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堵在北京的二环路上,心里想我一直在公号
写这些古老的人,遥远的事,跟眼前在过马路,
等公车,匆匆走过的行人有什么关系?
这幅举世闻名的壁画名为《雅典学院》,创作于1509-1511年文艺复兴期间,当时欧洲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人们希望回到古希腊及古罗马光辉灿烂的古典文明,在精神上重获新生。文艺复兴(Renaissance) , 原词义便是“重生”(Rebirth)。
柏拉图手指向上,亚里士多德手心朝下,这两位思想巨人为何做出这样的手势?
《企鹅哲学史》的作者格林雷这样说: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与柏拉图的迥然不同。……亚里士多德说柏拉图的理论只是一种诗性的隐喻。”
柏拉图手往天上指,难道天上有什么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生于公元前427年的柏拉图认为有两个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存在世界”(realm of being)。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完美的,不变的事物。“存在世界”中的万物是理念或形式(forms or ideas),一切永恒不变,完美无瑕。
第二个世界是“生成世界”(realm of becoming)。生成世界是人们从感官所得知的世界,在我们的感官经验中,世间万物是短暂的,可变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生成世界中的一切转眼流逝,并不完美。 这里的一切是对“存在世界”中的万物不完美的模仿,只是“存在世界”的影子。
要理解“存在世界”,我们需要认识柏拉图提出的“共相”。
雪是白的,天鹅是白的,门是白的,柏拉图认为雪、天鹅、门是殊相(particulars),它们共同拥有的“白”是共相(universals)。 “白”是在一个个白色的物体之外独立存在的实在之物。柏拉图认为宇宙中真有“白”这个共相独立存在。
无论是美还是善,是人抑或马,是猫是狗、都具备永恒不变的,完美的诸理念存在于“存在世界”之中。换句话说,即使一把椅子也在“存在世界”有着完美的,永恒的,不变的理念或形式。现实世界中木匠做的那把椅子,既做不到永恒不变,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柏拉图认为,木匠做的那把椅子只是“存在世界”中“椅子理念”的影子而已。
那么,完美的“存在世界”到底在哪里存在?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存在?柏拉图以为人的感官不能知晓“存在世界”。要进入其中,唯有通过数学这道神奇的门。在柏拉图创立的学院门口刻有“不懂几何之人请勿入内”;数学,不仅是步入学院的物理门槛,更是抵达完美的“存在世界”的唯一途径。
听起来玄之又玄的“存在世界”和“理念论”当时受到雅典人的严重质疑。
《企鹅哲学史》的格林雷这样写:
在柏拉图一部非常晚期的对话《蒂迈欧篇》中,
这一理论依然存在。
壁画中柏拉图左手拿着的便是《蒂迈欧篇》(Timaeus),他向上所指的,很有可能是他坚持存在的“存在世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世界”里面是抽象的理念或形式 ;这些抽象的理念或形式不但完美,而且永恒。
数不清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对柏拉图景仰有加。无数科学家认同数学是解开未知的钥匙。数学家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启迪艾伦·图灵创造了现代计算机的原型,物理学、天文学、基因学,无数科学的研究成果用数学为工具,以数学为语言, 带领人类到达非肉眼能见,耳朵能听,触感能知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亚里士多德这位弟子,柏拉图曾称他为“马驹”。养马的人都知道,马驹吃饱奶后会踢母马。事实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在专题论著中多次强烈批判柏拉图的核心概念。
亚里士多德否定柏拉图的“存在世界”,认为“存在世界”是柏拉图的文艺青年幻想。在“雪是白的”命题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白”并非真实存在。
人靠感官得知白雪,白雪底下,有各种混合凝聚起来的事物,“白”为其中之一。白雪是实体,实体是“实在之物”。实在之物是把两种或以上的东西叠加或融合在一起的事物。
例如一个人便是个单独的实体。假定他左手断臂,左手断掉的手臂不能从他身上分离而独立存在,没有断臂之人,断臂便不能单独存在,同理,没有白雪,“白”不能单独存在。
“白”,必须与实在之物“白雪”叠加与融合,绝不是独立存在之物。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柏拉图的“存在世界”简直是无稽之谈。
热衷生物学的亚里士多德从观察认识事物,肯定人从感官所得的结果,下面是他对章鱼的观察:
章鱼用嘴上的两个触须把食物送到嘴里,最后一个触须非常突出,也是唯一一个略帶白色,顶部开叉的触须(它向脊椎方向展开——脊椎是吸盘对面的光滑的表面),章鱼用它进行交配。在其液囊的前面,触须的上面有一个空管,章鱼用它把嘴吃东西时进入液囊的海水排掉。若按章鱼所谓的头的方向来判断,它是伸开腿斜着游的。当它这样游时,眼睛可以向前看(因为眼睛在顶部),嘴巴则位于背后。只要是活的章鱼,它的头就是坚硬的,像充了气一样。*
在现存的文献中,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曾经深入研究乌龟、蜥蜴、海豚、毒蛇、白鲸,记录过无数鸟类和动物的习性、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理结构、繁殖方式。从欧洲的野牛到地中海的牡蛎,从人到蛆,这位大哲学家都有所精研。
作为出色的生物学家,观察,是亚里士多德进行研究工作的首要手段,而身体各个感官从观察收集得来的信息,便是真实不虚的证据。
没有感官,人无从观察,没有观察,怎能认识,缺乏认识,谈何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手心向下,要表达的可能就是这种从观察出发,脚踏实地,辨析事物的路径。实验室进行的实验,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简单直接的说明。
柏拉图向上指,亚里士多德向地面示意,人类的科学成就与发展之道,就在这两位哲学家一上一下的手势之中。
这是一个美妙绝伦的想法。
创作者拉斐尔穿越千年,身穿黑衣,头戴黑帽,来到公元前的学院,正站在画中的右下方。而我,受到《企鹅哲学史》的作者安东尼·格林雷教授的启迪,也身处画中,打算向德克利特(Democritus) 讨教永恒之物的本质。
倘若你昨晚刚好在二环路上匆匆走过,现正下班坐地铁回家,希望你能和我一道,来到超越时空的《雅典学院》,向先贤们请教请教。
*有关章鱼的原文来自译林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