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环境下,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支持临床决策的作用越发显著,从而患者和临床也对检验科室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检验科不仅需要引入先进的全自动化设备,还需要在管理模式、科研转化和方法创新上不断探索,寻求符合现代化实验室建设需求的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诊疗支持。
本期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的刘万里主任,从科室建设、质量控制和结果判读三方面,探讨现代化检验科的升级之路。
专家简介
刘万里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主任技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检验专委会副主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及机制,开拓了瘤内感染性细胞特异性外泌体新领域的研究,为深入解析致癌性细菌-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 Gut,Clin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Virology,J Biol Chem, Molecular Cancer 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
科室建设:体系建设与科研转化齐头并进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人工操作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检验科的需求,人工智能与科研创新逐渐成为推动检验科室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下文简称「中肿检验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作为集临床检测、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实验诊断科室,为了提升科室的运作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积极推进国际化质量控制体系和智慧化管理体系建设。
2011 年,在刘万里主任的领导下,中肿检验科确立了「公正准确,优质高效,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质量目标,持续建立、修改、补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得到逐步丰富和完善,操作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和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和巩固。2018 年,该科室成为广州市第五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验科,也是当时中大系统附属医院唯一通过 CNAS 认可的检验科。
图 1 CNAS 证书
在智慧化管理方面,检验科引入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从标本处理、数据生成到报告审核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在科研创新方面,中肿检验科始终保持前沿探索,尤其注重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实际应用。凭借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深厚的科研基础,检验科在肿瘤检测领域多次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提升了检验技术的精准性,也推动了新型检测方法的广泛临床应用。
在人员培训方面,检验科采用了多样化的方式。在设备装机前后,外部合作服务团队会进行针对性技术培训,确保检验人员能够快速掌握操作。这种「先培训、后实操」的模式,是日后减少操作失误的风险,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此外,检验科的工作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也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深度解读,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数据或异常样本时,服务团队会根据临床反馈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与科室展开案例讨论,厘清数据异常的原因,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重在预防性维护
设备的质量控制是检验科项目运行稳定的基础。随着医院诊疗量的不断攀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每天处理的样本数量巨大,根据检验项目分为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流式细胞学检验共 6 个专业组,除开展一般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外,还结合专科医院的特点开展各种肿瘤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鼻咽癌是中肿检验科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亚专科。然而,庞大的检验需求也对设备的耐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应对这一挑战,检验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积极引进国际顶尖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确保项目运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刘主任补充到,「尤其是自动化流水线的投入使用,极大地解放了检验医师的双手,不仅提升了操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差,使医师能够将更多精力专注于复杂样本分析和科研创新工作。」过去,检验人员需亲自参与标本的签收、分类、离心、检测等繁琐操作,而如今这些工作都由自动化系统完成,使得检验医师能够专注于复杂标本的解读与科研创新工作。目前科内共有三条自动化流水线,每条流水线日处理标本量便达到 1,000 至 2,000。这些流水线包括免疫生化流水线、血液流水线和体液流水线,涵盖了医院大部分日常检验项目。
图 2. 设备图片
同时科室的发展也离不开外部专业服务团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中包括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硬件与软件的更新升级,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快速响应需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与时俱进的数字产品 AI 血清、AI 审核,能够极大提高检验效率。外部服务团队不仅协助科室在设备使用方面提供细致指导和定期培训,还提供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服务,包括设备定期维护、系统校准、电池老化情况跟踪等。在实验室服务解决方案中,刘主任对专业服务团队的「预防性维护」理念印象尤为深刻,即在设备发生故障前便提前进行校准和维护,大幅度减少了设备故障带来的宕机风险。比如,团队定期对设备的电池老化问题进行排查,确保电源系统的稳定,避免了突发性宕机情况的发生。
与此同时,外部服务团队在设备管理上提供了全面支持,特别是在关键零部件的定期检测和维护方面,展现了其专业性与细致性。这种预防性管理措施有效减少了因设备老化或运行偏差引发的潜在风险,确保了设备的长效稳定运行,也为检验数据的精准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结果判读:AI 工具与团队合作双向互动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医学检验的核心,也是患者获得精准治疗的前提。随着肿瘤医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异常标本和复杂数据的出现变得愈加频繁。例如,药物干扰、介入损伤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标本的结果,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准确解读,成为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的重大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工具为科室减轻了大量压力。i-Research 是一款专为检验科医生量身定制的 AI 数据建模分析平台,如今已在中肿检验科成功应用。而在引入新的平台时,同步需要配合专业的服务解决方案,帮助科室快速掌握平台使用。在安装调试、应用测试及更新迭代全过程,实验室人员需要与服务团队保持密切的交流,确保检验人员能够高效运用 AI 技术辅助结果判读。
为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检验科积极开展培训和学习,通过每月定期举行案例培训,发现潜在问题,不断提高医师团队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对一些疑难标本,医生会结合临床情况与历史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这样不仅保证了每一份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让检验结果更具临床应用价值。服务团队也会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 AI 优化方案,确保平台持续为医生的日常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图 3. 设备图片
与此同时,检验科还与临床医生建立了紧密的沟通机制。过去,电话沟通是主要方式,但随着样本量和数据复杂性的提升,这种方式显得效率不足。刘主任提到:「我们需要借助 AI 工具和大数据来提升报告解读的效率,减少冗长的沟通流程。如何利用 AI 工具和大数据提高报告解读的效率,更好地赋能检验后与临床的沟通工作,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如何解放科室人员的更多时间,使其更多地投入到深度的学术科研与临床转化等环节?」这样全流程的智能化辅助检验模式,也是未来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
结语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在科室建设、质量控制和检验结果准确性方面取得的成绩,不仅得益于先进设备和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引入,更归功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持续创新的科研精神。未来,随着 AI 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深入应用,中肿检验科将高举「公正准确、优质高效、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旗帜,继续推进智慧检验建设、优化全流程质量,以期实现从检验前到检验后的全流程智能化,推动检验科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快捷、温馨的医疗服务。
同时,中肿检验科也通过外部合作伙伴的技术协助与服务支持,确保了检验科在自动化设备、信息化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未来,外部服务团队仍将聚焦数字化产品,围绕「病患诊疗全流程管理」、「基于检验指标的临床决策支持」、「实验室数字化管理」三大路线展开工作,有效协助并全程服务好医院实验室、临床科室和患者群体,优化疾病管理,改善患者生存结局。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审核:杨娜
项目审核:张君
题图来源:专家提供
参考资料
[1]、罗氏诊断中国技术创新中心开业 助力共塑检验智慧新生态
http://zl.39.net/a/230927/u5go7sk.html
[2]、优秀的客户服务,是检验医学创新落地的关键
https://mp.weixin.qq.com/s/vqfneLXrTN1AltPi2jAtVw
[3]、罗氏诊断全新升级产品!数据赋能 + AI 助力推进智慧化检验实验室提升!
https://mp.weixin.qq.com/s/oBCiyss1QLk7_FmqIeWVqQ
[4]、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发展历史
https://sysucc.org.cn/node/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