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 启阳出春

文摘   健康   2024-03-05 07:00   江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2024年第7周(2月12日—2月18日)流感监测周报中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流感疫情仍处于高位水平,全国乙型流感占比已连续9周上升,病原学检测数据显示,全国乙型流感占比已超过81%。

大家最近身边是否又被起伏不断的“咳、咳、咳”?

惊蛰之后,春雷引动,蛰虫震起而出,气温回升,也是病毒和细菌活跃的时节,再加上初之气的主气是厥阴风木,还兼具传染性,所以往往“一病病一窝”。

那我们可以怎么防护呢?



①古代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驱赶蛇、虫、蚊、鼠和霉气。《千金月令》有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艾条、熏香最近都可用起来。



②此段时间温病居多,甲流、乙流等感冒咳嗽的人骤然增加,可能到3月20后才会消退(初之气直到春分),这时间内饮食起居都要格外用心,甲辰年中运土运太过,湿气偏盛,初运客运太宫,也是土运太过,而初运主运太角,木运太过,木克土,综合起来,对脾胃非常不友好,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所以饮食勿贪,宜清淡、适度,七分饱即可。


《黄帝内经》载: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春风带来生机,也容易侵袭人体,加上今年土湿太过,主要是伤肺、伤脾胃、伤关节,所以要做好“春捂”,尤其是要注意身体关节处,如肩颈部、腰腹部和脚踝关节的保暖。


④最基础却最有效的防护:戴口罩!!!春暖花开,大家都开始出动了,地铁动车等交通工具、商场市集人流大的地方都要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若家人患病了,患者在家也要戴上口罩,做好自我隔离。


⑤家中可备一些基础药做预防,及时就医,传变较快,不要拖拉。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
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时,数九将尽,“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


一候桃始华丨阳气渐生,春意萌动,大自然的活力正在焕发。小小花蕾吐露枝头,起初它们不过是小小凸起,随着空气日渐温和,阳气日渐上升,慢慢显出清晰轮廓,带着满园春意宣告自己的到来。


二候仓庚鸣丨《幽风·七月》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就是黄鹂,所谓“仓庚鸣”,指的是惊蛰后五日,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


三候鹰化为鸠丨二月,鹰化为鸠;八月,鸠化为鹰。明·张岱在《大易用序》中说道:“鹰化为鸠,鸠化为鹰,此以天时变者也。”
仲春二月,春气生发,天行仁道,毋杀毋夺。鹰化为鸠,去其戾气,止其猎杀之技也;
仲秋八月,秋气肃杀,天行义道,载取载获。鸠化为鹰,以增其猛,以利养羞,以备越冬也。
以鹰、鸠两种飞禽代表两时天地之气的变化。

惊蛰养生原则:动则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发陈

春以阳气升,去动陈藏之物皆动出而生发,天地之气是,人体之痼疾亦是,身体的肌肤腠理也要向外向上舒展扩张。


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肝主谋略,将军之官,胆主决策,中正之官,养好肝胆,振奋阳气,内敛平和,处乱不惊,临危不惧,气定神闲,就不会伤春悲秋了。惊蛰正当时。


惊蛰节气,人之百脉皆动。当下太阳未过赤道,外寒闭塞毛孔经脉,同时体内阳气生发较快,更易造成经脉淤堵不畅。

常推荐八段锦、太极等动静适宜的锻炼之法。


若身体有疼痛、板结等不适表现,可以采取拍打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令浊气外泄,疏通经脉。气血畅达,利于阳气生发。


此处推荐拍打“八虚”:

《黄帝内經·灵枢·邪客》记载:「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脏。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gōu)挛也」。

大意是:人体有「八虚」,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肺心有邪气,易留于两肘窝;肝有邪气,易留于两腋窝;脾有邪气,易留于两髀(两腹股沟);肾有邪气,易留于两腘(两膝盖窝)。如「八虚」处聚集邪气、瘀血,轻则伤及筋骨,重则伤及五脏六腑。


