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如何度过

文化   2024-06-13 20:00   北京  

不怕死?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在死前的审判申辩却这样说:

"诸位,怕死没有别的,

不过就是不智慧而自以为智慧,

以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没人知道,

死亡没准是人的所有好处中最大的一个,

人们都害怕,好像明确知道,它是坏事中最大的,

认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这不是极为可耻的无知吗?"

不畏死的苏格拉底被指控两项罪名:不敬神以及败坏青年;罪名成立,须判处死刑。

审判由501位陪审员投票决定,人数多是为了防止行贿,501人是保证不会出现等票。雅典是实行民主政制的古希腊城邦,审判虽没有律师,控辩双方各有三小时陈词,计时器是一座水钟。

到场围观的人相当多,所有人都聚集在一块块长布架起来的户外凉棚下。群众吵鬧的声音此起彼伏,苏格拉底三番四次请人们安静下来,聆听他死前要说的话。

听我讲,不要打断我的话。

我相信,听我说对你们有好处。。。。

苏格拉底穷其一生思考人应该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人生,经常独自站在街头沉思那些要紧的、奇特的、永恒的问题,任何干扰他的事物,都会被他思维的力量驱逐。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在众多弟子当中,只有几位写到他,其中柏拉图和色诺芬详尽记述了他的事迹及学说。

在柏拉图的二十六篇对话中,共有七篇设置在苏格拉底去世之年的春与夏。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在审判前后的日子忙得团团转,不依不饶向各式人等提问有关美德和知识的本质。

其中一篇写到在预审当天,苏格拉底身处王宫柱廊的入口等待王者执政官的召见,恰巧遇到先知祭师游叙弗伦。游叙弗伦以精通与神有关的一切自许,苏格拉底马上把握机会,半开玩笑地说自己被公诉有罪,在这危难关头,唯有祭师能帮得上忙,指导他什么是虔诚。

苏格拉底问游叙弗伦:

“什么是虔敬的本质?”

游叙弗伦:

“神之所喜者是虔敬;所不喜者是不虔敬。”

苏格拉底:

虔敬的事物(或行为)之所以虔敬,

是因为神赞许它;

还是因为它是虔敬的,

所以神才赞许它?

游叙弗伦回答:

我不懂得你的意思,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与对方进行了一番问答,提出这样的观点:

如果诸神赞许某种行为,第一种可能是诸神在毫无理由下赞许。这种认可,是诸神只凭主观判断,武断的认可,人的行为是否得到认可和赞许完全要看诸神的喜好。如果诸神的情绪改变,他们会不会认为相反的行为才是虔敬的呢?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诸神在毫无理由下嘉许人的某种行为,诸神的武断是不可能赋予行为道德价值的,既然不能赋予道德价值,那么诸神与虔敬有关吗?

诸神赞许某种行为,另一种可能是诸神是有理由的。这样的话,诸神的理由本身便是独立的道德价值,按今天的话来说,诸神的赞许只不过是总统的签字,权威的认可而已。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诸神有理由去赞许某种行为,这样的赞许,纯属多此一举;因为即使没有诸神的赞许,行为本身已经符合道德规范。

游叙弗伦的争论让我们理解到,依赖诸神的认可,或是任何超乎我们自身以外的力量的认可,无法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虔敬。

虔敬与诸多的美德一样,需要我们自己用理性去理解,身体力行去实现。雅典人毋需成为诸神的人质,后来人也不必被超然的权威所俘虏。

值得过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人生?

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也是兩千多年来人们难以迴避的问题。无论是古希腊的雅典人,还是当今的中国人,是过去的贵族还是今天平凡的你我,都可以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领悟到他在申辩中所说的那句话: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


欢迎留言

一素一荤
有关广告无关广告的一切以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