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苹果妈妈!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福州的林女士,其 8 岁孩子在三甲医院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医生建议采用药物结合感统治疗的方案。然而,林女士朋友推荐的私人医疗,宣称可通过手法疏通经络来改善孩子症状,并开出 10 万元为期三个月理疗的报价。在支付 3 万元首付款后,林女士及其家人因对费用和资质产生怀疑,最终选择退款中止。相关机构也未能提供按摩治疗多动症的科学依据及从业资质证明。
看到很多网友在评论这件事时,不是把矛头对准这些“江湖骗子”,而是批评这位妈妈多金无脑,作为一个A娃母亲,觉得大众对于ADHD认识非常有局限。
有一个家长说,自己在家偷偷烧香求佛,抄诵经文,孩子爸说她有病,尽管这样了,每天面对孩子还是难以平静,几乎天天都要吼叫,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非常理解这位读者的心情,再好脾气的家长,如果每天和A娃朝夕相处,我想都难以做到心态始终平和,别看某些教育专家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们并没和A娃共同生活过,没有被孩子气得要吐血的惨痛经历。
对于A娃的教育,其实大部分家长都是按照正常的教育方式来养育的,孩子屡屡犯错,不听话,成绩差,在别人看来就是家长的溺爱造成的,就像苹果妈妈班级的A娃,很多老师也都认为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很多人至今还不知道ADHD,无法理解A娃在学校课堂那些“与众不同”的表现。
事实上,A娃和家长们一直都在努力,他们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尤其是孩子确诊为A娃后,家长就会竭尽全力去治疗改善,可事实证明,并非所有的孩子治疗后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 这与孩子本身症状轻重,自身体质,以及性格和成长环境都有很大关系。
当我们无助绝望的时候,祈求上苍助力,并不可笑,说实话,我们也经历过至暗时刻,偶尔也会产生疑问,自己是不是触犯了神灵,才会养了一个A娃。
A娃降临到一个家庭,其实就是逼着父母学会不断承受压力,看见原本不完美,甚至糟糕的孩子,慢慢进步,变化得和其他孩子一样,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家长们都是精疲力竭,多少次被打趴下,又爬起来,擦干眼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一位上海读者分享了女儿的进步变化,她的体验就是必须要熬过那个过程,偶尔一天发现放手后,并没有失控。上学期末,因为家里遇到各种棘手的事情,一向看管孩子学习的她,不得不放手,没想到女儿自己复习迎考,也没她想的那样糟糕,老师表扬了孩子,这学期还把她女儿调整到一个快班,孩子倍受鼓舞,自己表态要好好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进入初中,孩子的内驱力才展现出来。
当我们陪学陷入瓶颈期,先接纳孩子现状,他们只是暂时落后,并不能判定未来是什么情况,平复情绪后捋一下思路,孩子学习困难的点在哪里?是智力有问题,还是情绪有问题,注意力分散,是先天ADHD因素多,还是后天环境影响更大?
养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家有A娃,更是一门难度很高的课,如何做好这门功课,还得靠我们自己努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愿更多的家庭能够科学理智对待孩子的ADHD,允许孩子慢成长,家长给予孩子最够的耐心和自信,静待花开!