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悔不迭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成长”?
儿童成长究竟需要怎样的“童年生活”?
童年生活里怎能没有童话?
“童话生活研究”需要说清的几个关系
拯救儿童也是拯救我们自己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成长”
—— 忽然想到之191 ——
01 后悔不迭
来到普德村幼儿园后,从进门的一刹那起,我就后悔。迄今为止在类似场合还从来没有说过“后悔”这两个字,但我今天不得不说“后悔”,很后悔。
大概在一年多前吧,在另一所幼儿园(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参加了类似的活动。当时我就发誓,除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外,绝不再到幼儿园来,(笑声)因为我不是搞幼教的。
十几年前因为对现在的高等教育、对大学很不满意,觉得大学不像大学的样子,所以就介入进了高等教育领域,不知天高地厚地面对许多高等教育专家参加了不少论坛,还有一些会议,说了一些让他们不太高兴的话。(笑声)后来发现得罪的人太多。因为毕竟还得在教育这个江湖领域混嘛,然后就在具体是哪一年不记得了,小小地“官宣”了一下,表示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原因,绝不再在高等教育、大学教育之类的论坛、会议上发声。后来就基本上没有发声,除了在我自己所在学校举办的论坛上。再后来就是去年4月份明确表示除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外不再到幼儿园来。
但这次居然鬼使神差(笑声)地到普德村幼儿园来了。(笑声)一个原因是我被这个名字吸引了,因为是“村”幼儿园,(笑声)而我迄今为止还没有到过村幼儿园。(插话:哪晓得是个假的,对吧?)(笑声)对啊!到了这里一看,哪里是什么乡村幼儿园啊!比城市还要城市!(笑声)
吸引我来的另一个原因是要研讨的课题是“童话”,而童话一直是我的短板。我现在比较宅,不太乐意出去。如果要去一个地方,我希望也能有助于我自己的成长。如果对于一个课题,我从头到尾都能讲一讲,也不需要在讲之前再收集、再学习、再思考,讲的结果我自己没有提高、没有成长的话,那对我没有意义。我也比较“自私”的,我也想最好是双向的,能互利共赢。
那么,童话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谜,我来这里可以接受再教育,而且可以向她们三位专家请教。但来了之后就后悔,因为没开会之前在会议室里待了一会,几位园长都很客气,然后桌子上有水果、糕点,都很精致,是她们自己做的。当时就后悔,觉得今天中午吃多了,(笑声)早知道午饭就不吃了。(笑声)
然后进了这个会场又后悔,因为从汪(丽)老师开始,到朱(爱华)老师、再到谈(凤霞)老师,她们不断地拿你开涮。她们讲得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没想到她们的忽悠能力更强。(笑声)我就一直紧张、一直紧张。我心脏本来就不是很好,(笑声)现在搞得我就是说参加这个会议得有相当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行,我发现我还没修炼好。
不能不说,听了他们三位的发言,确实受到很多启发。但受启发的同时又后悔。后悔什么呢?对于这次发言,我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想了一些东西,结果发现大部分都被他们讲完了。(笑声)真的!而且她们讲的比我想的要好多了。这就让我很为难,很后悔,早知道我就第一个讲了!(笑声)一直后悔到现在,这个日子真的不好过。心想,我今天下午到底干吗来了呢?(笑声)划不来。
不管怎么说吧,我会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 …… 也想替你们做一点论证,论证一下为什么要研究“童话生活:涵养儿童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我想,之所以要研究这个课题,当然是为了儿童的成长。这就首先需要回答: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成长”?
