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习录‖045.开悟

文摘   体育   2024-10-25 05:59   江西  


践习录‖045.开悟


《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中讲过王茂斋先生“开窍”的故事。其实,开窍就是“开悟”,当然,这种开悟不是佛家明心见性的那种“大彻大悟”,程度上有差别。太极拳修炼,是一个不断“渐悟”的过程,一个不断“开窍”的过程。“窍”越开越大,了解的东西就越来越多;“悟”越悟越多,对太极拳的掌握就越来越多。

王子英先生讲,练太极拳必须有悟性。比如这三间屋子都是太极拳,你是初学者,被老师带进去转了一圈,看得眼花缭乱,问你到底什么是太极拳,你却什么都说不上来。这就好像我们走路,如果是别人带自己走一圈,往往记不得路。

王子英先生说,这么走马观花看一遍,你回去自己练,还是感觉练不出东西。哪天你自己想要进去,却没有钥匙,进不去门,在外面把窗户纸捅一个小洞往里一看,看见一点,哦,原来这就是太极拳啊。其实,你只是看见了一点点。但是,当你按你看到的这一点点练,就有点意思了。改天你再去捅一个窟窿,又看见一点。慢慢的,你看得多了,一个完整的太极拳就出来了。王子英先生说的 ,就是一个形象的“开窍”的过程。

马老也会经常讲起他“开窍”的故事。《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中提到过一些,这里做一些补充。

马老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到西城,骑车走到西什库教堂附近的胡同,碰到一个赶车的。那时候胡同里还没有柏油马路,路面坑坑洼洼,因为刚下过雨,坑里还有积水。有一辆拉煤的骡车,陷在了坑里拉出不来。赶车的很着急,抡着鞭子赶骡,骡子吭哧半天也拉不动。

马老是个热心肠,赶紧下车帮着人家推车。两个人,一个赶,一个推,但是煤车沉重,就是出不来。

正在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骑车的老先生。老先生对赶车的说,别打了,你把它(骡子)打死你也上不去,你去找块砖头来。

马老在一旁纳闷,找砖头干什么呢?赶车的人这时候也真没辙了,见有人帮自己,很听话,赶紧去找了一块大砖头。老先生对赶车的说,你把这个骡子往边上领,让这个车斜过去,然后把这个砖头垫在一个轱辘底下,再往外推车辕子,往外一打,车一歪歪,就上去了。你直着来,越弄陷得越深。

果然,赶车的小伙子按照老先生的办法,把骡子往左一领,车子一歪的时候,把砖头填到车轱辘底下,往右一带把,马老又在后面推了一把,煤车一下子就出来了。

马老说,这件事当时就给他开了一个窍。他想,这不就是太极吗?一虚一实是太极,“曲则全”也是太极,这个车出去的路线,不就是太极图里的阴阳鱼吗?“这就给我开了一次窍,我就把它用到推手上了。这种开窍,不定得开多少回。”

还有一回。

经常和马老推手的伙伴中,有一位是马老师弟赵德奉的二哥赵德库,他是练摔跤的,劲比较大,块头也不小,所以俩人一推手就“顶”。某一天在地坛公园推手,俩人推着推着,马老说,自己的脑子就像来了一个信号一样:你顶我也顶,可不就顶呗。今天我不跟你顶了,我把这个“顶”躲开,看看能不能推你。对方再按过来的时候,“我不顶了,没了,结果他出去了。‘顶了’不能怨人家,你要不使力,他的力按到哪里去呢?从那开始,他只要一顶,我就一放松,一撤,他就出去了。这是又开了一回窍” 。

马老说的,“自己的脑子就像来了一个信号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岳云鹏。岳云鹏原来也是特别“笨”,后来突然就开窍了,相声说的越来越好。他在一次做节目的时候说,某一天他在说相声的时候,突然感觉头后面有一股风,就“开窍”了,结果当天的相声非常精彩,而且表演完还很舒服。,对他说的这种“开窍”的感觉,我深有同感。

不管怎么样,“悟”是自己的事,别人替代不了。所以,马老说:“练太极拳非得有悟性。太极拳不是教出来的,不是老师不教。我老师就给我讲,你别老模仿我,没用,我的就是我的,你练上身才是你的。你得悟,老师教不了你这个悟。”

王子英先生也这么说过,当然也是批评大伙儿。他说,“你们长脑袋了没有啊?成天这么来,我就这么说你们,怎么就不进步呢?”这被批评的人里头,包括现在已经成了名的某位名家。“你没脑子啊,这得悟!这不是教的,也不是练的,练不出来!越练越没有!”

