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魏晋风度!“竹林七贤”嵇康的江苏后人|方志江苏

学术   2024-11-16 20:00   江苏  

“竹林七贤”之嵇康(224-263或223-262),祖籍为谯郡(今安徽亳州)嵇山人,生于三国后期享有盛誉的书香兼门阀望族,是闻名千古的大名士、文学家。鲜为人知的是,在江苏涟水(旧称安东),自古有嵇康后裔“竹林堂”,后人承其遗风。安东嵇氏家族自宋以来,有若干人任国家重臣,且嵇氏家族,学博才精,文武兼备,往往在治平时为治国之能吏;在危难中则为守社稷之良将。


嵇康




本文系“方志江苏”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媒体及公众号转载烦请获得授权



嵇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嵇康,字叔夜,先祖奚姓,原籍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区),后迁家改姓嵇,世代儒业,但并非显族。


会稽上虞


成年后的嵇康尚奇任侠,刚肠疾恶,思敏性直,不能忍垢含辱。在学业上,博览群书,学不师授,知识宏富。他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弹奏古琴如行云流水,独步当时。他认为物有盛衰,而音乐是永恒的,美味有令人腻厌的时候,但音乐不会。他在这方面的卓越见识与奇异想象留存在《声无哀乐论》《琴赋》两篇著作里,“声无哀乐”后来成为“玄学”中的一个基本论题。



嵇康善书法,尤长于草书,墨迹被列为“草书妙品”,后人指论其书“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翔,群乌乍散”(唐韦续《墨薮》)。由此来看,他的书法可能极端潇洒狂放。他的诗歌文章,流光溢彩,森然奇崛,没有陈腐伪饰之辞,直指本心本性,表现出他清醒又狂热的才智与坦率认真、无所拘忌的襟怀,咄咄逼人,锋芒毕露。


这一切,已足够使嵇康成为风流领袖傲视儒林。



不仅如此。嵇康容色奇伟,不加修饰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载,时人称赞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的朋友山涛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有人对司马昭说:嵇康是卧龙,晋公无忧于天下,但嵇康是个祸患。嵇康言论放荡,乱群惑众,不杀嵇康,无以匡正王道。据说,嵇康入狱之初,许多豪俊之士愿陪他一起蹲监。获悉嵇康的死刑时,三千太学生又为之请愿,要求赦免嵇康。


公元263年,嵇康被押赴刑场,他顾视日影,神气自若,手操古琴,用生命演奏《广陵散》,他说:“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确实没有流传下来,后人搜集整理的《嵇康集》显然也并非嵇康文字的全部,但这已足够显示出中华文化中一种异样的、罕见的气质和血性。




嵇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涟水嵇氏始迁祖为四十三世祖嵇大成。


嵇大成是北海人,南宋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镇南节度使、龙虎上将军等职,退任下来时路过涟水,因“爱其土俗”,畏北方战乱频仍,遂定居涟东。之后,世代繁衍,成为安东大族,如今淮河南北的嵇姓多出其门。


涟水五岛湖


嵇安,字宽济,嵇大成之孙,自幼“喜弓矢,长武勇,精骑射”。能生于嵇氏家族,是嵇安之幸;但处于乱世,嵇安也经历战乱之苦。金末大乱,涟水地处宋金分界处,地方颇不宁。


嵇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百姓福祉为担当,“集义旅、树堡栅,以护乡井”。南宋淮东制置使奉诏授以承节郎、沿海巡检使职,管辖苏北沿海和山东南部一带。当时盗贼多为海盗,东瀛倭奴居多。他宣布防守公约,互相守望,禁止附近的兵士侵掠安东,县境得以安宁。


嵇安墓


清·康熙《涟水县志》卷六《流寓》篇记载:“并增建筑堤堰六十四处,兴修水利,劝民农耕,赈济流民。南宋景定三年卒,终年75岁。”后人感其恩德,请元奉训大夫、国子监司商琥撰、集贤侍讲学士、奉政大夫宋渤书墓志,立碑纪念。今有嵇安墓为证,位于南集长浦村石碑庄。碑下龟趺,青石雕刻,碑首饰有二龙戏珠图案,全文1180余字,详细记载嵇安业迹和家世,赞扬嵇安于国难中,以一寓客身份,揭竿聚众,抗暴保民,毁家济众,继而修水利,兴农耕,功勋卓著。


