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勾”还是“沟”

文摘   2025-01-15 11:53   安徽  


   “孩子不愿意做这个,不愿意做那个,我该怎么和她沟通,让她愿意去做呢?”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掌握了沟通技巧,就能让我们的目的达成?还是理解对方的需求,表达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沟通到底是拉近关系,还是推远对方?沟通的沟,到底埋在对话中的“勾子”,还是搭建在两个“沟壑”之间的桥呢?

   我女儿敏感又细腻,我是迟钝且粗糙。我在过往和女儿交流的过程中,性格的差异,我自己的创伤,导致我和女儿的冲突不断。女儿向我提出一个需求,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反对,然后女儿情绪不好了,我再去退让讨好。当女儿的青春期到来后,叛逆的特别厉害,此刻我又毫不退让,我生怕我的退让,就是对女儿的溺爱,让女儿走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样导致我和女儿高冲突,亲子关系恶劣,她也对我关上了心门。

   经过这三年以来的学习、摸索,现在和女儿之间的沟通顺畅了许多。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冲突,但通过沟通,我们对彼此更理解了,心也靠得更近了。在此我分享一个我和女儿交流的比较顺畅的案例:

   女儿10年级获得了学校艺术专业的1000块钱奖学金,奖学金是通过减免学费的方式发放的。女儿和我都特别的高兴,我觉得这个是她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学习去赚钱,全家都给跟着一起开心开心,一起给她庆祝。

    这个奖学金不是通过现金的形式去发放的,我就想着,由我拿出1000块钱,然后我就按照我的想法给分配了。我给外婆、儿子每个人200块钱,给了女儿400块钱,剩下的钱打算周末邀请全家出去吃顿饭。我这样的动作的出发点,是想让女儿产生价值感,带动全家的氛围。在这样的分配后,我感觉到女儿有些不高兴,对周末的大餐也没有什么期待,有些闷闷不乐。我是粗糙的人,我当时就有个模模糊糊的感觉,就被其他的事情打断了。

   第二天我下班回到家,兴冲冲的跑到女儿的房间,问她周末有没有什么餐馆推荐,年轻人见识广,带着我们去尝试一下新鲜事物。

   女儿缓缓的放下手机,对我说:妈妈,你对这次的奖学金是怎么定义的?(她的情绪有些低落

   我答:这是你第一次赚钱,我觉得是你赚来的。

   女儿说:如果你定义的是对学费的减免的话,你不分钱给我,也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你定义的是我赚的,你这样的分配我就难受了。你分给外公外婆,我可以理解,他们对我的学业有帮助,外公接送我上学,外婆给我做好吃的,但是你给弟弟,他什么贡献都没有,为什么要给他。(我看到了女儿眼中的委屈,她在强忍着,让自己的情绪看起来是平稳的)

   我说:你是觉得很委屈对吗?妈妈知道,你不是因为钱的事情,你不是不舍得给弟弟钱。(确认孩子的感受,正向解读孩子的行为

   我不知道怎么就哭了,我看到了女儿因为我的行为而感受到的委屈,我很心疼她,女儿也跟着哭了。

   我说:我这样分配钱,是想着全家都因为你的成果而开心,想带动家里的氛围(我表达了我的动机,我的出发点,我内心的需求)。你是觉得妈妈不应该这样自说自话的去分配钱,破坏了你的自主感嘛?干涉了你对奖学金的分配?(进一步确认孩子感受的来源,确认我的理解和她的表达是不是存在偏差)

    女儿说:不是这样的,你知道我这个奖学金得到的多不容易?不是你觉得的那样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拿到的。(女儿哽咽着,她一般不哭的,除非特别特别的难受)

  我说:我知道,你连续2个星期都在熬夜,一个星期加起来就只睡了10个小时,整个过程我都知道的。

   这个时候女儿哭的更厉害了,我慢慢的抚摸着她的背,她主动的伸出了她的手,碰触了我的手。我知道孩子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劳动成果的不尊重,这样随意的处理,她感觉到了她的努力没有被看见。

   女儿说:我原来想算了,不说了。但是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和你说。

   我说:谢谢你,愿意告诉我。

   女儿说:我总是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没有什么用的事情。

   我说:你的感受很重要,敏感是天赋。以后你有不舒服的地方,也要告诉我,因为我就是一个粗枝大叶,感受力比较弱的人。你不明确的表达,我感受不到。

   我和女儿慢慢的平静了下来,我在思考,这个时候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呢?

   我说:我把除了给外婆200块钱以外的800块钱都给你,你看可以嘛?给外婆的钱,我不好要回来。

   女儿说:嗯,我来给他们每个人买一个礼物。

   第二天, 外婆给女儿发了一个红包,祝贺孙女学业上的进步。

   女儿也愉快的给全家每个人都挑选了礼物,给外婆买了耳机,给外公买了外套,给弟弟买了个超大瓶的爆米花,给我买了一个我喜欢的书签。

   在这次的沟通过程中,我自己没有任何的委屈,但我有内疚感,看见她的难过,我没有能够理解她。我特别感谢她,愿意主动沟通,这样我们之间就没有隔阂。

   这样的交流,我们花了三年,从一开始我一味的讨好女儿,战战兢兢的和女儿说话,到女儿小心翼翼的揣测我的想法,再到现在可以顺畅的交流,我们花了三年去修复亲子关系的结果。我想说,有个女儿真幸福!

 

作者/蒋凡

编辑/次第花开

渡过家长学堂
渡过家长学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