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学习之星火 点亮康复之拼图

文摘   育儿   2024-09-14 21:33   江苏  





康复中的孩子


孩子出现问题,最着急的莫过于家长。


在“渡过”家长学堂看到太多家长的焦虑、痛苦,甚至痛不欲生。


痛苦中的家长与孩子,就像两个溺水的人纠缠在一起。如果不停下这种互相纠缠的状态,孩子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调整,家长很大可能也会被孩子la下水。


很多时候,其实是父母先病了,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最薄弱的那一环,就是我们的孩子。


现在,“渡过”家长学堂的公众号开设了新的栏目——那些康复中的孩子。讲讲家长和孩子们在渡过家长学堂的指导下如何自救的故事。希望给困境中的家长带来光明和希望。


如果您也有故事分享,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请添加微信的时候备注“投稿”

联系名片


收稿小编

请添加时备注“投稿”!无备注不加!

请添加时备注“投稿”!无备注不加!

请添加时备注“投稿”!无备注不加!


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整个家庭仿佛一下子掉进黑暗的深渊。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来,其中有一个共性:当家长把关注点拉回到自己身上时,转机发生了。我深有同感,回首陪伴之路,我一直在学习,通过学习找到一块块短板,然后去修整,最终整个画面完整了,点亮了。

跟大家类似,我的孩子经历几个阶段:逐渐退回,脱离日常,尝试改变,屡败屡战,逐步清除负面感受,再出发。我的学习,就好比开车迷路,我要先停下来,再找到方向,再重新启动,这样的一个过程。

逐渐退回、脱离日常—躺平阶段—学习刹车,也就是放下。

尝试改变、屡败屡战—启动阶段—学习稳定、倾听(理解)、看见(肯定)。

感受变好、再次出发—平稳阶段—学习“正常”、快乐

在这三个阶段,有一条主线贯彻始终,那就是学会爱。有了爱,就有了连接,我们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不会爱的人,很僵硬,像块石头,那要用刀子斧头才能学进去,会很痛苦。陪伴孩子就很累。学会爱,就会柔软,很容易改变。我们会越陪伴越轻松,对生活举重若轻。这是丽老师在群里抡大锤的时候,我领悟到的。她就是用大锤去打破大家僵硬的外壳,变得柔软。

首先学会爱自己,也学会向别人表达爱。孩子出现问题,家庭出现问题,就像一汪清水变得浑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就像源头活水,能够击浊扬清。有本书叫《爱的五种语言》,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基本能力。还可以向身边温柔的人学习。

具体来讲三个阶段的陪伴。

在躺平阶段,学习如何停止错误。这并不容易。我不知道要停止错误,也不知道停止什么错误。我开始只是觉得孩子怎么能日夜颠倒,怎么能一直玩游戏,必须要尽快回到学校,觉得找到最好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就能解决问题。

后来我有所觉悟,但是我又觉得错不在我,是别人做错了,或者我的错误是原生家庭导致的是有情可原的.....我不知道我要在哪里刹车,因果也照旧。我在迷惘的时候不断地读书,有时候一天能读两三本,也到网上找一些短视频学习,也报了一些课。大量的痛苦和知识融合在一起,像发酵一样,突然有一天我就对自己说:我要改变自己。这就是刹车!

我是一切的根源。或者说:我是我的生活的根源。只有我们自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改变,别人改变,影响的是别人的生活。就像开车,不管发生什么意外,方向盘始终在我们自己手里。这个阶段的心得我一年前分享过。

当时我学习的有:夫妻关系课程,遇见未知的自己(共修,张德芬系列都可以读),曾奇峰的精神分析初级课以及系列书籍,温尼科特的书(母婴关系),掌控自我(理性脑、原始脑,比如想到做不到,想上学又有躯体反应,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去理解),臣服实验(肖明老师),当下的力量,次第花开(佛学启蒙,无常),金刚经(喜马拉雅大师课于晓非),王德峰的中西思想必修课,加油吧大脑,父母的觉醒,家庭的觉醒。参加了家长学堂的共修,和大家一起读了很多好书,镜子的法则,生命的重建等等。参加了丽老师第一期的陪伴群,画家谱图,写觉察日记。学习了渡过的家长基础课程、陪伴者课程,通过了陪伴者考试。

我越学习越感到我对如何做妻子、做母亲一无所知。学习工作结婚生子,我对后两样非常无知。怎么办?一定要成长自己。还有向身边的人学习。我和婆婆的关系相当普通,但是我发现,我婆婆对我老公,那就是无条件的爱,我老公就是世界第一好。我会观察和学习。还有一些优秀的朋友和同事。

这个阶段,有一个障碍会妨碍我们成长,叫做:自我防御。维特根斯坦说:“如果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我们会想到改变我们的环境,但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改变,即改变我们的态度。我们甚至几乎没有想到过下决心去采取这样一个步骤,这对我们来说是太难了。

我曾经觉得:我有什么问题,我小时候学习好,长大了工作好,我能有什么问题?.....这样的认知就是自我防御,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出现情绪问题。这种自我防御,之所以难以打破,形成了执念,因为自我防御曾经帮助我们变强大,我们对它有一定的认同。

