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周记·第395期 | 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一例

健康   科学   2024-10-18 18:01   北京  



第395

术者:陈锡禹 杨家宝 侯志凯 贾白雪 马宁



临床病史及影像分析

者中年男性,主因“发作性右侧肢体及面部麻木1个月,一过性左侧肢体及面部麻木4天”入院。发病后外院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完善头部MRI提示后循环供血区域多发栓塞梗死病灶(图1A-D)。

图1

双颈内动脉造影提示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显影良好,通过后交通动脉向后循环代偿供血,基底动脉顶端逆行显影;左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未见异常,左后交通动脉开放(图2A-D)。

图2

椎-基底动脉造影显示双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通畅,左椎动脉汇入基底动脉处成角,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远心端发出双小脑前下动脉(图3A-D)。

图3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

查体:神清,语利,四肢肌力5级。

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及降压降糖药物。

术前诊断

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

术前讨论

结合患者症状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患者频发肢体麻木,药物治疗后症状仍反复发作,头MRI提示后循环供血区域多发栓塞梗死病灶,考虑基底动脉为本次发病责任血管,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相关手术风险:穿支卒中、边支动脉损伤、斑块脱落致栓塞事件、医源性血管损伤或夹层,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围手术期高灌注等。

治疗过程

全麻下右桡动脉入路,置入6F动脉鞘。将6F导引导管置于右侧椎动脉V2段远端,造影示: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狭窄处发出多组脑桥穿支动脉,远心端发出双小脑前下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显影良好(图4A,B)。

图4

路径图下,将Transend微导丝(205cm,0.014″)小心通过狭窄病变处至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再将Emerge球囊(2mm×15mm)送至狭窄处(图5A),准确对位后缓慢加压球囊至柱状(图5B)。

图5

撤出球囊,沿微导丝送入Maurora药物洗脱支架(2.5mm×12mm)至基底动脉狭窄处,准确对位后缓慢加压,释放支架(图6)。

图6

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残余狭窄约20%,前向血流良好,双侧小脑前下动脉显影好,但狭窄处基底动脉右侧一脑桥支未见显影,动脉晚期通过侧支代偿显影,考虑为右小脑前下动脉代偿供血(红箭)(图7A,B)。观察10分钟无异常后结束治疗。麻醉醒后查体,患者未见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图7




讨 论


例患者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右椎动脉颅内段比较平直,遂选择经右桡动脉穿刺后右椎入路。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病变毗邻双小脑前下动脉并发出多组脑桥穿支动脉,术后出现穿支卒中风险高。治疗上使用小球囊及稍小直径的支架进行血运重建,将术后穿支动脉闭塞风险降至最低。本例患者支架释放后,虽有一右侧脑桥支闭塞,但动脉晚期见远端有代偿显影(图8),故患者术后无症状。复查造影可见支架左侧壁对比剂充盈欠佳,考虑为左椎动脉无对比剂前向血流。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sjjrzx@hh-medic.com      




进入和缓学术”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


说明:本文页面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均受版权保护,归神经介入在线及其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允许和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复制或使用。如果需要使用相关内容,请事先与相关权利人取得联系,并按照许可协议规定使用,同时注明来源。

神经介入在线
汇聚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精英力量,进行丰富的学术交流,共商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发展未来,启动新形势下与互联网合作的新模式,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临床研究的成果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