02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成长”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思考的是“儿童究竟需要怎样的成长”?这样的问法听上去很好吧?但其实不对!不能说“儿童究竟需要怎样的成长”,因为儿童并不自知,他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成长。虽然儿童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他并不知道什么是他应有的成长,包括健康啊、善良啊之类的应有成长。
儿童应有的成长谁来确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只能“自作多情”地说,由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理想来决定。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得有儿童成长观,得有儿童发展观,得有关于儿童的理想形象。当然,教育工作者的儿童成长观、儿童发展观、理想儿童形象必须符合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这是大的前提。
而这样讲并不意味着教育工作者没有“儿童立场”。问题恰恰在于,我们所说的“儿童立场”,就像刚才谈老师分析的,并不就是“儿童的立场”,而是我们基于教育理想而觉得、而认为儿童应当有怎样的成长、应当有怎样的发展。也就是说,所谓“儿童立场”,应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关于儿童成长的立场。
当然,我相信许多人在讲“儿童立场”时并不就是“儿童的立场”的意思,但“儿童立场”这个词还是很容易引起歧义的。
这样的话,我就想改变一下表达,不是说“儿童究竟需要怎样的成长”,而是“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成长’”。再次强调,“我们的需要”必须符合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下面我还会涉及这个问题。
因此,“儿童立场”是教育工作者基于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对儿童应当有怎样的成长作出的判断,是一种“教育立场”。否则,要教育干什么呢?要幼儿园干什么呢?
如果进一步表达一下的话,那就是“我们需要的是名副其实的儿童成长,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成长,是称得上儿童成长的儿童成长。”这和刚才她们三位讲的许多内容是关联在一起的。具体来说,包括这么几层意思。
第一,我们需要的儿童成长是充满“童善”的成长。
不是说人都有恻隐之心嘛,儿童当然也不例外,儿童具有善的性向。这是儿童的天性。当然,人,包括儿童在内,都有善与恶两种性向。但就儿童来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也许善的这一面更多一点。他的那种同情,他对于小动物的那种怜悯,他不忍看残暴、凶残的画面,看到之后会叫出声来,非常痛苦地喊叫等等,都是“童善”的表现。
儿童的这种童善应当得到发展,应当得到成长。我们需要的儿童的成长是充满“童善”的成长,而不是“眼露凶光”的成长。
请注意,现在不少小视频里的儿童已经开始“眼露凶光”,他们的言语已经开始负面意义上的“铿锵有力”,已经出现那种让人不知其所以然的“义正辞严”。我不知道这些“恶相”、“恶声”从哪来的,很可怕。在这些儿童身上。“童善”没有得到应有发展。我们需要这样的儿童成长吗?当然不需要。那种杀气腾腾、那种声嘶力竭,应当远离儿童,至少远离幼儿。不用说,在普德村幼儿园里,不会看到杀气腾腾,不会看到声嘶力竭。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什么?是和善,是对他人的天生的友善。
第二,我们需要的儿童成长是充满“童真”的成长。
儿童他天生好奇,他真实,他童言无忌。就应当允许他这样,就应当让儿童这样发展下去,成长起来。至于什么时候得“有忌”了,那是另一回事。在幼儿园里,肯定不能对童言过于苛求,肯定不能对儿童说的话“上纲上线”。
我们需要的儿童成长是充满“童真”的成长,而不是“圆熟老到”的成长。这里同样要提到一些小视频里的儿童,那里面的儿童真是“小大人”,是“成人化的儿童”。这可不是像李吉林老师讲她自己的那样是“长大的儿童”。那些儿童是那么地圆熟,那么地老到,那么地“义正言辞”,那么地“端着”。
在小学里,那样的儿童比幼儿园里多一点,但幼儿园里也有啊。有些幼儿园还热衷于搞这样一些小视频。在那些小视频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个鲜活的儿童,而是一个个老气横秋的“小大人”,有时甚至让你觉得他们比成人还要成人。这多可怕!真的很可怕。如果儿童都那样发展下去,你说未来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儿童既杀气腾腾,又圆熟老到,这不是开玩笑嘛!真是被颠倒过来了。
