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也是相互感应的过程
不能只是为了申报教学成果奖
教育理论需要有两个版本
在感应中成长:
灵魂与灵魂相互滋养
—— 忽然想到之181 ——
吴康宁(以下简称“吴”)
…… 非常有感触。我基本上完全同意大家的观点,是基本上。
其实,张忠艳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对象,(笑声)她给你的一种感觉就是:她一直在拼,一直在打拼,命运好像也一直在跟她开玩笑,(笑声)一直在向她这样的人提出挑战。然后她就一次一次地应战,一次一次地应战,而且还屡战屡胜。这是很不容易的。
当初去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学习,就觉得张忠艳太不容易了,因为那里的文化和张忠艳的文化不太一样。好在西渚实小和这里的不同是,(作为一所新建校)它基本上是一切从零开始,没有一个固有的传统,没有一个已经形成的共有主题。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是一张白纸,但它对张忠艳来讲,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就是一张白纸,张忠艳依然可以画很好的图画,我觉得她在那里也确实画了不少图画。
张忠艳今天的报告确实有一种“打包”的嫌疑,但她为什么会这么“打包”?我觉得她其实也是在诉说,她在告诉我们她吃了多少苦、(笑声)花了多少心思、做了多少事情,她要一个接一个抛给你们看:你们看我这一路走过来。(笑声)(就像刚才龚放讲的)搞得人也比较消瘦。这种消瘦也是她的代价。因此,我能理解她的心情。可以看出,张忠艳是比较真诚的。她的情感,她的智慧,她所构建的框架,她的非常旺盛的概念生产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我们一线小学老师来讲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我是很反对生造概念的,但是我们其实又是非常缺少概念的。像我们枫桥中心小学这样的学校,各方面素质都是相当可以的,我们的实践是非常丰富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做了,但有时就是没有能够进行我所称之为的“冠名”。
有些事情你做了,他也做了,大家都做了,都差不多地好,但是你对所做的事情冠名了,你就比他强。因为冠名之后,你所做的事情的真正深刻的意涵就可以表达出来。而一旦表达出来,又可以进一步指引你今后的实践。
看得出来,张忠艳在这方面比较突出,她不断地生产出自己的概念,尽管她的概念似乎有些多。在一线老师面前,我没有资格对实践本身说三道四,但我总觉得我们需要有比较清晰的“冠名意识”。你在实践中有很多尝试、很多举措,很多做法,你都可以对它们冠名、进行表达。没有冠名怎么行啊!你光是罗列出你做了一二三四五几件事情,有几点经验,而没有恰当的冠名来体现你的思想、你的主张、你的魂灵、你的精华,那就太可惜了。在这方面,张忠艳比较突出。
这些年来,张忠艳不断地再出发、不断地再创造、不断地再实现。她个人确实自我实现了,同时她也是不断地在奉献。特别是对西渚实小,张忠艳肯定是有贡献的。现在她离开了那里,但留下了一些东西。留下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打拼的精神、一种向上的氛围,还有包括概念生产、课题研究等等。
到枫桥中心小学来也一样,尽管对张忠艳的挑战更大。因为,枫桥中心小学本身已经有了一套以“博雅”为核心的文化,这么多年实践下来也表明是很有成效的,很有成绩的。因此,你想改变它吗?你改变一下试试?