比如说一定要上学,因为大家都从高学历中受益了。我们难以意识到,我们无意中把学历当成硬指标,这竟然就是问题所在。(举例:运动员比如福原爱陈芋汐很小的时候开始训练,被批评后自己处理情绪,继续高强度练习,成为冠军,这种训练模式很可能有负面影响。)有本书叫《心灵的面具101种防御机制》,它讲人的心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它能形成一种机制,既能保护你不去觉察到痛苦的情绪,又能改头换面,在潜意识中影响你,这就是自我防御。

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内在小孩。你需要去学习或者找心理咨询师,还有丽老师的大锤,找到被隐藏的东西,去看到它,重新养育自己。这是一种成长和蜕变,这种感觉很轻松、很柔软。然后就真正地全然放下了,这不是否定自己,而是更加懂自己、爱自己,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很包容,很接纳,一切都可以。当我们觉得一切都可以的时候,改变就会发生。

二、在启动阶段,要学习稳定、倾听、看见。

为什么要学习稳定?这个阶段不很清晰,比如孩子说要去上学,也做了一些准备,但是又去不了,或者会有躯体反应,总是悬而未决,让家长百爪挠心。孩子的大脑ego和身体self,联系得还不是太好。身体还做不到,大脑却总在指挥它(就像盛李豪打羽毛球),这需要父母更有定力,稳定地陪伴。

孩子一走出去,人际关系、学业压力、体能薄弱等具体问题就都来了,家长的陪伴也会面对更多的挑战,难免手忙脚乱。必须在第一阶段多学习多积累,把自己调整好,才能随机应变。丽老师有个课程叫《母亲的功能》,容器、镜子、拐杖,推荐多听几遍,熟练掌握,做到随时切换自己的功能。家长的稳定是动态稳定,就像骑自行车。我听了几十遍,还写成文字稿,分享在家庭学堂的很多群里。我觉得分享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我在这个阶段一直没有再问问题,并不是说孩子一下子就全都好了,而是我觉得没必要问别人了。孩子这样那样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表现。我都能接得住。

关于倾听,听见听懂,才能理解,才会共情。可以学习非暴力沟通,它的核心就在于倾听。倾听是基础,倾听完了怎么表达,不能生搬硬套。我学得比较早,是在官网学习的。王爽老师也是资深的非暴专家,在家长学堂有她的课程和陪伴群“同理心支持圈”。

有的人学习非暴,只学习语言公式,这就是学歪了,还是要在正规渠道学习。我曾经和非暴大咖或者是学了几年非暴的老师交谈,内心都很震撼,你会感到被懂得是多么巨大的力量,对方比你更懂自己,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懂比爱更重要。

我学了一些基础,然后去练习。怎么练习呢?我觉得在工作中练习是最好的,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围绕着岗位职责和利益,对于我们练习倾听、感受什么是边界,是最好的场合。工作还会越来越顺,一举两得。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妈妈们不要辞职。特别是有的家长,本来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就趁机辞职了,这就不太明智,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练习环境。

关于看见,看见看懂,才会赞美,才会赋能。可能都不用说什么,你的眼神、表情,都表达了。在夫妻关系中练习看见是最好的。有的父母孩子躺平一两年了,还在抱怨:爸爸不学习、妈妈太包办,这就是看见的功力还不够。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就要立刻警醒,回归内心,去修自己。

学看见很好的技术是家谱图,通过家庭成员在家族中的位置,你会看到他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有了这层理解,就不太会怨恨了。有一本家庭教育方面权威的书籍《正面管教》,其中也提到了家族序位对人的影响,我们家长学堂就有几位老师是正面管教的专家。丽老师也比较擅长,有一本专业的书《家谱图:评估与干预》,讲了很多例子。这个重点也是要去练习,比如有位精神科医生(刘亮),他的家谱图课程只要9.9元,如果跟着课程去画,就能学到很多,如果只是被动地听一听,那就没有什么作用,还得继续买更贵的课程。

丽老师的陪伴群,会讲专业知识,并让我们在生活事件中去深入了解家庭成员,把授课、团体咨询、一对一咨询结合起来,非常高效。我在群里连续写三个月的觉察日记之后,我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像换了一个脑子。有人讲“人生是感觉的游戏”,真的是这样。

你的脑子变了,你的世界就变了。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即世界的边界。我们不可能过超越自己认知的生活。有句话讲:除了疾病和死亡,我们感受到的痛苦都是自己创造的。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有的问题它其实不存在。我自己的家庭困扰是比较严重的,当我画了自己的家谱图,看到每个人性格的形成的时候,我就不再纠结,他们并没有变,但是已经不再困扰我了。

要注意的是:一旦孩子开始行动,我们和孩子就有了很多互动。我们不能一学就想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很敏感,马上就抗拒。刚学习的时候,我们理解得还不深刻不到位,话说出来都很生硬,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学了招数来对付自己。