嵇安墓


嵇安之子嵇厚,曾任镇国上将军、河东道、山西道宣慰使等职;后有嵇安七世孙嵇钢曾任海盐知县,后升任至甘肃临洮知府退任。2018年是安公诞辰830周年,2019年逢嵇安墓被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集人民政府和嵇氏族人为其塑像,“嵇安将军”题字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方祖岐上将、孔繁顺少将题字完成。




嵇宗孟:文章声气遍海内


安东嵇氏家族从宋代绵延,门庭显赫,他们矜夸自重的并非高官厚禄、权位名利,而是世代相承的“德行”“文章”“学识”等家学成就。至清代,嵇氏已成为江淮地区的名门望族,可谓人才辈出。


涟水县(古称安东)


族中如嵇瀚、嵇相卿、嵇概卿、嵇沣、嵇建、嵇彤、嵇兆珩、嵇世昌、嵇石鲸等人都是载入各类志书和史籍的杰出人物。他们有的尚武,有的从文,有的为官,有的至孝,都名显一时。《安东县志》载“诸嵇皆能世其家范,然清望未有逾襄者”。很显然,嵇宗孟家族在整个嵇氏家族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嵇宗孟,生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字子震,号淑子,世居山阳,为嵇安十三世孙。天姿颖悟,读书过目不忘,他18岁中秀才,22岁成为选贡生。

这位满腹诗书,文才出众的举人,虽满怀报国志向,却没有得到朝廷“恩典”。1644年春天,风雨飘摇中的大明王朝,顷刻覆没,淮安城也于1645年为清军所得。



进入清朝后,嵇宗孟和众多以“明朝遗民自居”。此时,淮郡山阳(淮安)成立以靳应升、阎修龄、张养重等人为首的社团“望社”。为了方便往来,嵇宗孟在山阳购原探花郎蔡昂府第,并将斋房取名“立命堂”。他经常出没于阎修龄“一蒲庵”、倪之煌的“一草亭”等处,每次聚会时,都会留下诸多诗文。《茶余客话》是笔记体著作,著者阮葵生曾祖阮晋和嵇宗孟同为望社成员,后来同科被征为博学鸿词,因而书中亦有记载。


《立命堂集》


嵇宗孟喜用“谢安出亦为苍生”来劝解自己和亲友,顺治十七年(1660年),他以举人身份初任浙江温州司理,开始从政生涯。到任前几个月,温州永嘉县发生一场大疫,他除掌管邢狱,主要任务是救荒。温州靠近海滩地区,土地常有变迁,常有流民失业。嵇宗孟为他们请求赈济,给予籽种,划分荒田,甚得百姓拥护。


《立命堂二集》


为了便民,他直接住进茶山的萧寺。在温州七年中,他伸理冤案,力设盐场,振兴学宫等。他的诗文集《瓯乐行田录》记录温州当时百姓的生活,是后人研究温州民俗的重要文献。康熙二年,朝廷考核其为“全优”,通过官员俗称“得士”,《雍正安东县志》载:“癸卯分闱得士,瓯人建龙门庵。”说明当时百姓为他建庵立像祝颂。


康熙六年,他以“卓异天下,清廉第一”钦授袍服,升陕西平凉府同知。瓯民得悉,纷纷上书,请求挽留,后未任改补湖广武昌府关税同知。


任职期间,他依旧勤勤恳恳,业余时间,他随舟考察记录长江两岸风土人情,从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至黄鹤楼,总长一千七百里的地形地貌皆有载,所著《楚江蠡史》成书,成为研究长江代表作。期满后,升浙江杭州府知府。他为民除梗,审理冤滞,剖断如神。他教民农耕,设糜粥,以接济过路舟船;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数顷,岁活万人。他访贫问苦,礼贤下士,创万松书院,所在善政不胜枚举,终因积劳成疾,致政归,曾再举“博学鸿词”,仍力辞不就。