所以,这也是我对张忠艳刚才的报告采取“打包”的做法能够理解的原因。虽然现在的打包还不怎么成功,但她必须把自己的教育主张和学校已有文化关联起来。她当然不能把它们变成互不相干的两个东西,或者让人感到这种关联牵强附会。最终应当是相当自然、相当简洁地把两者联结起来。我相信是能够联结起来的,只要你的这个所谓的 —— 我用了“所谓的”这三个字 ——教育主张(“感应·成长:让每一天都做更好的自己”)及其教育实践能够在这个学校行得通、能够联结上枫桥中心小学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就好。要弄清这个联结点、联结带到底在哪里?我想一定有联结点或者联结带的。在这方面可再思考,会有更大成功的,尽管这个确实不容易。
刚才成(尚荣)所长也讲到了,我也是同样地很感动。也很感佩。张忠艳给你的感觉是,她不管自己能做到哪一步,总是很用心地在做,对人对事,你和她相处长了你就会知道,她很真诚的。她也许会批评你,可能会觉得你的这个不行,没有她的好。但她总是真诚地在说,而不会藏着掖着,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也许,这本身就比较符合她提出的“感应·成长”的教育主张。(笑声)张忠艳个头不大,能量很大。(笑声)她的能量是慢慢显露出来的,而不是一下子迸发出来的的。你得佩服她的韧性很强,她就这样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弄。我相信,这也是要付出身体代价的。
既然来这里是要讨论张忠艳的教育主张,我本来是想讲些稍微概括一点的东西的,但因为刚才大家都已经讲了,我也没有更多的补充了,就简单说几点吧。
第一,确认
也就是对张忠艳的教育主张加以确认,看看她的教育主张到底怎么弄?不能再不确认了。当然。确认工作最终要靠张忠艳自己。我觉得到张忠艳探索到今天这一步,又经过大家刚才的讨论和建议,应该有自信了。(龚放:还是大有可为的。)假如换成是我,我会有自信的。
现在看来,不管怎么再琢磨 —— 尽管琢磨总是需要的 —— “感应·成长”这个教育主张应该大差不差。大家都没有反对啊!(笑声)哎!有本事你就反对!(笑声)现在不反对,到后面再反对,就不厚道了。(笑声)
这就涉及到刚才马(斌)厅长提出的冒号问题了。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喜欢加冒号,我觉得一个教育主张最好不要加冒号。我也记不太清了,好像刚才是马厅说的,也可以是“在感应中促进成长”之类的。这就是对于感应和成长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达了。而你现在的冒号前后两部分呢,乍一看,容易被误解为两个东西。
我个人觉得,教育主张即便经过打磨最终确认了,肯定还会有瑕疵。但是,就先这样吧,(笑声)我们可以对瑕疵、漏洞做进一步的修缮工作。但总体上讲,这个教育主张也没有办法再摇来摆去了。我猜想,张忠艳其实很痛苦,是不是?(笑声)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感应”这个概念受到一些质疑。之所以会受到质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跟我们许多人的概念系统是不相吻应的,在我们的语境中是有违和感的。人们往往会把感应看成是一种比较表浅的心理反应,而并非人与人之间较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但通过今天各位老师的讨论和建议,张忠艳可以对“感应”的意涵再挖掘,挖掘之后再重新表达,即使重新表达后所使用的核心概念可能还是感应,那也没有关系。这里的最麻烦之处在于,你不能让你所说的感应的意涵与人们通常所理解、所使用的感应这个词的意涵相去太远。
我个人觉得,“感应·成长”是说得通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刚才马厅长提到的“感应”与“成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总体上讲,“感应·成长”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也可以说是生命教育的张忠艳版本。(马斌:“感应·成长”充满了整个生命的张力)你的这个版本强调了生命的成长,凸显了贯穿于教育与成长整个过程、促发灵魂与灵魂相互碰撞相互滋养的感应这个重要环节。当然,感应并不是生命成长的全部,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同时,你也并未让你所说的感应这个概念的意涵仅仅局限于许多人通常认为的比较狭窄的范围。(成尚荣:“应”还包括感悟,包括领悟,包括理解。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化的一个回应的过程。)
接下来看看到底怎么弄,怎么再挖掘、再表达。但不管怎么说,教育教学主张得基本确定下来。这就是我说的确认问题。
第二,概念
概念怎么解释?我非常同意刚才成所和龚放老师的意见,我也觉得张忠艳对于自己的教育主张的阐释,可能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人教家”—— 我总是把“人民教育家”简称为“人教家” —— 培养对象和“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对于自己的教育主张的阐述中相对来讲哲学根基最深的之一,从易经到中庸。(成:从哲学中提炼出来的感应教育,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而且,不仅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也涉及到雅思贝尔斯等西方哲学家、教育家关于成长、关于教育的一些思想。
其实刚才我谈主张的确认时也讲到了概念的解释问题,现在专门讲概念的解释问题。我觉得这里与其说要有这么多的主题句,不如说首先需要有一组概念。假如经过确认,核心概念还是“感应·成长”的话,那么,在它下面还应该有一组概念。(马斌:感应也是分层次的。龚放:能否就感应、感动、感染、感悟等做一些思考与探讨?)
