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访谈】三季度宏观&地产:还需增量政策

文摘   财经   2024-10-19 20:20   广东  

语音·每周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思维导图

引言

本周对于地产和宏观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周
周四的住建部会议,倪虹部长提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并在会上提出要推进100万套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而会上金融监管的领导,也提出了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授信将扩张到4万亿
然而市场的预期不止于此,100万套隐含的拆建与刺激销售规模自然是无法跟2016年前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而4万亿的授信配合“市场化、法治化”“强资金监管”的贷款投放,仍然无法根治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问题。
周五的三季度经济数据,仍然是弱复苏趋势,市场对于后续政策的预期也开始升温。而金融监管领导在金融街论坛的发言,也进一步体现金融行业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政策倾向。
在四季度初的关键时间点,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房地产行业筑底和宏观经济增速达标的机会?为什么说后续还会有增量政策落地?

我们邀请了嵩山论市的专家,为您详细解读三季度地产和宏观数据,为您条分缕析后续增量政策的必要性,以及潜在经济回暖的路径。

问答实录

①丨经济增长:地产拖累持续,对冲手段减弱

- 地产行业仍然各分项最弱,边际略有改善

人:

   三季度单季度的GDP增速为4.6%,今年全年完成5%的目标,需要宏观经济在四季度进一步发力。而地产在整个经济版图中,仍然是负面的贡献,拖累了整体增速。而前期市场期待很高的,宏观经济对地产脱敏,在三季度的效果一般,基建投资也受限于整体资金来源,约束了整体增速。

  您是怎么看待地产在宏观经济中的表现?四季度可能出现哪些变数?


1丨经济略有起色,但是地产拖累严重
2024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体现出了一定好转的趋势,特别是9月社零消费和商品零售同比分别较上月上升1.1和1.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有明显的好转。
然而整体GDP的增速,三季度当季是4.6%,是近一年半以来最低值,而房地产对GDP的拖累也依然严重,房地产业对GDP累计贡献率为-5.04%。

简单来看,当前GDP的分项上有了好转,但是由于地产本身的拖累,GDP增速仍然疲软,年内实现5%的增长目标,不能只依靠内生性增长,还需要外部投放增量政策

图:GDP增速和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地产拖累各要素生产率,当下急需结构性增量政策
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不仅仅影响经济动能或者经济增速本身,疲软的地产会连累各种生产要素效率下行,首当其冲的就是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
从劳动力要素看,地产投资的下滑,拖累了外来农业人口的就业情况。原本2023年基建景气周期下,地产下滑对劳动力要素的拖累有一定对冲,但是当前情况下,地产投资增速维持低位,外来农业户籍失业率没有得到改善,而青年失业率则进一步攀升。具体详见下图。
图:地产投资与失业率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而与地产关系密切的土地要素,也因为地产行业的不景气,整体估值下降,也拖累地方政府财政短收,同时减弱了地方政府地产救助政策的投放效果。具体详见下图。

图:土地要素效率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3丨经济脱敏地产困难,基建对冲效果减弱
从2023年三季度开始,经济一度呈现出“脱敏地产”的趋势,基建和制造业在地产严重不景气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担起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任
然而进入2024年,这种脱敏趋势出现变化,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增速开始明显下行,地产不景气也拖累了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具体详见下图。
图:地产拖累基建投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所以从最终效果上讲,投资拉动的经济旧动能,出现了较大压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追求地产行业“止跌回稳”还是实现经济增速达到5%的目标,都必须要靠增量政策的投放
②丨价格体系:筑底趋势初现,增量政策重点

- 扭转通缩预期,是增量政策的重点

人: 

  从三季度的价格数据看,无论是体现居民端的CPI,还是企业端的PPI,以及房地产行业重要的新房、二手房价,仍然处于一个疲软的状态,但是边际上出现向好的信号。从高层表态看,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是经济的重点工作,而实现物价稳定温和回升,也是货币政策的重点方向。

  专家,从您的角度看,房价后续企稳,是否还需要其他增量措施?


1丨价格信号隐含内需不足,房价负面传导

9月的价格体系数据,仍然体现“新政”前的经济情况,整体上仍然展现出国内经济需求不足的特征,CPI表现持平,没有体现出超过季节性的修复。而PPI仍然继续探底。结合9月统计局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来看,我们也能发现房价下行对于全社会资产估值和价格体系的负面影响

图:整体价格趋势下行,房价尤其拖累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价格疲软凸显增量政策必要性:扭转通缩预期

在当前环境下,我十分认同价格重要性高于数量。以地产为例,房价中枢的变化,影响了地产抵押物资产评估价值,影响了未来购房者预期,实在是当下地产行业指标体系中,信号意义最明显的。所以926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提出针对房地产行业“严控增量”,并将重点放在“止跌回稳”上。
而整个宏观体系中,价格问题也十分重要,所以央行潘行长也明确指出:实现物价稳定温和回升,也是货币政策的重点方向
从三季度当季数据看,GDP平减指数有企稳迹象,GDP现价增速也基本筑底。叠加上930前后推出的增量政策,四季度增速和物价回稳,全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可期。具体详见下图。
图:GDP平减指数有企稳迹象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③丨新政跟踪:效果分化、虹吸难免

- 930新政,目前的效果开始分化

人: 

  今年9月推出的大量地产增量措施,目前的效果是怎样的呢?政策的效果是不是出现了分化?


