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史院学者的年度阅读著作推荐

学术   2024-11-19 20:00   江苏  

来源:“南开史学”公众号





有观点以为治史者是“只找材料不读书”,但这显非实情。事实上,现今的历史学常在一本本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常从一本本前沿著作中开疆拓土。回望百年南开史学,可以发现,他始终以惟真惟新、范式革新的姿态,努力在多个知识领域引领中国史学的前行。而这,仅靠史料工作是无以获致的。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好的学术著作对其发展,均意义重大,恰如乔治•杜比在重读布罗代尔《地中海》时涌出的那番感慨:“我感到著作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岁末年初,我们特向全院的先生们征集年度心动阅读著作,得到了学者们的热烈支持。我们将老师们的推荐著作刊布于此,是希冀这些打动老师们心弦的学术作品,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给正在陡峭学术山路上攀登的同学们,带来些许的勇气和光亮。毕竟,“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1

推荐著作

 2024 

白德瑞(Bradly W. Reed):《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尤陈俊、赖骏楠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对该县衙门的书吏和差役群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超越了那些将衙门吏役简单视为反面人物的刻板印象描述,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在清代县衙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并思考其活动是如何可能影响到清代国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的命题。它不仅在瞿同祖等前辈们所做的先行研究之基础上做出了创新性的学术推进,而且揭示了迥异于马克斯•韦伯所描画的现代西方理性化官僚行政的另一种行政行为模式。颠覆了将清代县衙书吏和差役视为贪腐成性、追逐私利、敲诈勒索、为官之“爪牙”鱼肉人民的传统认知,读后令人深思。尽管对其观点和结论不能完全赞同,但对自己的研究却不无启发意义。

推荐人:卞利,中国古代后期史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明清法律与社会史。


2

推荐著作

 2024 

伊恩·J.米勒:《樱与兽:帝国中心的上野动物园》,张涛译,光启书局,2023年。(Ian Miller, The Nature of the Beasts: Empire and Exhibition at the Tokyo Imperial Zo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1862年,日本遣欧使节团成员有感于西方社会的动物园设置,曾写下如下文字——“西洋各国中,由官府设置此类禽兽园、草木园、博物馆等场所,刍荛雉兔者亦得观也。因思使下民得共游乐、复可识博物等,为得裨益,应设此等场所。”包括上野动物园在内,近代东亚早期动物园的设立多有这一学习西方的动机。近代动物园的历史是一个综括了人、动物、自然、社会、文化乃至战争等多重因素的复合体,作者提出“生态现代性”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展现了这一复合体的演进史。这是一部史料基础厚实的作品,兼具可读性,有兴趣的话值得读一读。

作者的话:“环境的问题需要被置于文化和消费主义,以及政治和经济的领域中来加以考虑,这种种领域中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清晰地与其他领域割裂开。”

推荐人:方万鹏,中国古代前期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史、技术史。


3

推荐著作

 2024 

宗泽亚:《清日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2023年重印)。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甲午战前的30年,中日几乎同时开启现代化进程,但资源禀赋更为优越的中国却进步迟缓,导致在甲午战争中被“蕞尔小国”日本“老拳横击”。惨败被清廷宣传为一场大胜,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在李鸿章“背锅”中被掩盖,当然也直接刺激和推动了清末新政的改革。受战胜鼓舞的日本由此占据东北亚主导地位,大清的羸弱刺激了日本将进入大陆定为国策。作者利用丰富的中日史料,在对比中全面描述了甲午战时的中日军事差距,考察了战争中的体制、观念、民众等内在驱力,对战争的进程细化了后勤保障、情报系统、军事技术,令人印象深刻。掩卷而思:认清时代潮流不自以为是,学习先进必须全面系统,在道德谴责同时学会汲取教训,方有强国可能。

作者的话:“纵观中国近代史,清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华民族而言是悲哀的,但也是幸运的。清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在于引导中华民族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一个新概念的国度,确定国家版图的格局,创设国家间关系的新秩序,衍生新兴中华的历史文明,让世界注视到睡狮的醒来。”

推荐人:江沛,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4

推荐著作

 2024 

查尔斯·曼恩:《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胡亦南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霍姆伯格之误”一直困扰着我们了解哥伦布之前的美洲。印度安人是“高贵的野蛮人”还是“残暴的野蛮人”抑或是美洲早期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的文明又是如何?这一些问题应该是我们认识美洲及印第安人的起点。哥伦布的到来之后,这一起点却被欧洲人的记录所取代。然而欧洲人的这个起点充满了“霍姆伯格之误”。本书通过丰富多面的材料,以通俗侦探式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欧洲人到来前后美洲的自然环境、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及双方的互动。在一个惬意的午后让我们共同打开此书,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感受美洲印第安人不一样的文明。正如《沙龙》对此书评价到“不朽之作……《1491》不像是一本独立的作品,而更像是一种能诱使很多读者产生对有关这段史前时代的惊人新视角的毕生迷恋的作品。《1491》最令人震惊的是它能使人产生从大梦中惊醒,并且慢慢发现自己被愚弄得多么彻底的感觉……曼恩加入的有关美洲历史的新鲜解释是如此之多,使其成了一部极具颠覆性的作品。”