马斌(以下简称“马”):
假如不用“感应·教学”,而是用“感应教育”行不行?在“感应教育”之下,有“感应教学”等概念。
吴:
我觉得这样也可以的。如果不是用一点“XX·XX”的方式,而是用“XX教育”方式似乎更好。南京的琅琊路小学不是有“小主人教育”吗?北京东路小学不是有“情智教育”吗?南师附小不是有“童心母爱”教育吗?(如皋师范附小有“大成教育”)中间用一点“· ”有时不太好弄。
因此,就说“感应教育”行不行?我不是很清楚。再琢磨吧。因为如果仅仅讲“感应教育”,就怕容易引起诟病。因为“感应”这个词本身很容易给人一种“表浅”的印象。
张忠艳(以下简称“张”):
它的范围很大。
吴:
对,范围也很大。
张:
感应这个词似乎不太好和教育连在一起。
成尚荣(以下简称“成”):
如果只提“感应教育”,给人的感觉有点玄学的味道。
吴:
对。而一旦讲到“成长”,那浮现出来的便是活蹦乱跳的学生。
张:
对,就会使人更多地联系到学生的成长。(成尚荣:感应·成长,它指向人,牢牢地指向人的成长。)
马:
那就在小一点。我想,可以就用“感应教学”,就围绕课堂里师生怎样的互动。不要弄那么大。你要解决问题,你要有自己的东西。
成:
那就用“感应教学”怎么样?
吴:
也麻烦。因为“感应”是发生在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很多感应并不仅仅发生在课堂教学中,而且需要课堂教学之外的师生之间灵魂的一种交往,一种支撑……
张:
对!
吴:
所以,麻烦就在这里。
成:
心灵的唤醒。(马斌:心的感应,魂的感应……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最漂亮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这就是我们心灵感应,教育也是这样。)
马:
那就不用“感应教学”,而用“感应学习”呢?
吴: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就是大家前面谈到的教学成果奖申报问题。我们既可以申报教学成果奖,但又不能完全为了申报教学成果奖。我们现在是对作为枫桥中心小学的一面旗帜的感应教育进行探索。然后在探索成功的基础上,从中抽出关键性内容,比如德育方面的成果,申报教学成果奖。申报教育成果奖不是学校工作的一切。
成:
对!把“感应·成长”作为学校整个教育的一个理念……
马:
一切工作都围绕教学成果来进行是不行的......
吴:
现在许多地方的教学成果奖申报以及为申报所做的准备工作已经跑偏了。因为为了申报成教学成果奖,它会非常聚焦,甚至为了聚焦而聚焦。这样来做文章未尝不可,但如果我们的实践也这样来搞的话,那就会变得比较窄,就会忽视育人工作中的其它许多事情。
因此,不管对张忠艳个人来讲,还是对枫桥中心小学来讲,重要的问题都是接下来继续往下走需要的一面旗帜到底是什么?我们能够真正使学校成长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你要真是弄活了、成功了,到了申报教学成果奖时可以对我们的探索加以浓缩,加以聚焦,就突出教学问题或者其他问题都可以。
龚:
我觉得现在不要考虑教学成果奖申报问题。
吴:
暂且不要往教学成果奖上聚焦。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你现在有严格意义上的一组概念吗?有吗?假如你的教育主张是“感应·成长”的话,严格意义上的一组概念有吗?