第三,我们需要的儿童成长是充满“童慧”的成长。
儿童的智慧有时会让成人目瞪口呆,你想不到他怎么会这么想的,怎么会这么有创造性的!创造性其实并不只是一些天才才会有的,即便是一般儿童也有。华东师范大学一位老先生(陈桂生教授)看过我写的一些原汁原味的儿童语言后感叹到:“天籁之声!”你根本想不到儿童会有那样的智慧、那样的创造。
我们需要的儿童成长是充满“童慧”的成长,而不是循规蹈矩的成长。我们肯定不能让儿童人云亦云,不能让儿童什么时候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千万不能,那就把儿童给捆死了。
说到儿童的智慧,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关于创新的观点。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有创新的天性。人的成长意义上的创新是什么呢?根本不是一定要拿第一,一定要夺得状元,一定要取得冠军,一定要在前几名,根本不是这个意思。真正具有成长意义的创新、真正属于儿童的创新,是超越他自己,是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是明天超越他今天的历史。否则,绝大部分儿童没有生存的空间。
因为,儿童之间是有差异的。我再努力,潜能发挥得再多,做得再好,可能连谈老师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因为她的智商比我高多了,(谈:举例不当。笑声)对不对?如果拿我和她比,我永无出头之日。
因此,创新,教育意义上的创新,人的成长意义上的创新,从来都不是横向比较的结果,而是纵向超越的产物。人首先是超越他自己,是相对于自己的过去的创新。如果我的天赋真的比谈老师高的话,那我就有可能超过她。如果我的天赋比大部分人都高,甚至比所有人都高,那我就会成为第一。比如体育,你没有体育天赋怎么行?我们过去都喜欢讲爱因斯坦的那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知道爱因斯坦紧接着还说了一句话:“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得重要。”
第四,我们需要的儿童成长是充满“童趣”的成长。
奔奔跑跑、嘻嘻笑笑、打打闹闹、不知疲倦地游戏,儿童就应当这样成长过来,就需要这样成长过来。你希望儿童怎样?在小学课堂里一个个手都背在后面?在幼儿园活动室里一个个都端坐在那里?应当允许儿童七倒八歪。我们需要的儿童成长是充满“童趣”的成长,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成长。儿童的成长应当充满欢乐,充满笑声。
去年4月我在刚才提到的幼儿园谈儿童成长,当时的主题是进行“活教育”,培养“活儿童”。我说,究竟怎么理解这个活教育?尤其是怎么理解这个活儿童?活教育这个概念是陈鹤琴老先生早就提出来的。关于“活儿童”,我谈了三点。第一是“活生生”,第二是“活泼泼”,第三个是“活灵灵”。(详见《要“活教育”,不要“死教育”》,微信公众号“无索味”2023年4月9日)
难道不是这样吗?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儿童才是有趣的儿童。儿童成长就应当是活生生的成长、活泼泼的成长、活灵灵的成长,就应当在这样的“三活”过程中成长。那种枯燥无味的成长,根本就不是儿童成长意义上的成长。
刚才讲的童善、童真、童慧、童趣都属于“童性”的范畴,充满童善、童真、童慧、童趣的成长才是真正体现“童性”的儿童成长,才是真正像儿童成长的儿童成长。
我想,我们普德村幼儿园的教育指向的正是这样的儿童成长,所以才会去探索童话教育,所以才会发展为现在的“童话生活”。儿童得有儿童的模样,儿童得有儿童的成长,这是起码的。
有位美国学者有本书比较有名,叫《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说顺着“一个称作幼儿园的地方”。再往下推,还可以说“一个称作幼儿的人”。你把幼儿称作“幼儿”,你说他是儿童,但你做的许多事情却使他不像儿童,这是我们需要防止的。
现在这个时空里的很多事都很怪异、很奇葩。其中特别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许多的机构、许多的事情、许多的人都脱离了它(他)本来应当有的样貌,也就是说异化了。异化成了什么呢?企业不像企业,法院不像法院,医院不像医院,学校不像学校,有些幼儿园也根本不像幼儿园。有人开玩笑说,现在连和尚都不像和尚,尼姑也不像尼姑了。(笑声)这说得有点远了。
03 儿童成长究竟需要怎样的“童年生活”
总之,我们得让儿童像个儿童。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称得上儿童成长的儿童成长。
那问题就来了:儿童成长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生活”?或者说“童年生活”。从逻辑上讲不就可以这样推下来吗?
