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这不就是我吗?我没什么要求,只想过得快乐一点,柏拉图能帮我吗?
乙:可以。
甲:我要求不高,快乐就是吃个抹茶冰激凌,没有什么比吃好东西让我更开心。只是每次吃完,快乐马上就过去了。
乙:这类快乐多得很,跟嗅觉相关的就是这种快乐,它突然出现,一下子很强烈,停止之后也不留下痛苦。(584B)
甲:说得太好了!快乐就是闻到香气的感觉。网上的金句“没有痛苦便是快乐”也很有道理,最近我扭伤了脚很痛,好了之后,我觉得特别开心,很快乐!
乙:人们在受到痛苦时会把免除和摆脱痛苦称赞为最高的快乐。这种最高的快乐并不是说什么正面得到的享受,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得到的平静便成了快乐。(583D)
和痛苦对比的快乐是“平静”,和快乐对比的痛苦也是“平静”,它们不是真实的快乐和痛苦,而只是似乎快乐和痛苦而已。这些快乐的影象和真正的快乐毫无关系,都只是一种欺骗。 (584A)
让我们不要再相信这种话了:脱离了痛苦就是真正的快乐,没有了快乐就是真正的痛苦。通过身体传到心灵的那些所谓最大的快乐,大多属于这一类,是某种意义上的脱离痛苦。(584C)
甲:你是指从身体传到心里的感官快乐在某种意义上是脱离痛苦,就像吃食的快乐有饥饿的痛苦在先,性爱的快乐有欲望的折磨在前。
乙:走在快乐前头的那些由于期待它们而产生的快乐也是这一类。(584C)
甲:哪一类?
乙:自然中有上、中、下三级。一个人自下升到中,他会以为自己已经到了上;当他站在中间向下看他的来处时,由于从未看见过真正的上面而认为自己已经在上面了。(584D)
甲:我不太明白。
乙: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快乐、痛苦及这两者之间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正如他们对许多别的事物的看法不正确一样......。由于没有经验过真正的快乐,他们错误地对比了痛苦和无痛苦,正如一个从未见过白色的人把灰色和黑色相比那样。(585 A)
甲:根据你说,懂得“真实”才能了解什么是快乐。那你告诉我什么是“真实”?
乙:一类事物如饭、肉、饮料;另一类事物是知识、理性和一切美德的东西......。饭、肉、饮料是永远变化着的可灭的;美德、知识和理性是紧密连接着永远不变不灭的真实的。(585C)
甲:你的意思是感官感受到的是永远在变化而可变的,而永恒不变的知识、理智和美德才是真实和实在的对吗?
乙:对。保证身体需要的那一类事物是不如保证心灵的那一种事物真实而实在。(585C)
甲:你的意思是?
乙:受到充实的东西和用以充实的东西越是真实,我们所感到的快乐也就愈是真实。(585E) 那些没有智慧和美德经验的人,只知道聚在一起寻欢作乐,终身往返于我们所比喻的中下两级之间,从未再向上攀登看见和道德真正的最高一级境界,(不会体验到)任何实在的满足,以及可靠的纯粹的快乐。他们头向下眼睛看着宴席,就像牲畜俯首牧场只知吃草,雌雄交配一样。须知,他们想用这些不实在的东西满足心灵的那个不实在的无法满足的部分是完全徒劳的。(586B)
甲:你是说吃好东西不是真实的快乐吗?可是我觉得吃抹茶冰激凌很快乐,享受下午茶的慕斯和咬一口超好看的蛋糕是快乐的天花板呀!请你说明白点,快乐,到底是什么?
乙:快乐和痛苦在心灵中产生都是一种运动。(583E)
甲:有意思。那么,心灵是怎么回事?
乙:每个人的心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用来学习的;另一部分是人用来发怒的, 这部分可以称它为激情;第三个部分比较复杂,难以用一个简单的词来形容它,只能用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成分来命名它,我们根据它强烈的关于饮食和爱的欲望以及各种连带的欲望,称它为“欲望”部分。
欲望部分的快乐和爱集中在“利益”上,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爱利”;激情部分永远整个是为了胜利、优越和荣誉,我们可以称之为“爱胜”或是“爱敬”;学习那一部分总是全力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理,心灵的三个部分中它是最不关心钱财和荣誉的,我们称它为“爱智”部分。(581B)
甲:心灵这三个部分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乙:有些人的心灵是这个部分统治着,在另一些人的心灵却是那两部分之一在统治着,依情况不同而不同。
基于这些不同的部分,我们说人的基本类型有三:爱利者、爱敬者、爱智者。对应着这三种人也有三种不同的快乐。(581C)
甲:我要快乐,你快告诉我哪种生活最快乐?