以上「八虚」处,可以用拍打或刮痧方法帮助疏通。五指并拢,轻柔拍打,或砭石轻柔刮痧,以舒适为宜,不可过度操作。


春和景明,草色青青,多与外界互动,去运动,去见好友,去遇见春天。


微风起,风筝时。



放风筝本就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远望可清眼目,吐纳可泄内热,张弛以释情绪,急缓以活筋骨。


并且当我们凝视蓝天白云之上的飞鸢时,整个人是专注恬静的,而这一杂念俱无的神态,也与养生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符合传统医学的修身养性之道。


所谓,鸢者长寿,正因如此吧!


  • 登高立志

一是登山都是向上走,有升发之意,二是登山的过程中人体会微微出汗,也是开太阳之象,三是登上山顶要极目远眺,登高望远,舒畅肝郁。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立志的节点。

  • 夜卧早起

冬日早卧晚起,春日夜卧早起。春季可相对于冬季稍稍晚睡,以有足够的时间鼓动阳气。

《黄帝内经》云:“卧则血归于肝”。春天与肝相应,也要避免熬夜,古人的夜卧是为太阳落山后稍稍活动,现在人的睡眠普遍偏晚,即使是夜卧也最好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保证肝血足。

春天每晚睡前泡泡脚,有促进气血循环、舒畅肝气、清除郁热的好处。



  •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春三月,大地回春,闭藏一季之身体也该舒展活络起来,早睡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以手为梳,轻摩头皮,从发根梳到发尾,放松身心,直至头皮发热。梳发升阳,百脉畅通,中医强调身心一体,形体、形态、姿势的放松也会让我们的气血畅通,心情愉悦,思想自由。



古人春日的惬意来自踏青,在庭院里迈着大步慢慢走,头发放下来既舒服又可以挡风。晒着太阳、伸着懒腰,听着暖风拂面,马鬃晃动。


避风、慢行、舒展。


春日散步是一种慢生活,是疏肝降火的绝佳方式。如何最有效率的劳逸结合,就是放下一切感受春日的美好。


  • 春日食芽

春天宜吃芽类的食物,其对应的是春生之力,特别是豆芽。它和韭黄、蒜苗、香椿这类辛温的芽类不同的是,豆芽是甘凉的,在疏发肝气的同时,还能清热。
初之气仍是容易出现寒包热的病症,豆芽更是适合。

而且,黄豆芽还是“素高汤”的主角,配上香菇、芹菜等食材熬煮,有疏通气机之功。
 
《闲情偶寄》中“素高汤”的制作过程——

 


食材准备

黄豆芽500g、胡萝卜1根

干香菇50g、芹菜1棵


制作过程

将芹菜、胡萝卜切段,豆芽去根须

香菇浸泡3小时,切掉柄下的泥根

以上食材放入锅中,加水约5升

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4小时,即可


食用功效

可作日常汤品,具有疏肝助阳、调畅气机的作用,适合春季食之。



佛手膏:调畅情志

春天又到了吃佛手膏的季节。“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肝主情志,春日宜疏肝理气,心情愉悦,春三月宜赞美他人,忌诘问、反问、否定,我们可以先从说话之前嘴角上扬这个习惯的养成开始,坚持会发现身边场效应的能量得以显著提升,诸事顺利。每每端坐,将气吸到两肋处,胸廓饱满,再将浊气缓慢呼出,越慢越好,且加推搓两肋,舒畅气机。佛手膏,亦有异曲同工之妙,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


我们在这


医院详情

医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大道1号

门诊时间(冬令时):8:30-11:30 

13:30-16:30(周二至周五)

13:30-17:00(周六、周日)

周一门诊休息

每周六常态化义诊,义诊当天诊金、治疗费免费。

预约电话:0794-7668887

曹山中医医院客服微:19318781575

   长按识别了解

   曹山中医医院




 



曹山中医医院
曹山中医医院预约挂号、信息查询、健康科普等功能,主要提供禅养、医养、康养等特色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