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宽松、自由
关切、抱负、勇气
本文系本人2023年11月23日在南京师范大学第二期“人才下午茶”活动(“大先生、大情怀——新时代人文社科人才的理想与担当”)中的发言。由武铭矢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特此致谢。本文有删节。
人才下午茶:教学科研,酸甜苦辣
—— 忽然想到之199 ——
几 点 感 受
王(成斌)书记、华(桂宏)校长、袁(林旺)校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首先要表示歉意!外出开会,昨天晚上回来得太晚。严重破坏了我的生物钟,基本上没睡着,真的没睡着,今天上午因为有事也没能补觉,一直到现在。我算了一下,应该有几十个小时没睡了。(笑声)所以,来之前往太阳穴上搽了一点薄荷油,刚才又要了点咖啡。虽说是“下午茶”,还没喝到茶,(笑声)喝的是咖啡。王(露露)处长要教科院承担今天下午的分享发言,于是摊到我头上,要我来分享。这是一个分享的时代,不分享也不好弄,但是我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好分享的。
想来想去就分享两点吧,一个是分享一下我的感受,第二个是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要说感受的话,说实话,站在这里,还是很有些感受的,我的内心世界还是比较丰富的。
第一,很感奋!
兴奋的奋。因为这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能有机会面对这么多成就斐然的青年才俊来低谈阔论。(笑声)而且谈论的是大先生、大情怀、大时代,大人才,都是一些非常高大上的话题。这也意味着,今天下午将创造我的个人历史。(笑声)所以,我很感奋!
第二,很感激!
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要不然所谓今天下午创造我人生历史也就免谈了。其实我对学校有很多感激!自从1978年进入南京师大读书以来,除去在华东师大做出国留学的预备以及后来的出国留学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五年的时间之外,整整四十年都是在南京师大度过的。也就是说,南京师大让我作为一个人之为人的人一直生活到今天,作为一个多少还有点良知的所谓的人文社科工作者一直学习、研究、成长到今天。所以,我充满了感激!
第三,很感动!
南京师大虽然是“211”,但不是“985”,在任何一种大学排行榜中综合实力都不在第一方阵,这是事实。但是,南京师大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那是一流的。别的不说,就说今天的这种“人才下午茶”,就为青年才俊们提供了一个分享、交流、讨论的空间与平台。这个空间与平台是自由的、宽松的,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宽宽松松、自自由由的氛围里,谈理想,谈学术、谈人生,甚至也可以联系这个主题谈一些油盐酱醋茶。这样的人文氛围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所以,我很感动。可以看出,学校对青年才俊非常关心、非常信任。当然,刚才华校长一直在讲“青年才俊”、“青年才俊”,这也让我感到有点失落,因为在座的所谓“人才”中,我是唯一一个不是青年才俊的。(笑声)
第四,很感慨!
南京师大一直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假如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早在1999年或1998年,学校便在全国高校中实际上首推“特聘教授”制,之后又陆续推出关于人才的引进、培养、支持的一系列计划和政策。现在学校又以前所未有的意识、前所未有的热情以及前所未有的力度不断推进人才工作。所以,在座各位青年才俊 —— 我讲到这个词就感到很羞愧——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我是非常地羡慕,尽管没有嫉妒恨!
第五,很感愧!
