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习录‖039.此“中”有真意
吴式太极拳能够自成一派,那是因为得到了杨露禅先生的“东西”。全佑先生送恩师杨露禅回乡,扶着骡车一直走到卢沟桥。杨师深感其诚,对徒步送行的全佑先生说:“回去好好练,站住中定往开里打。”全佑先生由此顿悟,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精髓。
这个过程,很像禅宗的“机锋转语”。并不是这句话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说话的时机特别重要,在全佑先生就差一把火候的时候,一句适当的话,就是开启顿悟之门的钥匙。
“机锋转语”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对特定的对象才有“顿悟”的作用。而作为后人,我们则需要对这句话深入研究,特别是把它和吴式太极拳,尤其是体现吴式拳特点的推手进行对比,才能发现其中的“真意”。
在《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中,我们讲过,“守住中定往开打”,或者说“站住中定往开里打”,在盘拳的过程中,就是“守住中定”往开里“练”。这里重点说推手,兼顾盘拳。
首先,要守住“中正安舒”的感觉。我们守住这个感觉,就好像道家打坐中的“守窍”。太极拳是动功,是太极行功,不是守一个地方,我们守的是一个状态、一个感觉。
这个状态就是老前辈们总结的十二个字: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慢连匀。
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中”,都有个“中”,也都会自己“守中”。比如一棵树,虽然植物都有向光性,但是它并不是只向南生长,它也要保持平衡,保持中心的稳定。一棵树苗在种植的时候长歪了,它会努力修正自己,尽量长得“中正”。如果这棵树,一边长了虫子,“偏沉”了,它的树冠就会自行修正,去找它的那个“中”。
中和正,有关联又有侧重。正,包括形正、心正、意正、气正、神正、手法正等。“中”侧重外形,“正”侧重内在。“中正”,不是像个电线杆子戳在地上,太极拳是动功,在不断变动。无论盘拳还是推手,我们的形体要守中,就要像一个圆球一样,保持重心的稳定。一个球体,放在地上,不管怎么转,怎么拍,它一定是着力点、中心、发力点,三点一线。
不过,我们“守中”,要用“安舒”来检验,也就是我们说的“以舒适为准”。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球”,身体不是圆的,我们是不是中正,对应的感受就是,是不是“安舒”。安然自在,舒舒服服,这个状态就是“中正”的状态、放松的状态,并不是“收下颌”、“后脖子靠着袄领子”之类。“收下颌”、“后脖子靠着袄领子”,这是在“掰”自己,我们再“掰”自己,也不能把自己弄成一个电线杆子,也不能把自己吃成一个球体,我们的“中正安舒”,要的是那种舒服的、中正的状态。(公众号:潜真堂)
轻、慢,才能体会身体的气和经络血脉。体会它们,让动作和它们同步,所以太极拳也不是一味强调慢,同样要“适中”、“守中”,还要随人所动,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轻灵圆活、松慢连匀、中正安舒、安然自在、舒舒服服,做到了这些,才是“守中”,盘拳才有味道。
推手的时候呢,也是一样。马老讲“推手不要欺人”,什么意思呢?要中正安舒,自自在在。不要去用身形、体重“欺”对方,实际上,一去欺人,就丢中了。两人推手,往那儿一站,一松到底,人跟空的一样,搭上手,单摆浮搁,才不丢中,才好用。
其次,太极推手讲究不丢中:让手不让腰,丢形不丢中。
在推手中,这是首先要注意的法则。丢了中,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了,除非你当“大尾巴蛆”,或者用断手、冷手。
在推手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腰的运用,因为“腰为主宰”,在很多情况下,腰为一身之“中”。关于腰腿的用法,我们以后还要详细讨论。(公众号:潜真堂)
我们说过,在推手时,要“舍”,舍胳膊进腰,“舍不得鞋子(方言,“鞋”,音同“孩”)套不来狼”,舍不得胳膊进不了腰。进好了腰,整体一动,对方就被发出去了。
马老常说:“遇到问题,松着想办法,千万别较劲。” 在这儿,就是“要哪儿给哪儿”,不换手、不跑手。比如,别人挑你的胳膊,一般的反应是不让挑,用胳膊压它,而我们在推手时要求,不要压,不用劲,放松,然后顺着对方的劲,挨着对方的劲儿,一转腰,对方就站不住了。这个过程,我不丢中,对方失中。
要守住自己的“中”,刚开始可以用这个笨法子,不管遇见什么手,推我的时候,我的腰要往前移。我们经常说不是用手“接”,是用腰“接”。等熟练了,站着不动也能进腰,发人的动作也就几乎小的看不到了。
注意,这个时候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鼓肚子,二是弓腰驼背。一鼓肚子腰就塌了。弓腰不好看,容易养成毛病,气也不顺。
关于腰腿的关系,我们还要专门讨论,这里只是先简单提一下。
再次,推手的原则:中不碰中,碰中两不变。
不管是多高的手,都是一样。拿你的中去碰对方的中,就像两个火车相撞,都没有好处。谁的力气大,谁的体重大,谁就占点便宜。
这种两败俱伤的练法,显然我们是不干的。
谁都怕跌倒,本能地会有反应。对于练推手的人来说,自己的“中”受到了威胁,就会感觉到危险,就不让人推。那么怎么办呢?
要推对方“中”的侧面。就像我们想推动一个大轮子,你去推中间的车轴,你推不动它,你就算把轮子搬走,它也不转。我们去推这个轮子的侧面,它就转起来了。推手也是一样,我们不推对方的中,听准了之后,去推它的侧面,去找虚的那个点。“打点不打人”、“在自己身上使劲”,都和这个相关。(公众号:潜真堂)
最后,老前辈说的“中定”的真义,不是“推不动”而是“推不着”。
马老说,功夫到了 “化境”,就能把所有的僵力、胜负心,全都化掉,松静自然,回到无极。
我不知道这个“无极”是什么状态,但我们和马老推手的时候,他如果不发我们,可以随便我们怎么推。你推也好,拿也好,撅也好,他都顺着你,你找不到他的“中心”。如果你威胁到他的“中”,还没来得及使劲,自己就被发出去了。比如推他的肘,把他的肘推得都背到后面去了。马老说,这个时候,如果他有一点点力,就会被我推出去。把身体完全松开,才能做到这个“推不着”,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都在对方控制之中,对方想什么时候打你,就什么时候打你。以前,看别人推手乱晃,我也不知好歹,跟着瞎学,于是跟马老一搭手就瞎晃悠。马老一笑,拿手一点,我就跳起来了。马老说,你这么瞎晃悠一点用都没有。不过,要是换了别人,再用手点我,我也不会有反应。这一点,看着简单,那都是松的功夫。
这只是我们推手中的一些趣事。马老说,他的功夫和老前辈们相比,差得很远,只能说是对王子英、张继之这些前辈的模仿。不过,要是没有马老的“模仿”,我们去哪里学呢?
部分专辑链接
视频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