推介人:潘芳,地区国别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拉丁美洲史。


5

推荐著作

 2024 

陈志强总主编:《拜占庭帝国大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这套丛书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是中国拜占庭学研究发展四十周年的集大成之作,集合了中国两代拜占庭学者的学术研究智慧。全书四卷,上编是对拜占庭137位君主生平与国家治理举措的详细梳理,下编是一些拜占庭重大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全书以拜占庭核心史料为基础,兼具通史与专题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学生学习拜占庭历史文化的必读书目。这套丛书出版后颇受学界认可,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入列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五周年”重大成果发布会。

作者的话:“如果放宽政治问题核心焦点的权力体制视角,就不难发现中古时代整个欧洲地中海世界人类社会大体分为中央集权和地方专权两种状态。前者以自晚期罗马帝国以后就一直坚持皇帝专制中央集权的拜占庭帝国为典型,后者以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以降普遍实行各级君主地方专权的西欧地区为典型”。

推荐人:庞国庆,世界古代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拜占庭历史与文化。


6

推荐著作

 2024 

赵轶峰:《在亚洲思考历史学》,中华书局(香港),2021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在多年研究基础上,2021年刊出《在亚洲思考历史学》一书,将中、日、韩(朝)、印四国亚洲现代史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以国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欧洲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史学思潮为论题,采用亚洲史与全球史的视野,将学术史与思想史融合起来,运用比较的手法,对亚洲四国现代史学以及史学对于四国现代化的形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亚洲史学应摆脱西方的影响,从自身的史学传统中,形成“新实证史学”,方是未来史学发展的方向。本书是首次系统讨论亚洲史学理论,并将中国现代史学与日、韩、印史学置于比较视野下,进行讨论的著作,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作者的话:“亚洲各国的早期国族主义史学都是在国族国家意识勃兴的历史背景中藉助西方国家概念而展开的。其中必然交织着对西方霸权的反抗和对西方话语和思维方式的模仿,是学习西方而又与西方思想界的东方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进化论所感染的历史叙事相抗衡的另一种宏大叙事。”(第81页)

推荐人:孙卫国,中国古代后期史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史学史、中外史学比较、中韩关系史。


7

推荐著作

 2024 

推荐著作: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第3版),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Arnold Toynbee,Mankind and Mother Earth- A Narrative History of the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该书是一部跨越“两种文化”鸿沟的“大历史”,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历史学家之一的英国学者汤因比的封笔之作。作者把毕生最后的历史思考转向人类与大地母亲之间跨越百万年的复杂纠缠关系,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迅速扩大、加深的矛盾和冲突,兼具历史的理性与诗情,富于文明的批判和洞见。作者倾尽最后生命能量完成这部优秀著作,宛若松明烛火最后一弹燦然闪耀,饱含着对我们所在的这个唯一生命星球的无限眷恋与深切忧思,开启了现代史学的环境觉醒和生态转向。建议中、英文版对读。

推荐人:王利华,中国古代前期史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环境史。


8

推荐著作

 2024 

Dipesh Chakrabarty,The Climate of History in a Planetary A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21.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我们已进入人类世时代,人类世提出的核心命题(人类成为地质营力)正在挑战历史学的未来。当然,人类世的历史研究也会对自然科学结论形成挑战。这双重挑战既关涉包括历史学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尊严,也关乎我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一定意义上,查克拉巴蒂的这部著作正是从这一沉重的问题意识展开。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历史与理论》《美国历史评论》等历史学顶刊纷纷刊发书评,查氏本人在第23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的主题发言也于此相关。诚如标题中Planetary所示,该书与地球系统科学(ESS)进行了深度交流,同时也与康德、伽达默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拉图尔等理论大家展开了密集对话。在学科壁垒森严、以职称职级为导向的学术场域中,如此广度的跨学科实践似非一般学者的明智之举。对已在后殖民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的查克拉巴蒂而言,这一转向更显难能可贵。

作者的话:“Recall Wittgenstein’s question from chapter 7: We ask of buildings how old they are, why do we not ask the same of a mountain?”(第190页)

