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版的《卢蒙故事》,更规范、更系统、更全面,也更值得收藏。
算命的这行,历史老早,从打人类走入文明,就有了算命的。现在发现的那些刻在龟甲上的文字,都是咱老祖宗鼓捣算命时留下的,不过那时还不叫算命,叫占卜。只是有一件,穷老百姓想算命也捞不着算,只有部落老大才玩得起这高大尚的活。
先秦以前的算命,和现在抽签样,看龟甲烧后裂纹的概率定弦子,比较原始、朴素。直到唐代,引入阴阳五行之术后,算命才有了理论化成果。到了宋朝,徐子平和陈抟老祖在华山研究出四柱测算法,把算命术推向成熟。从那以后,也可以叫算卦了,并散发出各个流派,活跃至今。对一个中国人来说,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深信还是浅信,这辈子至少算过一次命。
就因为有市场,算命成了种养家糊口的职业。对那些有身体缺陷,不能靠正常劳动谋生的人更是如此。但这活也不是谁想干就能干,谁干都能干好的。准不准,要看业者各人的头脑、各人的悟性。这就和一个班的学生,总有学渣和学霸,学渣算命,十次有九次算不准,根本不粘弦;学霸呢,十次有九次都算着了,才能打出名号。尚店村的有个算命的陈西廷,在青驼、双堠一带叫得怪响,大家都说他算得怪准,按说得是算命里的学霸。
陈西廷,1921年出生,正在个乱世里,本来就不好活人,偏巧他自打下生就双目失明,一下子把父母愁毁了:这当门怎么冶来,老二这个样,怎么养活自己,成家人口唉!
老天爷有好生之德,还就是饿不死瞎家雀,你别看陈西廷眼色头不行,但脑子灵光,记性惊人。村里来了说书唱戏的,他听一遍就记得当当的,就这成色,按说吃不了庄户饭的,得学点动脑子的活。
在这一带走街串巷的说书人里头,有个叫胡成增的,家是山后边西高庄的,书说得不孬,还会算命,算是个能人,在这一带很吃得开。到了陈西廷十四岁那年,家里便把他送到胡师傅那学手艺。
现代社会,一个人想跨界发展容易,可在过去,隔行如隔山,因为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门规,你想踏入一个新行当的门槛,那是相当困难。按算命行的规矩,进来前先得交学费,学一年是四块银元,学满三年期限,那就是十二块银元。小门哈户的,一块银元全家能过半年的日子,这个学费可不低。陈家跺了跺脚,狠了狠心,卖了好几亩地,才凑够学费。
把孩子领去,立好官书,磕头拜师,师父按本门辈份给起好学名。“圣贤永久远,术业喜德传”,是胡成增所习的韩氏易学的谱辈,胡是术字辈,陈西廷排在业字辈上,取得行内名叫陈业财。走完拜师程序,开始学徒。说是学三年,其实就是学三个冬天。春夏秋三季,胡老师得出门干自己的业务,到晚大雪封了门,才把徒弟们叫一堆学习。
胡成增脾气怪熊,徒弟们不好上学,或学得不如他意,摸起板子就打。立了官书的,打死都不抵偿。有些脑子反应慢的,手都打肿了,受不了折腾,半路退学不干了。陈西廷头脑好使,一学就会,一会就通,三年的功夫,不但把胡老师肚子里那些四柱、六爻、八卦全给吃下去了,还跟着他学会了说评书拉乐器,能出徒自己干了。
干这一行,短不了走街串巷到处跑,陈西廷是个盲人,怎么认路?狗有狗道猫有猫道,人家有自己的法。先是手里有两样家什,一根竹竿,一面小镗锣,一边走,一边用竹竿乱戳,前边有墙、有石头、有沟、有树,能走不能走,戳戳就知道。小镗锣在他手里叫“报君知”,街面上听着锣响,就知道来了瞎汉了,人家是可怜人,小心别碰着撞着。转到死胡同,找不到路走了,站在那不停地敲锣,表示有难处了,自有好心人伸手,在前边牵着竹竿头,把他领出来。
陈西廷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