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丨出伏止暑 天地始肃

文摘   2024-08-22 07:00   江西  



处之金文

其左或人或止

其右为中国古典家具之凭几

左右会意

为人驻足或倚靠于几之象

有停止、休息之义

处暑即“止暑”

昭示

三伏于此而尽

暑热至此结束


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天气要渐渐凉快起来了。


当然,这个凉快起来,实际上主要是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南高海拔地区。在处暑前后,一方面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南退,另一方面副热带高压也开始南退,同时来自蒙古高原的冷高压开始影响我国北方。



因为副热带高压的南移,处暑前后我国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还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这也就是俗称的“秋老虎”了。


处暑时节,南方依然秋老虎肆虐。


到了两广地区,“秋老虎”持续的时间更长,当地人甚至戏称“处暑八十盆”,这一天要洗好几个澡!所以两广地区的人很多都有四季冲凉的习惯。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用。



二候天地始肃,紧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习俗

二三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祭祖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养生

二三



节气灸


处暑




《灵枢·九针论》:身形应九野,左足应立春,左胁应春分,左手应立夏,膺喉首头应夏至,右手应立秋,右胁应秋分,右足应立冬,腰尻下窍应冬至。


这是《黄帝内经》的智慧,懂得把人与自然相合,遵循自然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人体规律。




《灵枢·九宫八风》: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


所谓太一,指人的卫气和元气。在内经思想里,人体二十四脊柱,也就是督脉,分属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太一移位督脉第一胸椎处,也就是“大杼”,七主节的第一节,卫气天部地部交汇于此。灸之,大有益处。





顺乎阴阳


金肺辛




中医理论讲五时、五行、五脏,彼此密切对应。五时为秋,五脏为肺,五行为金,五味为辛,五气属湿,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方位为西南。


《黄帝内经》:“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秋主肺也。”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则明确说明了肺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处暑养生小提示



1. 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 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如果不适还可以按摩肚脐,方法是先将双手掌心搓热,然后上下重叠放在肚脐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按100次。

3. 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 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 饮食提示: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建议根据个人不同体质,选用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等食品,以起到调养身心的作用。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


我们在这


医院详情

医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大道1号

门诊时间:8:30-12:00  14:00-17:00(周二至周五)

8:30-12:00  14:00-17:30(周六周日)

周一门诊休息

每周六常态化义诊,义诊当天诊金、治疗费免费。

预约电话:0794-7668887

曹山中医医院客服微信:17870270107

长按识别了解

曹山中医医院


曹山中医医院
曹山中医医院预约挂号、信息查询、健康科普等功能,主要提供禅养、医养、康养等特色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