学习之后要多练习。一是在群里多互动,我和次第老师申请当群管,目的也是通过和大家沟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大家听,来巩固自己的知识;二是要在工作关系、夫妻关系等中去练习,一举多得。引导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过程是:父母接纳孩子,父母学习,父母改变,孩子认可父母的变化,重新建立信任关系,改善亲子关系,良性互动。而不是一学一说,自己都做不到,就指望孩子改变。不要依赖专家老师,关键在于自己。

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跟从正规的老师。有的民间自创课程大几万、十几万,还是要慎重。自己多思考多实践,效果更好。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口碑不错的老师,既不要过度依赖,也不要挑剔。兼容并蓄。

举个例子,有个老师网上很多人攻击他。他的学历好像确实有瑕疵。有一天,我孩子来靠近我,很黏糊还要抱抱,我第一感觉感到很不适应,觉得这是啥毛病。这时候,我正好戴着耳机在刷短视频,那个老师大叫一声:要跟妈妈建立连接。哇,我一听,马上就转念了:孩子来跟我连接了。我就一把搂住她,晚上有几天还一起睡觉。白天我专门看一些小说,睡觉前讲故事给她听。她大概黏糊了也就两个礼拜吧,就不黏了。

还有一位老师,她说“回归正常”,父母回归正常,做好自己的事情,孩子也会回到自己的轨道。还有一位老师,强调“安装家庭快乐系统”。这些都是民间智慧,虽然存在争议,但是只要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就很容易判断出真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个阶段,父母要跟着孩子的节奏走,不要走到前面去拉,重点是不管孩子多么反复,我们都要保持接纳和平稳,不要害怕沟通。即使不上学也要多出门,我老公几乎每天会带着孩子去徒步,我在家做饭。

三、到了平稳阶段,孩子能掌控情绪,但会面对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学业压力,家长要抓牢“亲子关系”的牛鼻子,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会想到向自己求助,大家一起面对,那就形成了1+1>2的合力了。

这时候我重点学习的是:正常和快乐。大家都情绪稳定,家庭正常运转,这本身就非常解压。

比如说,我以前经常点外卖。有时候感到家务很繁琐。这个现象很普遍,但是不正常。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说“大脑最喜欢新鲜的食物”,我想孩子学习任务那么重,我一定自己做饭!我学了那么多,如果家人都吃不上一口热乎饭,是不是本末倒置了?我立刻下载了下厨房app,边学边干,我原来做什么糊什么,现在可以轻松地完成基本的一日三餐。最近买了洗碗机,更加可以放开手脚了。烹饪可以连接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说七八月份是云南的菌子季,八月份开始沿海陆续开捕的海鲜,秋天还有全国各地的新米......多么欣欣向荣!

孩子说,看到我买锅、买厨具、买食材、做饭的时候,她觉得很放松。饭吃好了,家里的运作就会越来越顺。想想我们的父母,他们这代比我们要累,但是我们记忆中,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或者和小姐妹聊天,他们做饭的时候也很开心,这些平平淡淡是不是我们的精神比较皮实的源泉呢?感觉生活挺美好的。

如果家庭运作最基本的事情,都让我们困扰,孩子对生活更没有好感了,生活好累好烦啊,不如上网。我们至少要让家庭正常运转起来。

人生两件大事:吃饭和睡觉。很多父母睡眠不正常。我学习的是正念冥想,有人说静不下来,那可能是没有找对老师,或者说内心不是很信任。我觉得很有用,我新冠阳性的时候,用冥想也能正常睡觉。再比如说快乐,很多父母只有依据外在标准的快乐,职务、财富、孩子的成绩等等。离开这些就变得空洞。跟孩子、老公聊天,也缺少有趣的话题。日子象小和尚撞钟。父母如果美好地生活着,生活自然会对孩子有吸引力,我不用去教,她就想模仿。她都不用学,在这个氛围里,自然就会了。把幸福当成一种常态。

孩子在亲子关系好、胃口好、睡眠好的情况下,复学的动力很强。这时候学习要尽量跟上节奏,有正向反馈,才会持续上学。这时候父母不能简单地说:学习是你的事。

这个阶段,我们要学习的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脑科学、营养学等等。我参加了武志红的读书会“成就高手之路”,拆解阅读了14本书。其中有心流、刻意练习、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等等,笨笨妈的复学系列课程,青春期大脑风暴(蒙娜丽莎、飞翔),被讨厌的勇气,自卑与超越,认知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清华大学彭教授),刘亮医生的书,黄翔医生的书,还有中医方面知识。

如果孩子离开学校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上,最好还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扶上马送一程。这个要注意,不求不助,因为老师在学校也会讲学习方法,说多了就乱了。学习还是要保持界限,不越界。但如果我们不懂,有可能拖后腿。

正确的陪伴尺度,不越界,让孩子在每一个阶段不断获得力量。在孩子躺平的阶段,学会了失败的能力,懂得了什么是绝地反弹。在孩子启动的阶段,学会了长期主义的能力,懂得了什么是厚积薄发。在孩子平稳的阶段,学会了胜不骄败不馁,懂得了自己要什么。这些能力都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是不是?回到学校是整个过程的一个脚印而已。

请勿把他人生活的例子,当作你的生活指南。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祝福大家!

作者/沐帆
编辑/Lynn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渡过家长学堂
渡过家长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