刚才好像是谈老师说的,成长不是无根的,它的根就在儿童生活,就在童年生活。就像刚才哪位引用的谁的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儿童过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成长。也就是说,儿童的成长是跟他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这里讲“童年生活”,把成长落到生活上,不是没有它的道理。我这里还是在拼命为你们做论证,但下面可能要有“但是”了。不过,这个“但是”还是放到后面再说吧。
儿童成长究竟需要怎样的童年生活呢?毫无疑问,它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这样的童年生活让儿童安全、健康、衣食无忧。这个前提可以先摆在一边,在承认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实际上聚焦的便是儿童的精神生活以及相应的生活体验。关于这方面,可以说的应该有很多,但我这里着重就讲四点。
第一,儿童成长需要充满温馨的童年生活。
儿童,尤其是幼儿,是弱者。不管他的智商有多高,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强壮,不管他的个性有多么不一样,与众不同,儿童都是弱者,他的心理都很脆弱。儿童是经不起成人的忽视、指责、辱骂、歧视乃至虐待的。他希望得到关心,希望得怜爱,希望得到你们强调的“呵护”。
当然,儿童有两重性。其实,一直到成人,都有两重性。尤其在幼儿阶段,这种两重性很明显。一方面,幼儿其实是有独立性的,尽管他的独立能力很差。幼儿的独立性表现在他不希望你成人一天到晚指手画脚,其实是不希望的,他希望在相当程度上摆脱成人的控制,这是他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儿童具有依恋性或者叫依存性,因为儿童的能力是有限的,他面对不了那么多,他解决不了那么多,他往往要寻求成人的帮助,他不得不寻求成人的帮助。这时,他的依靠、他的依恋、甚至他的依赖性就会充分体现出来。
那么,我们给予儿童的生活,你说是童年生活也好,还是儿童生活也好,就应当充满爱的元素。确实应该充满爱的元素,应当体现理解、体现包容、体现同情、体现怜悯、体现关心、体现体贴、体现互助。这些都是不用说的,我这里不过是再表达一下。我想我们这里应该都做得很好,
第二,儿童成长需要充满美感的童年生活。
关于这一点,刚才谈老师讲了很多,我听得如痴如醉,(笑声)什么时候专门给我们上一课?美的花草,美的树木,美的山坡,美的小溪,美的房屋,美的物体,美的玩具,美的环境,等等、等等。
儿童他不喜欢空空荡荡,你千万不要以为大道至简,这对儿童说不通。儿童他天生不喜欢空空荡荡,他喜欢盈盈满满;他不喜欢阴沉灰暗,他喜欢明亮艳丽。当然,不同的个别情况有没有?有没有这样的儿童,他就不喜欢明亮艳丽?可能也有。我们什么时候都不排除有个案,但是个案代表不了大多数。
儿童他不喜欢非白即黑。除非是对于人的判断,儿童会说好人、坏人。但在整个环境中,在儿童所生存于其中的时空里,他不喜欢非白即黑,他喜欢五彩缤纷;他不喜欢死板固化,他喜欢灵动多变。这些实际上是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儿童的倾向。
这样,在他的童年生活里,在他的生活环境里,就应当充满美的元素,体现形状的美、色彩的美、丰富的美、变幻的美。
第三,儿童成长需要充满想象的童年生活。
想象,包括前面哪位老师谈到的“幻想”。各种各样的想象,你就往上堆吧,总而言之是“想象”。哪怕是儿童意义上的“痴心妄想”,也没有关系。对于这些“想象”,我们很难、而且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儿童的一些“想象”,有时在成人看来确实就是白日做梦。但对儿童来讲,白日做梦也得让他做。儿童常常正是在白日做梦的过程中,他的想象力、他的勇敢得到了体现。
想象是儿童的基本特征,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生活不能一天没有想象。任何一个正常儿童,没有一天不在想象,只不过想象的程度、想象的品质有所不同而已。只要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他想到了,那就是想象。你只要不给儿童套上枷锁、捆上绳索,只要给儿童——就像谈老师刚才讲的——足够的自由,他每天都会有新的想象。为什么?因为他已有的经历、感受、体验的基数不大。何况,我们还可以让儿童所处的环境每天都有所变化,这也会激发儿童的新的想象。