成:
而且,这样的一组概念应当是互相感应的,互相支撑的。
吴:
对的。这样的一组概念就不是一个一个的主题句了。现在你的主题句很多,但不是核心概念。厉害的是在核心概念之下有一组概念。
龚:
你是E大调还是C大调,你是感应教育,还是……
第三,框架
刚才龚放已经说到框架问题,成所也说了许多。
现在的问题是,别人没有走过你所走过的这段研究历程,他作为读者如何能读懂你的框架?你如何能就让他一看就懂?不要说别人了,连我看了现在的这个框架,都有疑问。在这个框架中,教学与课程前后两部分像是没有多少关联两个东西。你如果是汇报工作,说做了哪些事情,那是可以的,但作为呈现实践探索的框架,还是需要成为一个整体。
成:
张忠艳有点贪多。(笑声)
吴:
张忠艳不是有倾诉的情结嘛:我苦啊!我不容易啊!(笑声)
龚:
她把许多东西都塞进来,就 ……
马:
……
成:
今天的这个汇报……
吴:
他们这样讲也太过分了!(笑声)......
第四,版本
什么意思呢?我赞同刚才成所讲的,现在给我们看的这个文本哲学根基比较深,传统文化的底蕴比较厚。当你写书的时候,这样呈现没有问题,它可以让读者看出你的厚度。但是呢,如果在我们一线老师中来讲,或者在一些大庭广众的场合来谈,那就需要另外一个版本,讲另外的故事,或者同样的故事用另外的讲法。刚才是龚放还是谁讲的,不一定要说那么多,应当用最简练的语言、最短小的句子,PPT呈现要提纲化……
马:要凝练化。
吴:对,凝练化。要因听众而异。
所以,我历来对有些搞理论的学者不敢苟同,他们一天到晚只搞那些晦涩难懂、自娱自乐的理论。当然,理论生产是需要的,但他们的教育理论(说的是“教育理论”——生产少了一个环节,即把教育理论通俗化。教育理论是要面向实践的,再高深的教育理论也要面向实践。因此,我是主张教育理论工作者需要生产教育理论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学术版,另一个是通俗版。
张忠艳老师对于自己的教育主张的阐释文本,是不是可以介于学术版与通俗版之间?而今天你给我们呈现的,有很多的是不通俗的。你以后报告时用的 PPT也要有两个版本。
成:这个建议相当好!
吴:相当好!连我自己都觉得相当好!
成:我们之间有感应。(笑声)
吴:尤其是像张忠艳这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哲学根基的老师,在报告时很容易自觉地不自觉地把《易经》啊、《中庸》啊里面的内容放上去。把这些内容放上去好是好,但得看你的听众是谁。
也就是说,报告的文本得有两个版本,PPT也需要有两个版本。这可以说牵涉到“阅读心理学”吧,它对于读者的阅读、评审会起很大作用。不同场合要讲不同的话。你在和校内老师讲的时候,或者你们互相进行校本培训的时候,应当更简要一点、更通俗一点,效果会更好一点。
总之,我觉得今天下午的讨论我对张忠艳本人来讲可能是有收获的,因为张忠艳可能不再会左右摇摆。其实,张忠艳也不是摇摆,而是她心里放不下,舍不得丢掉已经探索这么久且很有成效的“感应·成长”。事实上,你也不能放掉,放掉就太可惜了。现在该确定了。刚才几位老师提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该提的应该都提到位了,那就进一步完善吧。好在这是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情,也不会有太多问题,这从马厅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笑声)
大概就讲这么多。
本文系2023年10月16日在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举办的张忠艳教育主张“感应·成长:让每一天都做更好的自己”研讨活动中的发言的部分内容,由尤宗耀、武名矢根据录音整理而成(本文有删改)。特此感谢!
—— 微信公众号:无索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