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异常升高,竟然是因为吃了益生菌软糖……(开眼了)

学术   2024-11-03 17:31   浙江  
本文为 #丁香园 X Chubbyemu# 合作内容,基于真实案例改编 [1]

「今天这美式也太苦了吧。」忙完上午的工作,我总算坐下喝了一口冷掉的咖啡,抬头看了看办公室墙上的时钟,竟然已经下午一点了。

「那来两颗这个尝尝。」同事老赵适时地递上一罐软糖,我塞了两颗进嘴里,酸酸甜甜。

「是不是还挺好吃的,说是什么益生菌软糖。」老赵闲聊道,「感觉应该没啥用,但好吃是挺好吃的,昨天一不留神吃了小半瓶了。」

话音未落,办公室电话突兀地响起:「急诊护士台,内科医生来接下病人。」


01.

一位年轻男子被家人搀扶着进入了急诊大厅,面色苍白、眼神迷茫,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双手捂着肚子。

示意图片与病例无关(图源:图虫创意)

「患者男,29 岁,既往体健,这次是因为剧烈腹痛和发热来的。」一旁的实习同学已经率先进行了简单的问诊。

护士利索地接上了心电监护,屏幕上显示患者心率一直在每分钟 100 多次。「体温 38.6℃,要抽血培养吗?」

「顺便把其他血常规、生化也都做了,再拉个心电图。」我顺势敲下医嘱,并嘱咐实习同学,「急腹症,一会儿等他抽完血,带他去做个腹部 CT 看一眼吧。」

在等检查结果出来的功夫,我继续询问起患者最近的情况。

患者几天前放假回到老家,就抱怨过拉肚子。刚开始以为是长期在外地工作,不习惯家里的饮食,最近几天也有所改善,就没太在意。结果今天一早,左腹突然剧烈疼痛,不得已紧急来了急诊。

「最近有吃什么特殊的东西吗?」我问到。

「饭都是一起吃的,其他人也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啊。」患者说。

患者检查的间隙,我一边整理病史一边见缝插针地给实习同学上课:「急腹症,都要鉴别哪些疾病?」

「青年男性,既往体健,胰腺炎?阑尾炎?消化性溃疡?」实习同学十分犹豫地翻看着笔记本,面露疑惑。

说话间,血检结果已经出来了。「肝肾功能都正常,血糖、淀粉酶和心肌酶也都不高,心电图除了心动过速也没有异常。」

实习同学拿着化验单若有所思:「白细胞计数为 12.7*10^9/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那或许是阑尾炎?」

「等一下他 CT 结果吧。」直觉告诉我,应该没有这么简单。


02.

「你们这个病人,脾特别大啊,感觉像是有点梗死?」电话那头的影像科医生滚动着鼠标,语气里带着一点被我加塞的不耐烦。

但为什么一个没有基础病,平素生活规律的人会脾梗死呢?

正思索着,刚刚去床旁练习查体的实习同学跑了回来:「老师,我总觉得心脏听诊有点奇怪,要不您再来看看?」

我从休息室里摸出来全科室最贵的主任的听诊器,果然,在患者的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到了明显的舒张期杂音。

不仅如此,还在患者的皮肤、指甲上发现了零星的紫红色小圆点……皮肤瘀点和甲下出血?我掏出笔灯准备再仔细检查一下患者的眼睛和口腔黏膜。

示意图片与病例无关(图源:图虫创意)

然而,当我打开患者口腔的一瞬间,一种食物发酵的酸味和异样的甜味扑面而来。

「这是什么?」

家属和实习同学闻言都凑了过来。灯照下,只见患者牙列的最尽头,有一条黑色的线状物支棱着……手术缝合线?

「你最近拔了智齿吗?」我问道。

「对,放假回来之前拔的。」

「刚才问你怎么没说!」

「啊?这跟我的病有关系吗?」患者一脸疑惑。

「现在还不能确定。」发热、心脏杂音、不明原因的脾梗死、以及皮肤瘀点和甲下出血……种种迹象令我陷入沉思,「再加急一个超声心动图。」

果不其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显示,患者主动脉瓣上存在一块体积不小的赘生物,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超报告提示起码已经是中到大量反流了。

和我猜想的没错,基本是个感染性心内膜炎没跑了。

但到底是什么引起的感染?和患者拔牙之间有关联吗?我还是依据经验先用上了 β 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同时联络心外科病房收治并准备手术。

其他的,就只能等血培养结果了。


03.

次日中午,检验科报告,培养结果初步认为是一种 G+ 杆菌,但却不是常见的几种致病菌,于是我们又加送了高通量测序技术 NGS。又过了一天,NGS 结果火速出炉并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副干酪乳杆菌,真是稀罕,以前从来没见过血里还能长这种菌,这不都是酸奶里的么?」老赵拿着报告啧啧称奇。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出现在人体内的肠道、口腔,也添加在奶制品等食物里作为营养补充剂,被认为有助于缓解便秘、腹泻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听上去百里无一害的东西,怎么会引起这么严重的病?