马鞍山采石矶


嵇宗孟一生喜交游,善属文,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名士皆为好友。纵观其一生,诗词赋文无所不精,著有《立命堂集》《立命堂二集》等。


《立命堂二集》



嵇翥青:为国坚贞如一



进入晚清,嵇氏族人亦有出类拔萃者。


嵇翥青,字尔椿,涟水余圩人。辛亥革命前后,与乡人顾祝同、张大卓等人相知,并加入同盟会。在清江浦谋划反袁起义事败,遭当局通缉。后与其师刘大同跟随孙中山在日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21年,他侨居暹罗(今泰国),创办《侨声报》并担任主笔。



期间在当地积极办学,成为暹罗振坤女子学校的校董,他在校内设点代销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1924年嵇翥青出版《中国与暹罗》一书,全书20余万字,插图200余幅,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书名,陈独秀、刘大同、黄炎培等人题词做序。该书内容丰富,成为20年代中国了解暹罗的必读书本。此外,他还在《新亚西亚》《南洋研究》《军国民》等杂志发表《西南之边务与侨务》《安南(越南)之史地研究》《中国历史上之暹罗》,成为二三十年代蜚声南洋、誉满暹京的专才。



同年,嵇翥青结束侨居生活,回到上海定居生活,热心慈善事业。期间,他兼任江北联谊善会干事等职,做出很多实绩。


1928年5月3日,“济案”爆发,消息传开,举国震惊。嵇翥青仰天含泪,长叹道:“倭寇之为中国患也!”乃下决心著书,以供国人之需。“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嵇翥青悲愤交加,加快速度,于同年11月将历经两年时间收集编著的《中日历代战史》出版。他在《中日历代战史》自序中道:“顾中日国际,向无专史,凡兹事迹,一鳞半爪,散而不聚,欲求编年纪事一贯之纪载,作历史上研求之根据者,则渺不可得。”该书由上海文化印刷社出版,作为当时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中日战争通史,一经问世后反响很大,日军入侵中国后,曾到处搜集此书以焚毁。



是年冬,嵇翥青得到上海实业家、书画家王一亭赏识,推荐其任上海红十字总会秘书,期间他对新安旅行团的支持与帮助成为其工作亮点。1930年4月,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的师生因开展反帝活动,被南京国民政府通缉,汪达之接任校长。1935年10月,汪带着孩子们组成“新安旅行团”,以长途修学旅行方式,宣传党的主张,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同时组织部分学生成立“新安儿童团”赴上海修学旅行、宣传抗日。


第一批小团员出发时在礼堂前合影


当时嵇翥青应淮安县乡绅曹天任委托,约江淮同乡会重要人员顾竹轩、成燮春等为来沪的儿童做衣服,提供生活便利,并以江淮同乡会名义刊印《新安儿童团旅沪专号》出版,同时他将儿子嵇钰、外甥张敬茂、表弟曾里全部送进汪达之组建的“新安旅行团”。


在首批团员中,嵇钰职责是“电影技术管理兼记录”,并成为汪达之先生重要副手,他背着沉重的电影放映机,带着年纪小的团员坚毅前行。每到一个地方,一边和当地官员接洽,申请经费;一边担负起向年纪小的团员传授文化知识的任务。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宣传抗日,宣传救国,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一面旗帜”。


新安旅行团成立10周年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嵇翥青担任江苏省文联委员一职,先后提供《中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护的回忆》等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重要文献。嵇翥青自幼时随父读书,诗文无所不精,一生所著作品逾千万字,主要作品还有:《考证戚继光年谱》《中国海防史》等等。1973年10月,嵇翥青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陈独秀为嵇翥青所著《中国与暹罗》题词



END



资料提供:刘奋武  嵇友洋  嵇跃权

资料整理:李颖




作者简介


李颖:淮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特邀文史委员,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获得“袁鹰文学奖”、第四届“青橄榄”文学奖。先后有文章多次发表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喜马拉雅、世纪风采等报刊媒体。



美编:计欣然

审核:朱振鑫

发布:常雪寒

十九号见
古代文史学术普及类个人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