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用力点击题目下“卢蒙”蓝字,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哟!
大家打开地图看,在青岛市黄岛区堵着胶州湾的出口的,有个像凤凰样的岛子,叫薛家岛。咱们沂南人要好好认认这个岛,因为现在沂南地面上的姓薛的,都是从这个岛上走出来的。另外,在抗战前夕,还有一个沂南人在这岛上呆过,此人姓庞名俊字汇川,乃是咱湖头镇辛家官庄人氏。路隔遥远,庞俊为什么到薛家岛来了呢?
庞俊出生在一个家境较优越的家庭,父亲庞秀槐过了把好日子,但毕竟是个土财主,一心指望两个儿能读书上进出人头地,送庞俊和他哥歌庞树庞润生到莒县县城去上学。有人说了,怎么不上界湖来?他来不了,那时还没有沂南县,界湖自然还没成为北京。辛家官庄当时是莒县的地面,自然是到莒县县城读书了。
兄弟俩读到高小毕业,在那时来说,就已经属于知识分子了。老大庞树没继续上下去,继承父业,在莒县经商做起买卖来。这社会经商不怕,就怕经商的有文化,有文化的庞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几年下来,积累的财富超过了乃父。
老二庞俊不舍气,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又托关系跑到青岛读高中去了。那时的青岛早已开埠,经济发达,文化也较开放,庞俊也受到先进的思潮的熏陶,价值观念变得现代起来。1931年毕业之后,没回老家,到了薛家岛的民众教育馆当起先生来,一听这名,就知道教的是洋学。
好端端的日子过了几年,1937年底,日军占了青岛。一看事不好,庞俊跑回老家。因为有多年在发达地区的教学经验,庞俊声名在外,先后受聘在辛家官家前的薄家店子和莒县县立第一小学(城里小学)、第四小学(陈家屯小学)任教。
在薄家店子教学期间,庞俊接触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薄家店子当庄的,叫薄贯一,他早在1929年就经徐相南介绍入了党,是浮来山支部的成员。另一个便是东边泥沟子村的郭有邻,他是莒县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主要创建人,莒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他在济南上学的时候和党组织取得联系,1937年入了党,被组织上派回老家建组织拉队伍。三个人曾经一起讨论过时局,也讨论过国家、社会和人生的出路,彼此掏过心窝子。当然那个时候,庞俊还不知道郭和薄党员的身份,但比较认同这两位共产党员人生的观点。
在郭有邻眼里,庞俊是位耿直、富有正义感和爱国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为其优良的品质和学养,在莒县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郭有邻向庞俊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并介绍庞俊入党,安排他在莒县西乡辛家官庄、兰家官庄和水由一带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不久,郭有邻、庞俊和国民党高坊乡乡长刘克诚(我党党员)三个人,到蒲汪东边的珍珠山三官庙里碰了个头,秘密商定用刘克诚高坊乡乡长的合法身份,拉起莒县第一支由我党掌握的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11月10日,高坊乡民众抗敌自卫团第一中队成立,该乡四个社的壮丁和有志青年组织了起来,一下子弄了好几百人。
刘克诚在北京上过大学,和郭有邻、庞俊两人一样,都是学生出身,带队伍有点赶鸭子上架,面对装备,给养和训练等问题,一时有些找不上头绪。郭有邻跑到济南,向省委要军事干部。省委决定成立中共莒县特别支部,受省委直接领导。郭任书记,刘克诚和庞俊任委员,并派李仲林来指导工作。李仲林曾经在庞俊家里住了一段时间。
到了1938年2月,高坊乡民众抗敌自卫团和蒲汪土山村朱班卿、朱仲祥兄弟领导的聚宝乡抗敌自卫团在砚疃村进行整编,更名为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刘克诚当团长,郭有邻当政委 ,庞俊当参谋长,下设三个大队,一个特务队。其中第二大队队长张石生,是庞俊的同学,也是他培养起来的干部。
在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庞俊挺身而出,勇立时代大潮之头,成为莒县、沂南一带抗战的核心领导之一,在浮来山畔举起党的旗帜,点燃起抗日的火焰,是极为可贵的。
薛家岛位置图
郭有邻
薄贯一
朱斑卿
庞俊在1979
珍珠山三官庙
辛家官庄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