很快,在患者的回忆和病史的完善,帮助我们逐渐拼凑出了一个真相。

首先,患者在放假回家前拔了智齿,为了预防感染,口腔医生为他开出了抗生素,嘱咐每日服用。

然而,患者在服用抗生素后,开始出现频繁腹泻的症状。经过一番网上冲浪,他给自己「确诊」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自行停药,并购买了益生菌软糖,希望通过这种「听上去还挺健康」的方式,缓解自己的症状。

「他从小牙就不好,我让他少吃点糖,他非说那个是好东西,保健品,半天就吃没大半罐。」患者家属抱怨道。

我接过患者递来的手机,上面是益生菌软糖的购买记录,点开一看,配料表里赫然写着「副干酪乳杆菌」。一瓶的规格是 200 颗,据患者描述,最多时一天就吃掉了至少有 100 颗以上。

示意图片与病例无关(图源:图虫创意)


04.

「所以你是说,益生菌通过他拔完智齿还没长好的伤口进入血液,然后在心脏瓣膜上定植下来,导致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同时细菌栓子脱落到脾脏血管,引起脾梗死?」第二天来接班的老赵难掩震惊。

「我是这么猜测,但大概率也是如此。」我又抿了一口凉掉的美式。现在想来,我在检查患者口腔时那股异样的发酵酸味和甜味,或许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聚集在口腔中的菌群。

不幸中的万幸是,患者转入心外科后,手术十分顺利,药敏提示对青霉素敏感。术后,患者的体温没有再持续升高,复查血象白细胞也比之前下降了,感染被成功控制。

「所以你那益生菌软糖,还吃吗?」我问道。

「我滴个乖乖,让我想想,让我想想……」老赵滑回了工位,但嘴里还在念叨着。

到了晚上,老赵在微信上给我甩过来三篇论文。

在 2018 年的一篇病例报告中,一名曾接受过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连续 7 天每天喝掉一杯酸奶后,出现了严重的、全身性的感染,致病菌同样为益生菌。

论文截图

另一篇论文则记录了一名完全没有风险因素的患者,在两年半时间里坚持每日喝掉一杯益生菌酸奶,最终因酸奶中的益生菌而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

还有一篇文章中,患者同样被诊断为乳酸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但根本不记得自己到底吃了哪种奶制品……

「不过我觉得吧,也不是完全不能吃。」老赵说,「这样的极端案例还是少数,且患者大多有风险因素,但日常生活中益生菌作为食品添加剂实在是太普遍了。」

「可以吃,但一天炫完一大罐是真的不敢了。适量服用还是有道理的,吃软糖也还是要『遵医嘱』啊!」(策划:z_popeye|监制:carollero)


致谢:本文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 专业审核


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 审核意见:

益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来说,在肿瘤放化疗、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制剂等有严重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可能会有益生菌引起感染的风险。

正常情况下,口服益生菌不进入血液循环,因此不存在血液感染或播散感染的风险。但是,在口腔、消化道有破损的特殊情况下,这些活菌有可能通过伤口进入到血流,进一步可能引发菌血症、败血症,或心内膜炎等其他器官损伤。

这个病例也提示我们,对于罕见、复杂的感染,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益生菌等保健品的使用史也不能忽视。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投稿邮箱:huanghaihua@dxy.cn
参考资料:
[1]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t42157ug/?buvid=4283aff9d8e77f7f3516acd1edd5d99a&from_spmid=main.space-contribution.0.0&is_story_h5=false&mid=wdGvAYBgEGBzntt6JW%2FOBA%3D%3D&p=1&plat_id=114&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iphone&share_plat=ios&share_session_id=9ECBEC65-5328-4C6D-8344-EBF3D899C29C&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imestamp=1727360076&unique_k=oXR8q8S&up_id=297786973&vd_source=f5b8b55834008eb316a32a43b15f514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 (10): 806-816. DOI: 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4.10.004
[3]Campbell RE, Miller A, Afroze A. 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 secondary to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bacteremia. Consultant. 2020;60(9):27-28. doi:10.25270/con.2020.06.00015
[4]Elisabeth Presterl, Wolfgang Kneifel, Hans K. Mayer, Manfred Zehetgruber, Athanasios Makristathis, Wolfgang Graninger. (2001). Endocarditis by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due to Yogurt Inges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33(9), 710–714. https://doi.org/10.1080/00365540110026953
[5]Dupont B, Lapresle Cl. [Subacute bacterial endocarditis due to lactobacillus (author's transl)] Nouv Presse Med. 1977;6:3627–3628.
[6]Griffiths JK, Daly JS, Doge RA. Two cases of endocarditis due to Lactobacillus specie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therapy. Clin Infect Dis. 1992;5:50–55.

丁香园检验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直击临床检验实验教程、规范、误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