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记住某个知识点相比,学习的意愿更重要,现在的孩子要掌握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科学意识、科学思维也越来越受学校、老师、家长的重视。
《DK科学运转的秘密》就是专门给小学和初中生阅读的理科入门宝典。它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太空等五大学科的知识。
讲解更简单,学会更容易
科普,如果太难,就会让孩子“学得太累了自信心又很受打击”。《DK科学运转的秘密》能把每个知识点拆解开,用几十个字就讲得非常清楚。书中先提出一个问题,用锤子砸硬糖,为什么锤子不坏,硬糖碎了?孩子会不自觉开始跟着思考。紧接又举了巧克力、软糖、金属、沙子等例子,把这个年龄段孩子能理解的道理都讲清楚。
组成巧克力的粒子排列得不那么紧密,所以比较容易分开、熔化。软糖也是固体,但是粒子是排列成条状,里面锁住水分,所以有弹性。金属的粒子排列得特别有规律,联系紧密,是晶体,所以足够坚硬。硬糖的粒子排列得不规律,彼此间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所以用锤子敲硬糖,破碎的一定是硬糖。
沙子虽然能流动,但是单个的沙粒其实没有变化。
就这么几个看似零散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就把固体讲得清晰又好理解。孩子能轻易分辨哪些是固体,固体有什么特点了。《DK科学运转的秘密》是面对全球青少年设计的科学入门书,让孩子了解科技,先人一步。就比如物质的状态,光了解固态、液态、气态就太基础了。除了固液气,“DK科学”还讲到了什么是等离子体,把孩子的知识体系拓展到课堂以外。
让孩子看到科技就是这么神奇,知识就是这么有趣。
《DK科学运转的秘密》会把知识点都用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演示给孩子看,让孩子眼见为实,印象深刻。比如讲摩擦力,就把两本书的书页交错叠放在一起,然后让两辆车把它们拉开。
结果呢,书可以被拉坏,但不能被拉开。
这也太神奇了吧。我们在家也可以模拟这个实验,把两本书页叠放在一起,两个人试试拉一下,让孩子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这种现实的实验给孩子的刺激特别直观,比抽象地理解文字要简单不少。关于摩擦力,书中还用小豆腐块讲了滑冰为什么用冰刀,还有为什么冰那么滑。可以说这本书句句都是知识点,但个个儿知识点都好理解。孩子看一遍就能记住。DK打造的这个系列在图片上下足了功夫,让读者欣赏到大量难得的精美、高清图片。这本书不但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还是一场奇幻的科技美学之旅。大家都看过长颈鹿吧,但是没办法近距离观察它的舌头。这张图片简直是跟长颈鹿来了一个面对面,原来它的舌头前面是紫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动物的眼睛各种各样,这么近距离的对视,有没有被盯上的感觉?
都说力是有反作用的,网球打在墙壁上的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肉眼捕捉不到的场景,这本书都清晰地呈现给了孩子。DK被誉为世界图解科普书的风向标,以权威、漂亮、系统著称。但DK的书也有很多,为什么要看这本《DK科学运转的秘密》呢?它是DK全新的一套儿童大百科。现在在中国面世了两本,DK还在继续制作这个系列后面的图书。
这本书还用实验的方法讲科学,全书有超过70个经典实验,能让孩子直观地了解知识,做到看一眼就记住。
这么多大咖、专业人士的参与,让这本书的知识保质保量、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孩子。
精装金属拉丝封面,满满高级科技感,值得给孩子收藏一本。可以从小看到大,这种不是看一遍就收起来的书,孩子会重复翻看,所以好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其实小学的科学课,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都不是为了让孩子做一些多难的题,学到多深多专业的知识,而是培养兴趣,学会学习方法,了解科学的发展,对知识有基础的概念和理解。这跟《DK科学运转的秘密》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它能陪伴孩子走过9年的学习之路,值得拥有孩子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