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习录‖040.“守中”与“两端”
“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有人把“守中”、“中庸”解释为折中,这不仅不准确,而且会把整个“中”给带偏,带上“老好人”的标签,从而贬低儒家文化,进而贬低中国传统文化。其实,这种“好好先生”正是孔子所极端痛恨的,孔子直接斥之为:“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就是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不得罪乡里的 “老好人”。
“中”,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最早见于尧帝传位于舜帝时的嘱托:“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这十六个字,是传统文化中修身、修道、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
【北京文庙】
我们这里不讲修道也不讲理政,我们只讲一般的道理。“允执厥中”,即好好把握,用最合适的火候、最合适的力道、最合适的方法,不多不少,不左不右,这就是中。简单说,就是最合适、最适用,不走极端。
用到我们的太极拳上,就是太极图阴阳鱼中间的那条线,若有若无,不轻不重,不左不右。多一份则重,减一分则轻,这就是用劲的法则。听劲要准确,要能擎住对方,不多一毫,不减一分。在盘拳的时候,也是一样,以腰带手,松松静静,不多用一分力,也不多用一分意,进入虚静空灵的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是说,“中”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道的体现。就算不能达到这个境界,也要去无限接近这个境界。这个过程,不仅是盘拳推手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证道的过程。
这是对自身而言,要“守中”。
与“守中”相对应的是“异端”、“两端”,也就是两个极端。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异端”、“两端”,都是指两个极端,任何极端的做法,都违背“中庸”的思想,违背了“守中”、“用中”的原则。
两个极端,在太极拳修炼中,可以有很多种表现。比如有的人完全否定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有的人过于强调实战。我们的做法是,太极拳有一定的技击作用,但这不是它的优势,不是它最突出的作用,那只是它作用的一部分,是“道之余绪”。而且技击需要专门的训练,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训练,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
有人说,那么你们吴式拳追求松柔,不用力,是不是也是极端呢?其实,我们用的是“中”,恰到好处。松和柔,是练习的途径。
从理论上来说,既然“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是可行的,那么“极坚刚”之后是不是也可以“极柔软”呢?理论上也是有可能的。这就像从石家庄去北京,应该顺着京广线往北,但是如果非要往南,只要能一直走,绕地球一圈,也能到北京。不过,“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那条路很多人走过,路太远、太难走、走不通。明明有一条最安全、最快捷的路,为什么非要自找麻烦呢?太极拳的路,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往回练、往松柔的方向练,何必舍近而求远?(公众号:潜真堂)
从现实看,我们觉得,重点需要避免的,是目前很盛行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大搞实战和对抗,一个是脱离接触,玩“虚”的。这两个,我们都不干。
实战和对抗,只能是专业运动员或者年轻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去训练才可能实现的,否则,很难和其他专业搏击运动员相抗衡。太极拳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这不好练,没有这个技术就去对抗,其结果只能是采用力量和招数,“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所以,我们看到一部分太极拳练习者,名义上是学的是太极拳,实际在训练散打、搏击,在实际对抗的时候,运用的还是散打、搏击的技巧。既然如此,何必再顶着太极拳的名头呢?
另一个极端,就是推手不接手,玩“意念”推手,或者像网上的视频那样,刚一接触就“树倒猢狲散”。这也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反对它是有理由的。推手对与不对,都要符合一个“理”。太极拳的理是听劲懂劲,沾连黏随,随人所动,顺人之势……俩人推手都不挨着,怎么听劲?怎么沾连黏随?
那么类似这种不挨就能发人的情况是不是有呢?是有,但不多。那得双方走得“合”,一般是师徒之间的一种“玩儿”。我们在推手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不是主流,我们也不提倡这样“玩儿”。
推手,就踏踏实实,按照拳论,沾连黏随,听劲懂劲,这么着慢慢练,才能找到“大门”。“门”还没有找到,就在外头撒野,那是把豆芽当成了大树。这么练,就是浪费时间,磨砖作镜。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的一点看法。
部分专辑链接
视频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