我甚至可以把话说得极端一点:想象是儿童最大的资本!与儿童相比,成年人已经丢失了想象,成年人的想象力已经被绳索捆住,被枷锁铐住。
儿童天生不喜欢被限定。成年人喜欢限定儿童只能想什么,不能想什么,只能怎么想,不能怎么想。儿童对于这样的限定天生是反感的,只不过他有时会说出来,有时不说而已。事实上,我们从儿童的话语表达中,也能知道儿童对于这些限定是很反感的。刚才谈老师也讲到了,儿童喜欢天马行空,喜欢自由想象。
有一个小孩,好多年前看央视的《动物世界》节目,是赵忠祥解说的。现在还有这个栏目吗?好像没有了。这个小孩看到节目里一只猎豹在追猎一头羚羊,就问他爸爸:“猎豹是不是比汽车跑得快啊?”爸爸漫不经心地回答:“是的。”小孩若有所思地说:“我要是个猎豹就好了!多神奇、多自由啊!可我现在已经当上人了。”(笑声)(《成长故事》,收入拙集《假如大师在今天当老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1页)你听听,这不是天籁之声吗!
这样来看,儿童的童年生活里确实应该充满想象的元素。这真是矛盾,儿童的天性是要想象的,想象是儿童最大的资本,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却经常不让儿童想象,阻碍儿童想象。这是很可悲的。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阻碍、妨碍儿童想象其实是压抑儿童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压抑人性。
第四,儿童成长需要充满创造的童年生活。
创造是人的天性、天能,也是人的天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陶行知的一个观点我一直持有不同看法,这个观点就是“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起初我就想,这不是胡扯吗?因为我就没什么创造性啊!
但后来一想,不对!我小时候其实是蛮有创造性的,但后来是没有创造性的、不允许创造的生活把我的棱角磨平了,把我的欲望打消了,慢慢的我就不会创造了,也不想创造了。
我刚才也谈到体现人的本性的创造、具有成长意义的创造,从来都是对于自己的历史的超越,对于自己的昨天的超越。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创造的可能(说的是“有可能”)。因此,对于教育意义上、成长意义上的创造,是需要重新界定的。
如果儿童的童年生活里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美感、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创造,那么,这样的童年生活所孕育出来的儿童成长还会是眼露凶光的吗?还会是圆熟老到的吗?还会是循规蹈矩的吗?还会是枯燥无味的吗?不可能!
05 童年生活里怎能没有“童话”
我就是这样推导过来的。那问题又来了:儿童的这样一种童年生活从何而来?
我尝试着回答一下 —— 其实又在替我们的课题做论证了 —— 我想。途径之一是从童话中来,因为童话里面有童善、有童真、有童慧、有童趣,童话里面有温馨、有美感、有想象、有创造。童话里就有这些元素,也是我们所说的“童话元素”。尽管我这里讲的并不全,我也不希望面面俱到。
这样,我就通过逻辑推导的方式,为《童话生活:涵养儿童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价值进行了论证。我看到吕(静)园长直点头,而且笑容可掬,(笑声)她就没想到我下面还会有“但是”。(笑声)(吕:我知道肯定会有的。笑声)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童话导入儿童生活,导入童年生活,使童年生活或儿童生活充满童话元素,富有童话气息,具有童话色彩。按照逻辑推下来不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吗?
