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过后,小暑来临,此时天空如烧炽一般,上无纤云,下无微风,是炎热的开始。
此月阴气四出,云如车盖、大雨时行,都是阴气征服阳气的结果。《易经》64卦中有记载,小暑卦象为遁卦。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李渔由此才说,应夏藏,闭门谢客。
遁卦的卦象是艮(山)下乾(天)上,为天下有山之表象。因为山有多高,天就有多高,似乎山在逼天,而天在步步后退,但天无论怎样后退避让,却始终高踞在山之上。
身处此时,只有让心遁而后藏,避而后隐,才可以不为外热所惑,护全内阳,心定身安。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如鸷”,“鸷”指凶猛,这时节鹰等猛禽哺育出的幼鸟开始飞出巢穴,开始捕食了。
小暑·习俗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镇江文人陈庆年的《西石城风俗志》记载当时镇江的风俗:“不论贫富必各出起锦衣百曝之。谚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曝书”习俗,在我国则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到汉唐时,曝书逐渐形成制度。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坐在这样的板凳上就容易导致湿气由下而上侵袭身体,可能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甚至是还可能会诱发皮肤病、风湿关节炎等等。
小暑·养生
小暑节气正是入伏之际,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又称为“伏夏”,即“三伏天”。
冬
病
夏
治
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期,对一些冬季易发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痹症等疾病,是最佳的先期预防时机。
可采用“三伏贴”外敷穴位。一般选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干姜等为基本方,一般在初伏、中伏、末伏进行贴服,如果出现闰伏可间隔10天加贴1次。
cao shan
经络养生,舒调颈肩
夏气通于心,小暑正是三伏天,心经气血旺盛,和它相表里的小肠经也会跟着气血旺盛起来。
小肠经走肩膀,以擅长调理颈肩外头著称,被称为“肩脉”。所以凡是颈椎有不适、肩周有问题的朋友就要抓住这个好时机来调理了。
把手抬起来,手心向自己,然后让双手的小鱼际相互砍。尤其在下午1-3点气血流注于小肠经的时候。
小肠经起于小指,沿着手臂的外侧后缘上绕到肩胛处,所以它能调理颈肩问题。
同时还经过面颊,所以刺激小肠经还能减少两侧颧骨的斑点和鱼尾纹,缓解口疮、咽痛的问题。
它最后至于耳屏前方的听宫穴,因此,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也能改善。
cao shan
起居养生,调整作息
日常作息仍应“夜卧早起”,午休时间可适当延长,以1小时左右为佳,不仅能够恢复精力、保护阳气,还可躲避暑热预防中暑。
晨起可先在床上做一些保健气功,如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再下床活动。
cao shan
运动养生,少动多静
气温过高,人体消耗较大,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均可导致倦怠乏力,此时静养为最佳,运动则应选择散步、打坐等方式。
这个时节的运动只需要感觉到出汗就行,没必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脱水,引发不适,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格外注意。
cao shan
饮食养生,合理饮食
小暑属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升,湿邪易困脾胃。此时要注意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饮食以淡补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小暑饮食有“三宝”:莲藕:能清热、养血、除烦。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于安神,改善因血虚导致的失眠。也可将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同样也有降暑效果。
黄鳝:性温味甘,属补性食物,有补虚损、除风湿的作用。暑天湿气对寒性、虚性、湿性的人尤为不利,此时吃黄鳝,与“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一致,能改善不良体质,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且民谚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此时的鳝鱼不仅味美,滋补价值更高。
绿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
cao shan
情绪养生,心态平和
夏气通于心,暑热避之不及,易扰乱心神,使人烦躁不安,可以通过调息静守,戒躁戒怒,使心神安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祛暑可采用多种方法,如风扇、空调、沐浴等,由于高温环境腠理开些,故应避免汗出当风,空调温度不可过低,纳凉不应在疾风之处,避免虚邪贼风乘虚而入。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
我们在这
医院详情
医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大道1号
门诊时间:8:30-12:00 14:00-17:00(周二至周五)
8:30-12:00 14:00-17:30(周六周日)
周一门诊休息
每周六常态化义诊,义诊当天诊金、治疗费免费。
预约电话:0794-7668887
曹山中医医院客服微信:17870270107
长按识别了解
曹山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