫鸣,在明月星光里编织我儿时的“365 夜”故事。

白露染秋色,这从远古蒹葭苍苍中,撷着《诗经》之灵韵,遇寒而凝的莹莹露珠,它让清秋更富袅袅诗意与唯美烂漫。秋风起兮云儿翩,鸿雁南飞燕子归,正是白露好时节。


(作者 李仙云


END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fengxianwenyi

 投稿邮箱 

jsfxwlgzh@163.com



丰县文艺
文学艺术交流平台,推送前沿知识、经典品味、精品美文、摄影作品、书法美术、文艺信息、征稿启事等系列,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