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要使儿童过上童话生活,让他们过一过童话生活。甚至,对好多幼儿园来讲,你不得不说:“让儿童过一点童话生活吧。”(笑声)这在普德村幼儿园当然不成问题,因为你们的课题研究也正是探索让儿童 —— 用你们的话来讲 ——“过童话般的生活”,或者说“过童话般的幼儿园生活”。
其实,进一步来讲,或者更准确地讲,童话生活是童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了,我这样讲实际上已经从刚才讲的“结论”拉回来一点点了,已经跟刚才从汪老师开始然后到朱老师再到谈老师所强调的一样了。因为,说童话生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意味着尽管它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但也只是一个组成部分。
这也是逻辑,我们得服从逻辑,尽管逻辑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除了逻辑,还需要有激情,但激情依然不能违反逻辑。尤其是在根本问题上,不能违反逻辑。
从逻辑上讲,没有童话的童年生活是不完整的童年生活,是不可思议的童年生活。我们现在许多儿童正在过着不可思议的童年生活,甚至讲得极端一点,是不可原谅的童年生活,因为他的童年生活里没有童话。这种没有童话的童年生活当然不是儿童自己要过的,而是成年人给他安排的。比如,父母在家庭里给孩子安排了童年生活,里面没有任何乐趣。但我这里的目光聚焦在幼儿园,如果幼儿园的儿童生活里没有童话,那也是不可原谅的。
我就这样从逻辑上推导下来,从儿童成长推到童年生活,再从童年生活推到童话生活,接下来就要推到我们的课题“童话生活研究”了。
06 “童年生活研究”需说清的几个关系
这一点实际上是炒冷饭,因为刚才她们几位都谈到了,尤其是朱老师已经比较系统地谈了关系问题。
这里要提到一篇文章,你们的有关材料中也提到了。作者是闫春梅,是我们南京师大十七年前毕业的一名博士生。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她对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有关内容的一个极简的概括,标题是《当前幼儿园童话教育误区窥析》(《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文中谈了四种常见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教化僭越审美”,第二个误区是“认知大于感知”,第三个误区是“剥夺儿童的体验”;第四个是“牵引制约参与”。我很赞同她的观点。虽然我对童话教育本身没有专门研究,但据我了解,现在的童话教育不知不觉地还在犯这四种错误。
我觉得,从逻辑上讲,我们的课题研究涉及到几个关系。第一,童话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第二,童话生活与童话教育的关系;第三,童话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关系;第四,童话生活与涵养儿童健全人格的关系。每一点都只能很简单地说一下。
第一,“童话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刚才谈老师说了她很感动,因为我们这里的童话教育40 年如一日坚持到今天。我也非常感动。六年前参加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一个研讨会,当时她的情境教育已探索了四十年,一直没有中断。我们这里的童话教育迄今也已探索了四十年,一直没有中断,确实不容易。如果没有对儿童的一种大爱,没有对教育的一种情怀,不可能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到今天。我们幼儿园是从童话教育起家的。
刚才也已谈到,童话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部分、一条途径,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不是 —— 刚才朱老师也谈到了 —— 它并不是儿童教育的全部。我们也不可能仅仅通过童话教育就能达到涵养儿童健全人格的目的。
你们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把儿童教育“升格”为童话生活。童话生活就不一样了。假如只是童话教育,那就是儿童教育的一种专门的形式、专门的手段,说的是进行童话教育,利用童话进行教育,让儿童学习童话、理解童话、感悟童话,于是儿童得到了成长,得到了提高。但是童话生活就不一样了,童话生活的概念比童话教育要大得多。这就涉及到第二种关系了。
第二,“童话生活”与“童话教育”的关系。
在“童话生活”与“童话教育”这两个概念中,“童话”的地位及作用是不一样的。在童话生活中,童话已不再是一种专门的教育途径或教育手段,而是已作为一种元素被融入到——用刚才谈老师的话来讲就是“化入”到——儿童的生活之中。也就是说,童话元素成为儿童的整个生活中的一种元素,它弥漫在儿童的全部生活之中,因此是一种贯通性、弥漫性的因素。这个表达不一定好。
