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娃小学难管?中学变好?成年痊愈?

教育   2025-01-14 10:31   安徽  

A娃在哪个阶段最困难?究竟是小学难管,还是中学更难?成年后会不会就变好了?

家长群里经常讨论这些话题。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很难说哪个阶段困难,或者阶段轻松,作为一个资深A娃家长,我觉得不同阶段变化很大,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也不一样。

第一个阶段,是学龄前期(3~6 岁)。俗话说“三岁看老”,不无道理,孩子很多天性已经初见端倪,A娃会表现出过分喧闹、捣乱、攻击性强。做事不专注,玩玩具没耐心,听故事也不耐烦,为上学后学习吃力埋下阴影,这个阶段可能就出现对立违抗障碍等共患病,意外受伤的风险较高。早期诊断和干预尤为重要,建议结合年龄特点进行评估。

第二个阶段,是学龄期(7~12 岁)。A娃进入小学后,明显与其他儿童有很大的行为差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是主要症状。可能表现为坐立不安、破坏行为和情绪波动。学习成绩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共患病,如阅读障碍。社交和学业损害较为常见,建议参考老师的意见及时进行诊断。

第二个阶段,是青春期(12 岁到18岁)。主要是指初中和高中时期,这个时段ADHD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变化,多动行为可能会减少,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仍然存在。此外,青春期的社交和学业压力增加,可能导致症状更加明显。青春期A娃更容易出现共病,如焦虑、抑郁和物质滥用。这些共病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社交和学业表现,增加治疗的复杂性。除了继续使用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和家庭支持也非常重要。学校和家庭应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A娃应对青春期的挑战。

第三个阶段是成人期。可以包括大学时期和开始工作后阶段,研究表明,约30%至50%的ADHD儿童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成年ADHD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情绪调节困难。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学业、职业和社交功能。他们可能会在工作中频繁更换职位,难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出现法律和财务问题。

成年ADHD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需求。药物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手段,但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也不可或缺。认知行为疗法、职业培训和家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由此看来,ADHD是天生的,并不是到了一定年龄才变成ADHD,有的家长说我家小学成绩很好到了中学才退步,考虑要不要去诊断ADHD,我觉得有必要,因为小学成绩好,并不能证明就不是A娃。ADHD是一种影响个体全生命周期的疾病,其症状和影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我们在不同年龄段干预的重点不一样,这一点家长不能出现方向性错误,学龄前不必强调学多少,而是培养专注力,训练感统;学龄期也不必太在意考了多少分数,是纠正A娃不良学习习惯,提升效率,改变磨蹭,拖拉,粗心等,青春期,不再盯着注意力,而是情绪变化,成年后主要是人际能力培养,提升情商。所以,在不同阶段都有核心问题,我们不能单一去看待注意力和成绩。


ADHD家长会
关注A娃家庭教育,家长不迷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