惭愧的愧。刚才华校长几次表扬我,既让我有点轻飘飘的,因为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有点虚荣心的;(笑声)但另一方面,我多少也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离华校长刚才的表扬相差恐怕要超过十万八千零一里!这是非常惭愧的。
这是我要分享的这一刻的几点感受。还有其它一些感受。用现在人文社科界尤其喜欢使用的排比法一路排比地讲下去的话,还可讲很多。但还是就此打住吧,更多的时间应当留给青年才俊们一会儿在室外的院子里更加自由、放松地交谈、分享。
当然,要顺便提一下,我也稍微有点宽慰,因为刚才华校长讲他数学高考只有10分……
华:英语10分。(笑声)
吴:啊?英语10分?(笑声)英语10分居然也考进来了。(笑声)我呢真不好意思,我数学27分,(笑声)就单科成绩最低分比较一下的话,我还稍微高一点。(笑声)钱钟书是大家,当然不好跟他比,据说当年他考清华,数学只有15分。清华是破格录取他的。我们现在要是能像当年那样该多好!更多的青年才俊会脱颖而出,你们当中不少人更有可能成为大家。
关切 * 抱负 * 勇气
接下来分享一些感悟。
说实话,在南师大四十年,感悟太多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组织了人文社科界第一个高级代表团访问美国,好像是中国社科院组织的吧。团员中有钱钟书啊、费孝通啊等等,反正都是一些大家。访问了十五天回国后,费孝通写了一本小册子,一点点薄,书名好像是《访美掠影》。费先生开头就说(大意),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地方生活了一辈子,你叫他讲这个地方最大的特色是什么,他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他可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一个人如果到一个地方只去了几天,你让他谈感受,他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我在南京师大已经四十年了,要谈感悟,除了上面讲的几点感受外,真好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是,作为一个“人文社科工作者” —— 这个概念其实是说不通的,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就好像“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概念逻辑上有瑕疵一样。这个就不去管它了 —— 我觉得对于人文社科工作者的研究来讲,有三点是特别重要的。
第一,关切
今天下午的活动主题中的一个关键词是“情怀”。我就在想,情怀总是在关系中才出现的。一个人对他自己来说,没什么情怀可言。如果他只关注他自己,做什么事都只为他自己考虑,那就毫无情怀可言。虽说只为自己考虑,不一定很卑鄙,但无所谓情怀。情怀一定是对他人的,是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情境当中,他的情绪、他的感受、他的境遇等等。只有当他跳出自己了,他关注到别人了,他关怀到别人了,他关爱到别人了,他就有情怀了。方便起见,这里权且把关注、关心、关爱概括地表达为“关切”。
比方说,他关切他的父亲,关切他的母亲,关切他的兄弟姐妹,他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虽然关切的只是他的家人,尽管“家”只是一个“私”的群体,但这已经是一种情怀了。不是说家国情怀嘛,这当中就有对家的情怀。
不过,这种情怀和我们这里讲的情怀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是“小情怀”,我们这里讲的是“大情怀”。如果这种小情怀再往前走一步,他不仅关切他的家人,他还关切到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比方说三五个小伙伴、谈得来的好朋友、学术上的知己等等,他关切他们的成长,关切他们的身体,关切他们的心理健康等等,对他们的什么都很关切,仿佛就像关切自己似的。这也是一种情怀,但依然是小情怀。
如果关切的范围再扩大的话,那就不一定是小情怀了。假如我所关切的是学校,你说这还是小情怀吗?我关切的不光是我个人的事情,不光是我家庭的事情,我还关切我所在的整个单位,关切和我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工作中的同事,关切他们的成长,关切他们的生活等等。这也是一种情怀,好像很难说是小情怀,但是否就是大情怀呢?
我想,大情怀应该不止于此吧。至少在当下语境中,如果说到大情怀,那可能是要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联系在一起的,是要关切这些东西的。我们的研究是要同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直接的联系还是间接的联系。当你想到要有这样的联系时,那应该说是有大情怀了吧?
