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大暑的气温高本是正常的气候现象,但过高的气温,农作物反而受到抑制。
农谚说:“大暑若不逢酷热,定是三冬多雨雪。”由此可见,大暑时节的气候反常。会对冬天的气候有所影响。
大暑作为农历六月的中气,对应的卦象是“遁”卦。
遁卦下面两个阴爻被解释为大地,上方四个阳爻被解释为地面上的阳气。
大暑时节,地面下积攒的阳气全部跑到了地面以上,所以酷热难当。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cao san
大暑节气民间习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胃寒,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大暑节气,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风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吃暑羊
古人在大暑时吃羊肉也因为这个“未”字。在十二生肖组合中,“未”与“羊”配对为“未羊”。
古人认为,吃羊也应“顺时”,入伏以后食用羊肉可以“补气”、“祛湿”,称之为“伏羊”。
所谓“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壮阳”
cao san
大暑节气如何养生
大暑至,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的千金一刻,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晒背
从人体经络来说,有两条经络容易发生瘀滞、受寒。
一条经络是后背正中的督脉,此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另一条则是膀胱经,它是一条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经脉。
三伏天晒背,可以帮助生发督脉、膀胱经的阳气,阳气足了,自然有能力排出各种外邪病气,起到祛除湿气和寒气、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防病强身的功效。晒背还能帮助补肾、促进钙质吸收、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三伏天晒背养生指南
时间:三伏天晒背,可在7:00~9:00,或者15:00以后进行,太阳猛烈时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成年人每次晒背15~30分钟为宜。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合成维生素的能力有所降低,晒背时间可适当延长。
儿童皮肤娇嫩,根据个体差异,建议最长不超过15分钟。
注意:晒背晒到微微出汗即可,不可晒到大汗淋漓。如果晒背时出汗过多,并伴随体温升高、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等不适症状,要考虑中暑的可能,及时就医。
适合晒背的人群:
湿气重、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无精打采)、抵抗力较弱的人群,适当晒背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导引养生法
大暑六月中坐功图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手太阴肺湿土。
坐功:每日丑、寅时,双拳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视,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头项胸背风毒、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隔满、臑臂痛、掌中热、脐上或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欠、淹泄、皮肤痛及麻、悲愁欲哭、洒淅寒热。
阳盛于外,不可贪凉
大暑时节,阳盛于外,身体腠理开泄,体表温度高,身体内部反而虚弱。阳气外散,内阳不足,特别是平时脾胃虚寒的人,更容易腹泻。
日常饮食要多食生姜以温里,不可贪食冷饮。如果想吃冰镇的东西,可以冷藏姜汁撞奶,生姜大枣汤这类性温的汤水。
切忌骤然冷水冲澡,要循序渐进防热闭气郁。时饮热茶,促进汗腺分泌,帮助身体散发热量,降低体温。
艾灸太白,养护脾阳
艾灸温阳,最适于养脾,可艾灸脾经太白穴。如果能在脾经当令时(上午9点~11点)内艾灸,效果更好。
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的枢机,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艾灸胃经足三里穴,以健脾养胃,化湿理气。
大暑时节湿气重
大暑一到,上蒸下煮,也是湿热之邪达到顶峰之时。
清代的温病大家吴鞠通就找到了专治“暑湿弥漫三焦”的方子——三仁汤。
然而湿与热合,热在湿中,湿不祛则热不清,所以治疗重点在于祛湿。
三仁汤的原方就是以杏仁、白蔻仁、薏苡仁这“三仁”,加上半夏、竹叶、厚朴、通草这几味药。
方子里的“三仁”都是祛湿的,其中杏仁开肺气,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白蔻仁辛温芳香,可以醒脾,开中焦之气;薏苡仁泻下焦水湿。
如果用了这三味药,上焦开了,中焦醒了,下焦利了,剩余的几位药也就配合着君药,大家协同作战,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湿祛热清,脾气健旺,把湿热之邪从三焦清出去。
这个方子后来被誉为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处方,也是宣化畅中,清热利湿的一首代表方。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
我们在这
医院详情
医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大道1号
门诊时间:8:30-12:00 14:00-17:00(周二至周五)
8:30-12:00 14:00-17:30(周六周日)
周一门诊休息
每周六常态化义诊,义诊当天诊金、治疗费免费。
预约电话:0794-7668887
曹山中医医院客服微信:17870270107
长按识别了解
曹山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