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宋朝·赵孟頫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所谓一阴复生
夏阳至极,一阴始生。即由芒种之时的乾卦变为姤卦,初爻由阳爻变为阴爻,地下阴气始生。
所谓“姤”卦,五阳在上,一阴在下,当阳气上升到了极点,再无可升之地,就会向它的反面转化,阳气渐消,不知不觉间,阴气已从地底下慢慢滋生,天下万物都能相遇。
当我们走到了夏至,也就走过了半个夏天,不负韶华,活好眼前。
你看万物都在蓬勃地成长,我们也应再多付出一些热情和努力。
顺应天时而为,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季节里,活出自己的光色和香气。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蝉鸣不是在宣告暑盛伏天的到来,恰恰相反,它是在提醒人们:在弥漫的暑热里,已有阴气发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已至——藏在节气里的中药
鹿角
中药鹿角为鹿科动物马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或梅花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鹿角具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在中医药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且有许多衍生药,如鹿角片、鹿角霜、鹿茸、鹿角胶等。
蝉蜕
中药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其外表与蝉相似而中空,也叫蝉衣,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的功效。
半夏
中药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半夏生品有毒,多外用,反乌头。内服需经过炮制,炮制品可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竹沥半夏等。
其中,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调理脾胃;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理气和胃;而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止咳。
夏至习俗
1.冬至饺子夏至面
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冬至吃饺子)。为什么同样是面食,却有饺子和面之分?这些其实也是有讲究的。专家称,面食是高热量的,饺子用面包裹起来,这也就意味着把热量也包裹了起来,这就符合冬至主藏的意思。而夏至节气,与冬至相反,要把阳气放出来,同样是面食,可面切成条后,就意味着把热适当地放出来了。另外,面汤最好要放盐,吃面要学会喝面汤。
2、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3、消夏避伏
在古代,夏至时,妇女们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借折扇生风、以脂粉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夏至养生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前面的都好理解,何以逆夏气会引起冬至重病呢?关键点应该就在夏至,因为夏至阳极阴生,阴气始生,暗伏了收藏之机,此时若能谨于保养,则收藏有望,冬至就能一阳生,乃至于三阳开泰,反之就会冬至重病。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传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阴阳之气相争,阴气胜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将随着酷暑的到来而慢慢猖獗,于是五月又称为“恶月”;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而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泄耗性的活动。古代汉族民俗称毒月期间君子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此时节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
夏至重在“养心”
天气逐渐闷热,中医叫作暑热耗气伤津,会出现心烦、意乱、气短,然后口干舌燥,同时暑热多兼湿,人会感觉头身困重。这个时候主要是调心养心、清心除烦,可以用一些应季的食材。宁心安神首推荷花,荷花全身均是宝。莲子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之效;莲藕生食有生津、行瘀止渴、除烦开胃之功;藕节有收敛止血之效;荷叶有清暑利湿、宁心安神之效,外出劳作之人经常头顶荷叶以清暑,亦可内服。
节气针灸
“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贴”一种疗法,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忌夜卧贪凉
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
我们在这
医院详情
医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大道1号
门诊时间:8:30-12:00 14:00-17:00(周二至周五)
8:30-12:00 14:00-17:30(周六周日)
周一门诊休息
每周六常态化义诊,义诊当天诊金、治疗费免费。
预约电话:0794-7668887
曹山中医医院客服微信:17870270107
长按识别了解
曹山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