问题是,还有没有更大的情怀呢?我不太清楚,但我想应该是有的。既然现在已经提出了构建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整个人类往何处去?整个人类的命运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管是环境也好、战争也好,人工智能也好,这些问题会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怎样的挑战?对于这些问题的关切,是不是属于更大的情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爱民族、爱祖国就是小情怀了,因为民族、祖国也是人类的一部分,当我们把民族、把国家当做人类的一部分来看待、来关切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情怀自然也是大情怀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不是这样来认识,也很麻烦。
而辩证法也就在于,话还需要再反过来说。如果你所看到的仅仅是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而不和整个世界、不和我们所共时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来考虑的话,那你的情怀还不够大。要不然,为什么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呢?不管人们现在对于这个概念有些什么样的讨论,我觉得这个概念本身在根本上是说得通的,是对人类命运本身最根本的考虑。
我这样讲是不是有点“大”?因为今天的“人才下午茶”活动的主题所使用的都是大词,所以我这里所讲的似乎也有点“大”。但我想说的是,我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总觉得这一路走来,包括承担的那些课题,上的那些课,做的那些研究,好像还真是有些大情怀的。有时也会突然意识到,我们生活在这个民族,生活在这个国家,生活在这个社会,如果我们的研究不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命运关联起来,不同真正的问题关联起来,不发生任何联系的话,那么研究的意义总归是要打点折扣的。
比如,作为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研究中小学的课程、教科书,研究中小学课堂等等,依然需要有大情怀,因为我们得看到,对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建设者,我们应当帮助他们获得怎样的成长发展,应当帮助他们形成什么样的意识、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些在我们的课题选择时是应当有所考虑的。这样来看的话,我们的教育研究是得有大情怀引导的。
第二,抱负。
“抱负”是同我们这次活动主题中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理想这个词,我是很赞同的。人确实应该有理想。人也是动物,人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理想的,或者说人是应当有理想的。
问题在于,人到底应当有怎样的理想?他是想拯救更多人的生命?还是想拯救更多人的灵魂?还是想能挣更多的钱、住更豪华的房子、坐更高级的豪车等等,这些都是他的个人自由,只要他不违法不缺德就可以了。
但是,作为一个人文社科工作者来讲,好像就不太一样了。假如人文社科工作者的所谓理想与社会没有任何联系的话,就很难说是他作为人文社科工作者应当具有的理想。
与“理想”相关联,我这里更想谈的是“抱负”。我觉得,我们既然到这个社会中来走一遭,既然戴着人文社科人才这顶帽子在生活,恐怕总得要做出一点名堂来才好。如果一定要说得比较“俗”一点的话,那就是,我们得在学术、学科发展史上多少留下一点痕迹才好。这个痕迹本身也是有助于我刚才所讲的“情怀”的实现的。
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是应当有情怀的;另一方面,也是应当有个人实现的。作为人文社科人才,我们就是要做得比别人好一点,就是要让同行们今后提起我们时,就知道我们做了哪些研究,或者做某一方面的研究时就知道我们是绕不过去的。这一点对其他人来讲也许无关紧要,但作为人文社科人才来讲,可能是得有这么一点抱负的。
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有超越性的,都希望不断超越自己。但是,作为戴着人文社科人才这顶帽子的在座各位来讲,还不得不努力超越他人。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过去,超越自己的历史,这已经不容易了。而作为一个人文社科人才,还得不断超越他人,不断走在前面。那才是做了一个人文社科人才所应当做的事情,要不然就比较麻烦。因为人文社科人才是一定的组织按照一定的社会期待,经过一定的程序,选拔、评选出来的,是被赋予了称号的,而这也是你们自己申报的。这就意味着,一旦你戴上了这顶帽子,你和社会之间其实就有了一种契约。那么,从最功利的角度讲,你得履约。从个人尊严的角度讲,你也得活得像一个人文社科人才。也就是说,你得证明你自己,把证明自己与实现情怀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所以,我对我自己的研究生就会强调:要在社会期待与个人的潜能发挥、个人的自我实现这两个维度的结合点上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
如果只考虑社会要求,而不考虑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那么,你就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因为你没有来自你内在需要的最强大的支撑,你的研究也持久不了。
另一面,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彰显、让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话,说实话那也有点太自私了。还是那句话:作为普通人也许没关系,但作为戴着人文社科人才帽子的人,作为有着一系列荣誉、奖励的人才来讲,你至少得履约。找准社会期待与个人潜能发挥、价值实现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其实是个难题。
说得更简单一点,以我对研究生的要求为例,我会对他们讲,我们之间就不去多谈什么国家啊、社会啊、中华民族啊、人类啊之类的事情了,也不去多谈道德啊、境界啊之类的东西了,因为那些都是不言自明的。我只想告诉你们,我和你们交往,就是想让你们看得起我;你们和我交往,也得让我看得起你们。就这么简单。
那么,这里套用一下,作为人文社科人才,要让没有这顶帽子的人看得起你们。这也就差不多了。我想,你一旦真能这样想的话,你就会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假如你还真的有情怀的话,那你会很厉害;假如你还想充分彰显自己的潜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话,那你的动力就更大了,你会不知疲倦地进取。当然,也要注意身体,我看大家的身体似乎不是很好。(笑声)
第三,勇气。
在这个场合,我就不用担当这个词了,因为担当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词。比如,我承担一项任务,我要完成这项任务,这就是担当。而我们现在讲“担当”这个词的时候,它的重心在“勇气”,其实在“勇气”。
也就是说,你如果要完成一般的、不太艰难的任务,你也是在担当。但勇气是不容易具备的。比如,我们在现在外部世界很不友好的大环境下,遇有很多挑战,许多方面实际上处于困境。有太多的难题需要我们去面对,需要我们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稀松平常的任务自不必说,哪怕是需要经过激烈竞争才能拿到的课题 —— 我们现在经常喜欢讲“拿到”,拿到什么什么课题,拿到什么什么奖项等第 —— 对于我们人文社科人才来讲,其实并不需要有多大勇气。需要有勇气的,是面对与解决一些大的难题,争取实现比较大的突破。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勇气。
说实话,我常常感到,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好像就差那么一口气。跟我们那一代相比 —— 王书记、华校长 ——似乎少那么一点精气神。他们中的不少人好像总也提不起精神来,就好像是不躺平的躺平。这是很麻烦的。没有勇气,怎么可能去承担“厉害”一点的任务?即使承担了,又怎么可能去完成?