马老说,这些话吧,当初我听着都刺耳朵,我心说,那我们干嘛来啊?不练?不是练的?那我们还练吗?但是后来慢慢明白了,人家老先生说得对。

那么怎么才能早点“开悟”呢?

第一,你得有这个愿望、愿力、念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没有这个愿望,没人帮得了你。

说得“朴实”一点,你得天天想着这个,用马老的话说,“你得入了迷”,才有可能从量变到质变。

第二,要动脑子,不能傻练。

现在练出来的人很少,有人总结原因,说练得少,有的说要练一万遍,还有的人说要练十万遍。马老说,不是这么回事,我练了六十多年,算算才练了两万多遍。太极拳离不开练,但绝不是靠数字的简单堆砌。

练拳要动脑子,不是动作的机械重复。马老当年就是“一天一小结”:今天我练完了为什么舒服?今天为什么脚上那么有劲儿……马老说:这都得总结。我这个胳膊,今天有点松,明天继续松,直到找到真正的松,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假象的松,肩膀都“综”着呢,没有用。真松开的时候,没有任何对抗。

第三,要有好伴儿,能陪着练。

马老的“好伴儿”就是他的师弟赵德奉。马老说:“我和赵德奉从来没找过胜负。我按上了,他说师哥,你这么着我走不了。你这么着那么着,我就走了。这就是好伴儿,有了这样的好伴儿,你才能练。俩‘能耐梗’练不了。”

第四,得会练,善于当“傻子”。

推手有个特点,被推的功夫长得快。因为他知道对方哪点劲打他他最难受,推人的反而不知道。对方进攻的时候,你要练听劲,去配合对方,千万别顶,他推你就走,这样就把听劲练出来了,你功夫就上身了。这么“傻来傻去”,等你练熟了,你里头稍微一转悠,对方就出去了。所以,马老说:“要多当傻子,永远当傻子,你就练成吴鉴泉了。” 

第五,要举一反三,默识揣摩。

我和“小伙伴们”推手,一般只能操一两个劲,再复杂的我就做不出来了。马老说,一个劲操熟了,要找变化,一个变四个,上下左右都要做出来,然后一个再变四个,就是16个,一个再变四个就是64个,如此变化无穷。这还是一个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都要练出来,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练出来……这就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懂劲之后,还要默识揣摩,才能有所得,才能不断进步,逐渐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可惜,这样的人才实在不多,所以,练太极拳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练出来的,却是“代不数人”。

第六,处处留心皆学问。

马老说:“以万物为师,说不定哪会儿你就得着点东西。”比如,马老帮别人推车,如果不是处处留心,念念不忘太极拳,就不会联想到推手,就不能从中悟到太极拳的道理。王茂斋看别人促磨的时候开悟,也是在心心念念琢磨太极拳的时候的灵光一闪。(事见《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

在丹道修炼中,讲究“万象玄关”。万事万物,都是通往先天大道的指引、路径和“窍门”。佛家说:“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金刚经》云:“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第七,重德为本,积功累德。

拳论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这个“自修”,不仅仅是练拳本身,同样包括修身正心,培养德行。心胸宽广,与人为善,才能虚怀如谷,汇聚涓流,积成江海。

老前辈们说:“练太极拳一定要有德行和悟性,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德行和悟性最终决定你水平的高与低。”远的不说,马老在西什库附近的那次开悟,也是一个小小的功德,如果马老看别人的车陷在坑里,自己扬长而去,就没有这个功德,没有这个机会。

在道家功的修炼中,更加重视德行的作用。没有德行,就不会有圣真的指引、加持和护佑,不管你个人如何“苦练”,德行不够,要成就丹道,只能是蒸沙作饭,磨砖作镜,永无可能。

部分专辑链接

《大唐搜神记》《侯门拾遗记》

《南湖传习录》《推手践习录》正式版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太极杂谈》

《憨山大师传》《太极七篇》等

《辟谷》《潜修集》《笃学记》 

《事问集》 、 《共修集》

《读史札记》 《月影集》《水云笺》

 《论语漫言》《诗经新唱》

《刘十二的香》《中医医案》

视频专辑:

打坐与动功太极拳人在旅途



潜真堂
佛道儒医,涵蓄圆融;修己安仁,太极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