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用力点击题目下“卢蒙”蓝字,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哟!
齐家店子是湖头镇一个村庄,紧邻313省道路。在明清时期,从泰安到日照的商道从村中经过,为方便商贩打尖食宿,有户姓齐的人家在这开了家店铺,后来发展成一个村落,便以齐家店命名,现如今一户姓齐的没有了。
鬼子世里,八路军这一带成立了沂东县,属于咱们的老根据地、老解放区,干部基础、群众基础是不错的。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双方打起来了,咱们的部队逐渐向北收缩,原来在江苏地面上的华中军区新四军跑到了山东,和山东八路合并,这才有了华东军区。
原来新四军有个华中医科大学,上临沂后,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华东医科大学,根据“医院学校化,学校医院化”的思想,医科大学和华东军区总医院——白求恩医学院实际上是一家,它有医学系、卫生技术学校、药剂学校,还有化验班、牙科班、医务干部轮训班等,在校学员达到1500多名。
这个学校在淮安筹备,在益林东沟镇成立,后来一路北上,经涟水、沭阳、新安镇、郯城上了临沂,1946年的10月,上了沂东县,把校总设在了齐家店子,也就是在这儿,把名字改成了华东医科大学。
由于战事紧张,校总部没在齐家店子大兴土木,新建校舍,而是在村民腾出的民房中进行教学和医疗工作。为培养更高级的医疗技术人才,学校成立了本科班,系统地学习生理解剖学、药物学、战伤急救学等知识。新生入学相当于入伍,开学前要进行二至三周的政治形势、人生观和入伍教育,参加规范的党团活动,并有文体活动和晚自习。
由于学校规模较大,齐家店子总部之外,四周的曹家庄、西太沟、姜家庄、城子也住了相应的机构。李汝兴当时是齐家店子村的青救会长,他家就住了三个新四军,其中有个南方人叫麦朗的,才20冒头,是个教员,大家管他叫麦老师。还有一个女老师叫李俊,另外有个小赵是勤务员,负责为两位老师打水、打饭、整理卫生。
他们的宿舍也是教学点,屋里放着教学用具,针管、手术钳子、听诊器什么的,村里的人以前根本没见过,其中有个人体模型,真人一样大小,肚子里的心脏、肠子全露着,着实渗人,小孩见了就跑,根本不敢围跟。李汝珍家住了个学校的领导叫李庆华,胡同里人都说是个大官,因为其他人见了他都毕恭毕敬的,喊他李队长。白廷华家住了个姓吴的营长,平日里行动都是骑着匹高头大马,村里的小孩子好跟马腚上跑。白玉宝家有个稀罕么,下面一堆按键,敲打半天,出的纸上全是看不懂的字,后来才知道那叫打字机。
李树升当时在村里开着油坊,油坊西里是个闲场,比较宽快。李汝泰是村里的儿童团长,那时年龄也就十多岁上,他回忆说,医科大学的食堂就安在李树升的油坊里。新四军从村东的庙里抬回来一口大钟,挂了院子里的树上去了,开饭、上课、息灯全以敲钟为号。医院以各小组为单位打饭,饭装在木桶里,菜放洗脸盆里。当时的主餐吃的是小米烧地瓜,他们看老百姓吃粲子煎饼卷的椒子炒咸菜,馋的了不得,就拿小米饭来换着吃,说是越嚼越香。食堂里做饭的柴草,是从各家凑集的,由村里的会计李汝绂记帐,打上借条,到时候从公粮里扣除。
学校里的师生,集中在食堂大门口上课,上课时,前面挂着马恩列斯毛的画像,乡亲们有时围在课堂外看热闹,最爱看的是,讲课的来了个外国的娘们,说的话伊里哇啦的大家听不懂。上课的时候,由村里的民兵和儿童团站岗放哨,当时发给儿童团一挺捷克产的步枪,由儿童团长李汝泰背着,神气的狠。
转眼到了1947年春节,部队上搞了台军民新春联欢会,扎了个土台子,两边用松枝搭起大门,贴上红红的春联,是村里张纯忠老人写的,字写得有气势,惹得干部群众一片热议,说齐家店子有能人。到了晚上,松门上挂上汽灯,亮如白昼,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整整闹了一晚上。
大年初一,召开了军民座谈会,邀请各阶层的村民参加,村妇女救国会主任李汝英列在邀之列,主要的议题是承前继后、加油鼓劲,会后还管了顿便饭。会上,安排了任务,趁着节后空闲,妇救会马上组织村里的妇女们做鞋、鞋垫,慰问指战员。
医院设在村里,村民有什么病患,可以免费治疗。齐家店子村退休教师李汝忠的父亲李锡善,有严重的痔疮,部队上的大夫看了之后,说得动手术,人都躺手术台上了,一看大夫拿了个锋利的刀子,打了个骨碌,爬起来跑了,弄得大家很是尴尬。
过了春节不久,形势越来越紧张,领导命令学校向胶东转移,村里动员了全体青壮年,推着小推车,把医院的辎重装上了车,一气推到了诸城,再由诸城转到了乳山县的汪水村。
总得算来,华东医科大学在齐家店子村呆了有四个月的光景上,到了1952年,华东医科大学附属白求恩医院归了地方,参与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在全国医学界奠定了“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声誉和地位。
村主任李炳波和老党员李汝泰
“来了不少新四军”——齐家店子老党员李汝泰
当时的学员合影
毕业证
当年的油坊
采访中的卢蒙
东庙现在还有个小土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