1丨新政对于一线和二线核心城市效果明显

9月底的地产新政,从成交看效果明显

节后第二周的日均交易量较九月份增长了227%,特别是在广州取消限购政策后,交易量增长了三倍。

尽管深圳因供应短缺而受到限制,但其交易量仍实现了109%的增长

总体来看,10月份前半个月,一线城市的交易量同比增长了11%

相比之下,二线城市的增长速度没有一线城市快,城市之间的差异显著。10月份前半个月的同比增长仅为7%,但某些核心二线城市如杭州和宁波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86%和65%,部分二线城市比如青岛,新政效果较弱。具体详见下图。

图:一线和二线核心城市新政效果显著

数据来源:克而瑞,嵩山论市

2丨新政的效果分化,虹吸效应不可避免

周四住建部会议上,有记者提问关于地产政策加大虹吸效应的问题。倪虹部长认为,虹吸效应不可避免,但是会通过因城施策的方式应对。

其实在7月底,国务院印发《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其中对于城镇空间战略的表述,只提“都市圈”而非“城市群”,也是基于地产市场虹吸效应的基础上。目前来看,超大都市扩大影响和资源流动范围是大趋势,而非10年前城市群战略预设的“城市间要素流动加快”

从房价的表现上看,无论是下行的幅度还是整体的稳定性,一线城市的表现也都是优于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具体详见下图。

图:不同能级城市房价波动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所以从最终政策的判断上,二线城市基本上已经全面取消限购,一线城市大幅度放松限购,但为了防止虹吸效应的负面效果,北京、上海、深圳未必会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取消限购。

在后续寻找股票、债券投资标的过程中,房企货值的一二线占比,仍然是很重要的筛选指标。

④丨资金落地:白名单4万亿不重要,货币+财政重要

- 住建部会议提到白名单扩充,其实并不重要

人: 

  周四住建部会议上,金融监管领导提出,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白名单授信规模扩张到4万亿,当前已经实现2.23万亿。然而整个地产行业的融资仍然未理顺。后续10月底人大常委会,很可能会确认财政一揽子政策的增量规模。

  专家,您是怎么看待后续地产与宏观的资金面问题的?


1丨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形成“超额信贷”

让我们从数据来看,过往周期,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国内贷款增速,是基本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步。但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地产销售增速明显滑坡,而地产开发贷款增速从-12%左右水平开始稳定改善

而最新的住建部披露数据指出,截止到目前,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金额为2.23万亿元,这个口径是审批额度口径,并没有公布最新的投放数据。不过按照一季度1554.1亿元的情况推进,在项目白名单、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下,地产贷款的投放确实得到了明显改善。具体详见下图。

图:地产开发贷受白名单影响,明显好于销售趋势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融资聚焦项目端,着力于保交楼,并未改善企业主动融资意愿,4万亿无法扭转行业趋势
项目白名单贷款数据的改善,并不能说明房企的缩表倾向发生了反转。在我看来,开发贷数据年初至今的改善,是今年1月推出的“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带来的超额信贷。也就是项目白名单的落地,更多是服务于保交付
那地产开发商本身的意愿呢?我们使用央行的企业家和银行家调查数据,发现伴随着国内房地产景气指数的下行,二季度企业的整体销售回笼资金周转指数都出现了下行,而房地产贷款需求指数也明显下行。 具体详见下图。
图:企业端在不景气背景下,缺乏主动融资需求

数据来源:央行。Wind,嵩山论市

因此,住建部周四会议上提到的4万亿,并不是一个能扭转行业趋势的增量政策,其核心效果依然是围绕“保交楼”,4万亿也绝对不是地产行业资金面短时间能够受益的增量金额。

而地产行业实际资金面的改善,则有赖于“货币+财政”政策形成联动
3丨增量政策的重中之重:资金面上“财政+货币”联动
924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上,潘行长反复强调,“为积极财政政策提供宽松货币环境”,后续降息降准已经落地,市场对财政政策宽松充满期待。而央行也与财政部形成了联合工作组,后续财政+货币的协同可期
上周六的财政部会议没有公布具体增量政策规模,但是具体方向上符合市场预期。市场普遍期待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等。而这都意味着政府支出的增多,让政策的后续资金支持得到保障。但是投资者对年内能落实的财政增量金额还存在分歧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赤字率提升、增发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府杠杆率将有效提升,房地产政策的财政支持会得到补充。而财政资金进入市场,最终会形成乘数效应,有利于提升全市场流动性。

图:赤字率与中央、地方政府杠杆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在这一方面,日本的案例可以为我们带来启示。日本90年代后,房价出现大幅下跌,整体下降幅度接近50%。而2012年这个关键的改变节点,核心的变量是安倍推动货币宽松、财政积极和产业支持的三支箭政策,特别是走“财政货币协同”道路。日本经济增速和价格中枢也有了明显改善。具体详见下图。

图:安倍货币+财政协同,扭转价格颓势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4丨总结:地产筑底,经济企稳,都需要四季度政策落地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整体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而这个稳定的大前提是增量政策的进一步推出,以及存量利好政策的落地
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和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正在逐步筑底,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打下基础。四季度的政策落地尤为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回暖速度和经济的企稳程度。
当然,下周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增发国债等一揽子财政政策的规模,会极大程度上决定投资者的预期。后续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和宏观经济的“温和复苏”,不仅需要政策的精准投放,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合作,以确保政策能够顺利落地并产生预期效果。

非常感谢专家!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的确,地产数据出现筑底迹象,但是地产对宏观的拖累仍然明显。本身经济自身修复的节奏偏慢,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增量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推动资金落地并进入实物资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价格体系才能企稳,通胀预期才能被扭转。而地产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循环,一定中整体回暖趋势的重要一环。

本周的嵩山论市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期待下周与您再会。

嵩山论市
这里是王嵩的成果交流平台,专注于利率和债券等固定收益研究 ,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和非标信托融资等领域, 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更加实用的研究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