推荐人:王凛然,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环境史、当代社会史、当代史学理论研究。


9

推荐著作

 2024 

冯珠娣(Judith Farquhar):《生命之道——中医的物、思维与行动》,刘小朦、申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这是一本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有关中医的人类学著作,作者利用自己深厚的人类学素养,从异文化解读者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中医及其生命观。阅读中,不时让我捕获诸多发人深省的洞见,比如,医学史的书写不是为了现代生物医学的自我炫耀,而应该以全球比较的视角,立足治疗实践与效果来思考医学的历史与未来;医学中作为客体的病症,其实并非自在的存在,而是专家专业探索和建构的结果……该书的价值不在于告诉我们何为中医,而在于如何从人类知识的演进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中医及其生命观的价值和意义。中医的价值毋庸置疑,值得更多的专业人士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探究,但这绝不是说中医全知全能,甚至可以挑战科学。

作者的话:“尽管医学同时利用了科学与信仰,但最核心的仍然是医术,这种观念便要我们以美学和诗学的方法去理解世界医学。……医学作为一项人类为之奋斗的事业,它极大地挑战了科学与宗教截然两分的观念”。(第16-17页)

推荐人:余新忠,中国古代后期史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医疗社会文化史和明清史研究。


10

推荐著作

 2024 

延斯·贝克特:《想象的未来:虚构预期与资本主义动态发展》,黄勤等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社会学家延斯·贝克特,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和欧洲科学院院士。这是一部经济社会学著作,提出了有关资本主义动态的新视角,对虚构预期的作用与资本主义动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试图阐述当经济的预期与现实发展不相符时,虚构预期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或如何使经济陷入危机的。对未来的想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资本主义的动态主要是由预期的形成所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不断破坏自身的历史形态实现稳定。面向未来的时间取向是资本主义的基石。资本主义面向未来,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站在1500年的时间点,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在欧洲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可以从信心、预期的角度去探究欧洲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各种条件,产权保护、利润预期、理性计算、风险评估等都可以成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它们形成“信心”的基础。

推荐人:俞金尧,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近代史、欧洲经济社会史。


11

推荐著作

 2024 

刘毅:《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古代帝王陵墓的调查和发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商周至元明清时期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之一。刘毅教授所著《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学研究》,以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等资料对明代藩王陵墓进行综合研究,旨在归纳总结明代各地亲王陵墓(包括部分郡王墓)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演变规律,探究相应的丧葬制度和时代特征,并对明代藩王陵墓相关的社会历史进行分析解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是一部集学术性、资料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体统研究明代藩王陵墓的重要著作,有助于我们在拓宽宋辽金元明清考古学和明清史研究领域的基础上,促进明代考古学、宫廷史、皇族史、上层社会生活史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本书荣获第六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

作者的话:“还是近二十年前,曾和朋友讨论过,人生最难做到的两个字就是“放下”,做“加法”需要胆识和情怀,而做“减法”则需要自省和觉悟。”

推荐人:袁胜文,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考古、中国古代玉器、宋元考古与物质文化。


12

推荐著作

 2024 

皮埃尔·布尔迪厄:《论国家:法兰西公学院课程(1989-1992)》,贾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国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源性概念和维度。古典社会学三大家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皆有所论,布尔迪厄在此基础上,融汇其在社会空间领域研究中提出的场域、资本、象征暴力等概念,把“国家”视作一个场域(元场域),探讨其生成的过程与运作的机制。这为我们从历史学角度观照国家的起源、建构与意义提供了理论借镜。

作者的话:“国家是一种具有两面性的现实。现代国家的发展可被描述为向更高级别普遍化(去地方化、去特殊化等)的迈进,同时在这一进程中,走向权力的集中化,逐步创造建立中央统治的条件。”

推荐人:张岩,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利史与环境史、近代中外关系史。


13

推荐著作

 202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2016年。


SPRING FESTIVAL

推荐语:自退休以来,读的书很杂,去年读了一本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觉得很有意思,想向同学们推荐。我于近代史基本上是外行,这本蒋著《中国近代史》,早闻其名,但以前从未认真读过。此书虽然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与今天的一些主流观点未必相合,但今日读之,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增加一些观察历史的不同视角,了解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且此书的附录收有蒋廷黻先生的若干篇文章,例如《百年的外交》等等,颇具真知灼见,值得一读。

推荐人:赵伯雄,古籍所退休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史、经学史及历史文献。


(注:以上著作以推荐者姓氏首字母排序)

供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编辑:王茂旭

审校:牛舒瑶 苏心悦








需要图书推广、加读者群的各位师友请添加小编微信(yrcb2072),并备注“学校/单位/专业+推书/入群”。

十九号见
古代文史学术普及类个人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