我看你们也是想方设法把童话的地位推到“极端”,因为你们说的是让儿童过上“童话般的生活”。“童话教育”的主题词是“教育”,“童话”是修饰词 —— 在谈老师面前这样讲肯定不合适,她是文学专家 —— 而“童话生活”的主题词是“生活”,童话依然是修饰语。但如果说教育也是一种生活的话——不是也讲“教育生活”嘛——那么,童话生活就是比童话教育更大的概念。也就是说,童话生活中是包括了童话教育的。可以这样理解的吧?这是第二种关系。
第三,“童话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关系。
童话生活并不是说存在着这样一种独立样态的儿童生活,而是说儿童生活里充满了童话元素,具有浓厚的童话色彩。
问题是 —— 刚才她们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 儿童生活,儿童的幼儿园生活中是否只有童话这一种元素?尽管童话元素本身也有好几类。麻烦就在这里。除了童话元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元素?如果童话元素、童话色彩凸显的是我刚才讲的想象啊、创造啊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美好的特征的话,那么其它元素凸显的是什么特征呢?它们是不是与想象、与美好、与创造等等就没有关联呢?
第四,“童话生活”与“涵养儿童健全人格”的关系。
如果进一步往下问的话,那么,童话元素与非童话元素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童话元素并不是童年生活或儿童生活的唯一元素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仅仅依靠童话元素、仅仅让儿童过童话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实现涵养儿童健全人格的目的呢?
也就是说,能够涵养儿童健全人格的不仅有童话元素,还有非童话元素。我这里所基于的只是一个简单逻辑:童话与非童话。
……
07 拯救儿童也是拯救我们自己
我们今天的讨论很有意思。我们这个课题探索的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把自由想象的权利还给儿童,把快乐游戏的时空还给儿童,把对于美好、对于智慧、对于超越的追求还给儿童。让儿童真正像个儿童,让儿童成长真正像儿童的成长。
这样来看的话,我们真的是在做一件天大的善事,是积德,真的是积德。我们实际上是在解放儿童、拯救儿童。在对于儿童成长存在诸多枷锁与绳索的这样一种时空里,我们在想方设法尽我们自己的努力来解放儿童、拯救儿童。
但是这样讲也有点自作多情,其实有点自作多情。难道我们仅仅是为了儿童吗?不是的,我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如果儿童的成长远不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这当中一定有一部分责任是我们的。管它外部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制约条件有多少,一定有一部分责任是我们的。我们不得不承担这个责任。
在这个意义上讲,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做的许多工作一方面是非常的积德行善,另一方面也是在将功补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我们进行童话教育、在想法设法使儿童过上童话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的有些东西可能恰恰是反童话的、反儿童的、反教育的也未可知,尽管我们并没有这样的动机,尽管我们主观上都是为了儿童好,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压力,由于各种各样的惯性,由于我们本身能力的欠缺,都有可能使我们的童话教育、使儿童在我们幼儿园中的童年生活中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异化。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进行童话教育,使儿童过上童话生活,虽然是在解放儿童、拯救儿童,其实也是在解放我们自己、拯救我们自己。……
想说的就是这么多 …… 七搭八搭,说了这些不讨喜的话.(笑声)
本文系本人2024年6月13日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普德村幼儿园主办的“江苏省省级重点课题中期暨前瞻性项目推进活动”中的发言。由吕静、王春、武名矢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特此致谢!本文有删改。
—— 微信公众号:无索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