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风吹腊梅香,小寒日初长
文摘
健康
2025-01-05 09:05
江西
![]()
![]()
2025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希望与挑战。在这个小寒节气,让我们暂时放下忙碌,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在新的一年中更好地孕育希望和力量。![]()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是古人对小寒节气的形象描绘,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万物闭藏,生机内敛,此时最为适合静心养心修性。《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这句话告诉我们,冬天是自然界和人体都需要休养生息的季节。闭藏的是既是我们的身体,也包括我们的精神,在这个时期,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和能量的积累。![]()
古有花信风,便自小寒始,等花开,等春来。小寒不仅是大自然的节气,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节点,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帮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积蓄能量,迎接春天的到来。
![]()
一候雁北乡丨小寒已到,阳气即生。大雁顺阴阳之气而迁徙,虽然身在温暖的南方,却感受到阳气即将回升,启程开始了北归之旅。![]()
二候鹊始巢丨喜鹊,又名“报春鸟”。此时天寒地冻,但因感受到阳气,春天将会来临,喜鹊也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繁衍后代。三候雉始鸲丨雉”指野鸡,“雊”为鸣叫。此时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开始鸣叫寻找同伴,这是春天来临的信号。古人对世界认识比较粗浅,用阴气、阳气运动解释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而小寒三候被认为反映了冬至以后阳气初动的变化,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阳气初起,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阳藏则养肾。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与冬气相通,冬季是肾的季节。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
《黄帝内经》中提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这句话揭示了肾的重要功能:不仅关系到身体的强壮,还影响到我们的意志力和创造力。肾中——阳藏得好,来年才能有生发之机。肾藏志,这里的“志”包括志向、意志力和记忆力。如果肾气不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体力下降、意志力减弱、记忆力减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下,肾的功能往往受到影响。很多人知道熬夜不好,但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刷手机、看剧。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正是肾藏志功能不足的表现。肾气不足,意志力就会减弱,自律性差,容易焦虑不安。因此,冬季养肾不仅是身体的需求,更是心理的需求。通过调整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我们可以增强肾的功能,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小寒节气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因此小寒养生应以防寒补肾、固本扶元为主。![]()
小寒时节,熬夜是大忌。夜晚是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潜藏的时候,而小寒节气更是需要我们好好养护阳气,顺应自然规律让身体休养生息。如果经常熬夜,不仅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使得脏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还会导致气血无法正常调和与运行。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还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疾病。早睡不过亥时,21点-23点,上床该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调养恢复。黑色食物入肾,可以补肾益精。因此,建议多吃一些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营养,还能帮助增强肾功能。同时咸味入肾,可选有收敛、潜藏作用的咸味食物,如紫菜、海带、猪肉等,但要防止味过于咸而伤肾,此外,温补食物如羊肉、核桃、桂圆等也适合在冬季食用,它们可以温暖身体,补充阳气。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小寒时节,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耗损阳气。建议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这些运动既能活动筋骨,又能调节气息,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冬季是情绪低落的高发期,因此心理调适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肾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肾气充足可以使人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建议多参加一些愉悦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绘画等,这些活动可以缓解压力,提升精神状态。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思虑,也是养护肾脏的重要一环。
医院详情
医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大道1号
门诊时间(冬令时):8:30-11:30
13:30-16:30(周二至周五)
13:30-17:00(周六、周日)
周一门诊休息
每周六常态化义诊,义诊当天诊金、治疗费免费。
预约电话:0794-7668887
曹山中医医院客服微:wxid_ilcpwm3y48qt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