乙:如果你去问他们,他们都一定会说自己的那种生活最快乐。财主会断言,与营利相比起来,受到尊敬的快乐和学习的快乐是无价值的,除非它们能变出钱来。
被激情统治的爱敬者把金钱带来的快乐视为卑鄙,除非学习也能带来尊敬,要不然他们会把学习带来的快乐视为无聊的瞎扯。
爱智者认为别的快乐远非真正的快乐,他会把它们叫做“必然性”快乐。因为,若非受到必然性的约束,他是不会要它的。 (581D)
甲:你的意思是爱智者认为满足生存需要的是“必然性”快乐,如果不是基于生存需要的约束,他不需要这些快乐。也就是说,他需要吃饭穿衣,可是他不需要这些基本需求以外的东西。
我只想知道如何判断哪一种最快乐就可以,没必要去区分哪种更善,哪种更恶,又或者哪一种更可敬,哪种更可耻。(581D)
乙: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用什么作为标准呢?不是用经验、知识和推理作为标准吗?还有什么比它们是更好的标准吗? (582A)
甲:有道理。人是懂得理性思考的,这是我们与动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用思考来推理和学习以获得知识,积累经验。这三个标准定得很好。
乙:你认为着眼于营利的爱利者在学习真理和美德的快乐经验会比爱智者多吗?答案明显是爱智者对学习真理和美德的经验比爱利者多得多。(582B)
甲:那么相比由激情统治的爱敬者呢?爱敬者用激情赢得人们的尊敬,也应该很快乐的呀!
乙:尊敬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如果他们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的话;富人,勇敢的人,智慧的人都可以获得广泛的尊敬,因此都能得到受尊敬的快乐。但是看到事物实在的这种快乐,除了爱智者以外别的任何人都是不能得到的。爱智者是善于思考和推理的人,而且他们能够结合知识和经验,所以他们最有资格判断三种快乐之中哪一种最快乐。(582C)
甲:所以,你的意思是爱智者是最快乐的。无论如何,当有知识的人说自己的生活最快乐时,他的话是最可靠的。(583A)
我终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说的是一种另类的快乐概念。这个概念不是零零碎碎地体验我们在做的某些事情,例如我说吃抹茶冰激凌,享受下午茶的蛋糕令我十分快乐的感受;你提出的快乐概念是将快乐放到人生的整体中去思考。
你建议将一个人的生活视为整体,其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爱利者关心的是营利;爱敬者具备竞争性,他们关心的是成功、名望和权力;爱智者关心的是不断学习,着眼的是智慧和德性。
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的不是感官上的快乐,目光不是放在吃抹茶冰激凌时的感受,而是要将快乐放进各种人生中去比较,以从属于每种人生的独特的快乐来审视自己选择的人生。
我们要当爱利者、爱敬者,还是爱智者?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人生?
柏拉图先生,你论证“爱智者”的生活值得过,不是因为其中带给我们的快乐。你引领我们转个角度去看:爱智者的生活最快乐,是因为爱智者的生活最值得过。
——————————————————
格林雷在《企鹅哲学史》这样介绍柏拉图:
几乎所有哲学都是在提出途径去解决柏拉图提出的问题,同时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都被柏拉图讨论过或至少触及过,以至于罗素和数学家怀海德说:“哲学是对柏拉图的注脚。”在他之前与之后,他的成就都是巨大的,像高山俯视着丘陵。
汉译本《理想国》的引言这样写:
《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柏拉图“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
面对这位生活在2700多年前的思想巨人,我们可能感到他比天上的星星还要遥远,跟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我在网上看到上面这个《快乐》视频,想着把柏拉图告诉我的写下来,对生活在当下进行老鼠竞赛(rat race) 的我们,也许能有一些启示。
英语老鼠竞赛(rat race) 是指一种永无止境,毫无意义的追求。这个短语将人类比作老鼠,描述一种不断重复,令人精疲力竭的生活方式。
上面对话带数字的内容为柏拉图《理想国》原文的索引编号。
视频来源为youtube. This video is not mine and for demonstrative purposes only. The original poster is Steve Cut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