还有一件与勇气相关的事情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的研究可能有诸多不便,但这些恰恰是我们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需要去面对,需要去思考、需要去认识、需要去突破的。
这也牵涉到我刚才讲的第一点感悟,就是关切的问题、情怀的问题。最大的关切、最大的情怀应当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而言的。如果以整个人类文明为尺度来衡量的话,其实有太多的难题需要我们去真诚地面对。
还有,即便是国家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也无论如何一定要精挑细选,选择那些确实可以使我们国家健康前行、使得我们民族更加繁荣富强的那些真问题来研究。说实话,现在确实有不少人在研究假问题,浪费了国家太多的钱,也浪费了自己太多的生命时光,那是不值得的。我相信在座各位青年才俊不是这样的。
时间关系,我不能一一举例说明,可举的例子太多了。在接下来的闲聊、分享中,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可以举出一个一个的例子给你们,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把你们讲哭。(笑声)当然,没有这个必要,“下午茶”嘛,应该高高兴兴的,喝点茶,喝点咖啡。(笑声)
这是我自己的三点感悟。第一点感悟是得有和“情怀”紧密关联的“关切”,大关切。第二点感悟是得有和“理想”紧密关联的“抱负”,是个人抱负,这种个人抱负一定要和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及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联系在一起。“情怀”与“理想”,或者“关切”与“抱负”,这两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和“担当”紧密关联的“勇气”。尤其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里,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特别需要有勇气,需要真诚地面对,需要真诚地选择,需要真诚地研究,最终得出真正的结论。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历史上留下真正的痕迹,并因此而在学术发展史上留下真正的痕迹,从而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世界作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
迄今为止我还从来没有这么讲过,讲了这几句话后感到有点寒毛直竖。(笑声)但这些话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当然,你们可能不能理解现在的我,因为我和你们不在同一个年龄阶段,不在同一个世界里。我们在说同一个词时,所理解的意思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不可能完全走进你们的世界,你们也不可能完全走进我的世界。但我感到我们之间仿佛有一种共鸣,这个共鸣便是:至少我们都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混将过去。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我是结合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来讲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主题有六个关键词:大先生、大情怀、新时代、理想、担当、人文社科人才。我的分享已涉及到其中的四个:人文社科人才、大情怀、理想、担当。
“新时代”没有去谈,因为新时代不言自明,它是作为一个前提设置在那里的。关于“新时代”,从上到下都已经讲了很多,我不可能讲得更多、讲得更好。
至于“大先生”,稍微有点麻烦。比方说,这个“大先生”和“先生”究竟有什么区别?再比方说,“大先生”和“教育家”又有什么区别?只有弄清了这些区别之后,才可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意涵,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自己该做的事情。再比方说,在全国将近一千九百万教师中,究竟有多少人能成为“大先生”?“大先生”是所有教师都应达到的标准,还是极少数卓越教师才有可能达到的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很有些可以思考的空间的。但我还没有思考清楚,因此就暂且没谈。
哎呀!好像还有一些东西没有说,但也没有时间再说了,好在接下来还有交流时间。
再次感谢学校给我这个分享机会,看到这么多年轻的目光,充满感慨!属于我的时间也不多了!(笑声,掌声)
—— 微信公众号:无索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